如果你過的不幸福,我所做的一切才是徒勞
您或您身邊的人很有可能正在遭受抑郁癥的折磨… …
抑郁癥是一種以心境低落、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為主要癥狀的情緒障礙性精神疾患。抑郁癥患者感到與其處境不相符的悲傷、對喜歡的事物喪失興趣、回避他人、精力下降,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想自殺。
抑郁癥是一種精神障礙,其病因十分復雜,往往是是遺傳因素、生理因素、社會環境及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較為嚴重的抑郁癥治療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主,自我治療等為輔。
第一代包括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異丙肼(MAO I)和三環類抗抑郁藥如阿米替林等(TCAs);
第二代包括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選擇性5-HT及去甲腎上腺素(NE)再攝取抑制劑(SNPIs):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NE及多巴胺(DA)再攝取抑制劑(NRRIs):安非他酮;5-HT 2A受體拮抗劑及5-HT再攝取抑制劑(SARIs):曲唑酮等。
臨床研究和應用證實,第二代抗抑郁藥物具有較好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特點,療效好,安全性高,服用方便,受到醫生和患者的青睞,成為目前治療抑郁障礙的一線藥物。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對于重癥抑郁的療效與經典的三環類抗抑郁劑相當,但由于作用靶點的高度選擇性,使不良反應相對較少,尤其是抗膽堿能不良反應、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困倦和疲勞、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較TCAs顯著減少,而且臨床應用的安全范圍較三環類藥物顯著加大,尤其適合于抑郁癥病人的門診治療。
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是國外20世紀80年代后研制上市的新藥,是目前常用的一線抗抑郁藥物,其中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氟伏沙明被業界稱為“五朵金花”。
1氟西汀(百憂解)
本品為苯丙胺衍生物,是強效SSRI。用于治療伴有焦慮的各種抑郁癥、強迫癥和神經性貪食癥,尤其適用于老年抑郁癥,為一線抗抑郁藥物。
1. 用法抗抑郁常用劑量為20-40 mg/d,需要時可用到80mg/d。
2. 注意事項本品半衰期長,應用時要控制劑量,防止蓄積。肝功能不良者可隔日給藥。癲癇、妊娠、哺乳期女性等患者慎用,兒童用藥須遵醫囑。
2帕羅西汀
本品是一種苯基呃啶衍生物,適合治療伴有焦慮癥的抑郁癥患者,亦可用于社交恐怖癥及強迫癥的治療。
1. 用法 口服,建議每日早餐時頓服。一般劑量為每日20 mg。服用2-3周后根據病人的反應,若病情需要加量,每周以10 mg量遞增,國外經驗每日最大量可達50 mg,應遵醫囑
2. 注意事項孕婦及哺乳期女性,兒童用藥慎用。老年患者用藥酌情減少用量,日劑量不要超過40 mg。有癲癇或躁狂病史、閉角型青光眼、有出血傾向、有自殺傾向者或嚴重抑郁狀態病史者慎用。肝、腎功能不全者仍可安全使用,但應降低劑量。
3舍曲林
舍曲林是當前治療抑郁、焦慮障礙的首選藥物之一,是第一個獲準用于治療兒童青少年情感障礙的SSRI。用于治療抑郁癥的相關癥狀,包括伴隨焦慮、有或無躁狂史的抑郁癥。療效滿意后,繼續服用舍曲林可有效地防止抑郁癥的復發和再發。
1. 用法口服,一次50 mg,一日1次,治療劑量范圍為一日50-100 mg。
2. 注意事項閉角型青光眼、癲癇病、嚴重心臟病患者慎用;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或減少用量;出現轉向躁狂發作傾向時應立即停藥;用藥期間不宜駕駛車輛、操作機械或高空作業,兒童、孕婦慎用。
4氟伏沙明
廣泛用于治療各種抑郁癥。其優點在于既無興奮、鎮靜作用,又無抗膽堿、抗組胺作用,亦不影響MAO活性,對心血管系統無影響,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壓。
1. 用法口服:每日100-200 mg,分1-2次服,飯時或飯后服下。劑量可視病情調整,每日不應超過300mg。
2. 注意事項對本品過敏者禁用。孕婦及哺乳期女性,兒童慎用,肝、腎功能不良,癲癇、有自殺傾向、患躁狂癥或處于輕度躁狂狀態抑郁癥患者慎用。停用氟伏沙明兩周后才可用單胺氧化酶抑制藥。注意藥物勿過量使用。
5西酞普蘭
西酞普蘭是一種新型的SSRIs,其相對選擇性在同類藥物中最高。西酞普蘭對內源性和反應性抑郁患者同樣有效,且不影響患者的心臟傳導系統和血壓,不損害認知功能及精神運動,也不增強乙醇導致的抑郁作用,對血液、肝及腎等也不產生影響,特別適用于長期治療。
1. 用法成人:超始劑量20mg/日,可增至40 mg/日,必要時可增至60 mg/日。65歲以下患者減半。
2. 注意事項孕婦及哺乳期女性和對本品過敏者禁用。伴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應以低劑量開始治療,并嚴密監測。老年患者用藥劑量宜小,增量宜慢。從事精神高度集中工作的患者慎用。
另外,外消旋西酞普蘭的左旋對映體艾司西酞普蘭被喻為SSRI“第六朵金花”。由于依從性較好,在世界各地均被作為抗抑郁的首選藥物。其對5-HT的重吸收抑制能力是西酞普蘭的100倍,是目前廣泛使用的6種SSRIs中抑制5-HT重吸收特異性最強的一種,
一般情況下抗抑郁藥用藥起始量要低,在癥狀好轉后繼續服藥至少6個月,有助于預防抑郁癥復發。服用抗抑郁藥1-3周后癥狀便可開始好轉,但需要長達6-8周的時間癥狀才能進一步好轉。
如果對藥物有疑問或擔憂,或服藥3周后仍未感覺好轉,請與醫師或藥師溝通。在與醫生溝通之前不要停止服藥,突然停藥會導致抑郁癥復發,并引起眩暈、焦慮、疲勞和頭痛。在與醫生共同決定停止服藥后可在數周內對藥物逐漸減量。
此外,心理社會治療對輕度抑郁癥也很有效。抗抑郁藥可以有效治療中度和重度抑郁癥,但并非輕度抑郁癥的一線治療手段。它們不應被用于治療兒童抑郁癥,也不應是青少年的一線治療手段。對青少年,應慎用抗抑郁藥。
由于全世界精神類醫生和非精神衛生專家的衛生工作者匱乏,面對抑郁癥患者,我們能做的還很多。恰當的、專業性的全民科普,讓抑郁癥患者不在獨自待在陰霾下,讓全社會對抑郁癥的認知更加徹底,讓抑郁癥這個“毒瘤”逐漸變得透明、變得概念清晰。只有更好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更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或治療。
生命誠可貴,我們不愿任何一個人因為抑郁癥而放棄掉自己的生命。在積極的心理引導下,相信每個生命都將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找到最佳的生活方式,找到最能夠發光發熱的路徑。
“抗抑郁之路”,有你,有我,有大家!
參考文獻
1.https://yaleglobalhealthreview.com/2015/05/16/depression-in-developing-countries/
2. Sagar V. Parikh, et al.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adults. II. Psychotherapy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J Affect Disord. 2009 Oct;117 Suppl 1:S26-43.
3. EdoardoSpina, et al. Clinically relevant pharmacokinetic drug interactions with second-generation antidepressants: An update. Clint her 2008; 30:1206-1227
華駿,男,南京醫科大學神經藥理學博士。現為深圳市中醫院臨床藥師和精準醫療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