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已被現代醫學列為繼呼吸、脈搏、血壓、體溫之后的第五大生命體征。有些慢性疼痛本身還是一種疾病。長期的局部疼痛會形成復雜的局部疼痛綜合癥或中樞性疼痛,使普通的疼痛變得非常劇烈和難以治療,導致機體各系統功能失調、免疫力降低而誘發各種并發癥,甚至致殘或危及病人的生命。
為所有疼痛患者提供治療,解除病痛,是各國醫療服務的共同目標。疼痛科的醫護人員治療各種急性和慢性頑固性疼痛,為患者創造無痛輕松生活。
疼痛科常見疾病
頭部痛
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蝶腭神經痛、偏頭痛
、叢集性頭痛、頸源性頭痛、不典型面痛、鼻咽癌痛、中風后痛
腰腿痛
腰椎壓縮骨折痛、腰椎間盤突出癥、椎管軟性狹窄痛、腰腿肌筋膜痛、腰椎退行性痛、骨質疏松痛、外傷后痛、強制性脊柱炎等疼痛
關節痛
肩周炎痛、膝關節痛、脊柱小關節痛、骶骼關節痛、踝關節痛、創傷性關節炎痛、痛風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強制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等免疫性關節炎痛等
脊柱源性疼痛
頸、腰、熊椎間盤突出癥、肌筋膜綜合癥、椎體不穩癥、小關節、骨質疏松癥、椎體椎間隙癥、后腹膜刺激癥、椎體轉移癌、骶管或神經鞘囊腫
強制性脊柱炎、不明原因頭痛、腰痛、肢體、腹、胸、會陰痛等疼痛
癌性疼痛
原發癌痛、轉移癌痛、癌癥治療相關痛、癌癥伴發其他疼痛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交感型頸椎病、神經損傷后痛、糖尿病神經痛、免疫性疼痛、雷諾氏征、多汗癥、紅斑性肢痛癥、帕金森病痛、中風后痛、抑郁癥等
疼痛科為何必須要有三氧
醫用三氧是有一用純氧氣和醫用純三氧組合的混合氣體。其中三氧是起到治療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三氧具有強氧化作用,能有效殺滅多種病原微生物,能夠廣泛應用于公共衛生和日常生活中。
醫用三氧的作用機制
消毒殺菌
三氧消毒滅菌的機制是通過生物化學氧化反應而破壞其生物膜、氧化細胞內的酶、破壞遺傳物質等。近年來,隨著三氧發生器的進一步改進,三氧消毒逐漸進入臨床應用。將三氧通過投加裝置投入水中或者接觸物體表面,會直接殺滅細菌、厭氧菌、病毒和寄生蟲,并將其清除。三氧的濃度若達到一定的閾值,其消毒滅菌可以瞬間完成。三氧是無耐藥性的廣譜抗生素。其對致病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與甲醛溶液相媲美。三氧還可以用于人體傷口創面局部的消毒殺菌。
改善血流變
血液在體外經三氧處理后在紅細胞膜上發生了輕微的過氧化反應,使細胞膜的可塑性和通透性增強,從而使膜的流動性增加,隨著膜表面的負電荷增加,紅細胞的沉降率也隨之降低,纖維蛋白原含量減少,血漿黏稠度降低外,三氧可以參與體內脂質代謝,激活抗氧化保護系統活性,對內皮功能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增加有一定意義,降低血脂,改善血流。三氧通過肝素-三氧激活血小板,明顯有助于至少兩種重要因子的釋放—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和轉化生長因子β1。三氧能改變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方式,在有血栓形成部位生成過氧化物產物,促使血栓解體。
抗炎鎮痛
三氧能提高紅細胞谷胱甘肽過氧化酶和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活性,增強脂質過氧化酶反應。三氧能刺激腦啡肽等物質的釋放,有類似化學針灸的作用。三氧還能氧化滅活或氧化分解體內各種致痛物質,并能迅速緩解各種組織的缺氧狀況。用局部痛點注射三氧及消炎鎮痛液治療肩周炎與傳統針刺、推拿方法對比發現,注射三氧效果明顯高于其他治療,且復發率也低。
調節免疫
三氧與血液混合后可以產生過氧化氫(H2O2),H2O2作為重要信使能激活人體免疫系統,從而引發一系列化學反應,誘導機體產生白細胞介素、干擾素等細胞因子,達到激活和調節免疫系統的作用。三氧通過與機體作用的瞬間可增加自由基數量,誘導并激活機體抗氧化酶系統,使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和還原酶等自由基清除劑大量產生,清除機體過多的自由基,從而調節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組織氧供。三氧能活化紅細胞,提高三磷酸腺苷(ATP)和 2,3-二磷酸甘油(2,3-DGP)水平,增加血液的攜氧量和促進紅細胞對氧氣的釋放,增加對組織的供氧量。三氧還可使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增強,改善血的流變性;三氧易溶于水,因此可使血液中溶解
三氧治療的優勢
無需手術、無創傷——無痛苦、無風險
無需造影、無需檢查(CT、核磁共振、彩超、心電、血生化等)——更節省
無需住院、無需用藥、無副作用——更高效、更綠色
從源頭上治療,改善血液本身——無后顧之憂
一般情況下,可配合其他治療方式聯合治療——治療效果持久
三氧療法安全性
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也許有人質疑,三氧難免會泄露到空氣中,會不會構成潛在的健康威脅?葛自良報告,即使偶發三氧泄漏,因其半衰期短,雖對健康有害,絕無致命的急性毒害。況且三氧特異的臭味在許可濃度的 1/5 極微量時,人也便可感知。1980 年德國醫學界為此組織了 644 位專家對 5 579 238 例次醫用三氧治療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發現其中40例出現過敏反應等副作用,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七,未發現致殘、死亡報道。
醫用三氧的臨床應用方法
大自血療法
抽取100ml左右靜脈血注入帶有抗凝劑的專用血袋,然后向血袋內注射等體積三氧—醫用氧氣混合氣體。沿同一時針方向晃動血液3-5分鐘,然后把血液重新回輸到患者體內。一般情況下,隔天一次,10-15次為一療程。
套袋療法
在治療之前先用蒸餾水或生理鹽水潤濕肢端,將肢端用三氧專用袋密封。通過接氣管向袋內充入醫用三氧氣體,三氧袋充滿氣之后將多余的氣體進入醫用三氧治療儀進行回收凈化。治療時間一般為15-30分鐘。
痛點注射療法
通常是將醫用三氧氣體注射在疼痛部位或皮下病灶區四周,也可以在大關節的四周注射。
直腸灌注療法
將治療濃度的醫用三氧氣體50-500ml通過專門的裝置注入直腸。治療時間為5-10分鐘。為了事項上述治療過程,應事先對患者進行灌腸。
關節腔注射
關節腔內臭氧注射根據患者不同病情,通過關節腔穿刺將不同濃度的三氧注射到病灶處,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三氧水治療
用配套的三氧水裝置,以二次蒸餾水和醫用三氧為原料制備的三氧水,可以進行婦科病治療、疼痛注射治療、傷口沖洗及皮膚潰爛等,比使用臭氧氣體更方便。
三氧油
以橄欖油和醫用三氧為原料制備三氧油,三氧油有和三氧水類似的治療作用,低溫下保存時間較長。
三氧治療案例
張xx, 女, 57歲
病情介紹:患者主因:反復雙膝關節疼痛1年余,加重10天收入院。以“雙膝骨性關節炎”收入院,入院行疼痛科中西醫結合治療,住院4天后無明顯誘因出現左側上眼瞼外側及左側面部局部燒灼痛,隨后皮膚出現紅色不規則紅斑,并有部分水泡出現,無皮屑,診斷“帶狀皰疹”。
治療過程:行三氧自體血回輸治療(劑量依次為三氧20ug/ml;25ug/ml;30ug/ml;40ug/ml;40ug/ml;40ug/ml)3天后,局部灼痛明顯好轉,經三氧自體血回輸治療6天,紅斑消退,水泡結痂,無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