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腿腳就不靈活了。上下樓梯腿疼、走多了腿疼、天冷了腿疼……對于這些膝關節疼痛的毛病,究竟該咋辦?
李慧英
主任醫師、教授、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頸肩腰腿痛、骨折等,尤其骨關節病,人工全膝、全髖關節置換術,關節鏡微創,頸腰椎等多種手術。
坐診時間:周一全天,周三、五上午,門診樓4樓52診室
針對中老年朋友膝關節疼這一常見病癥,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骨傷病診療中心主任李慧英教授向大家進行一場“如何預防關節炎”的科普講座。
01
—
60歲以上,患關節炎的近半
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又稱退變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病、骨質增生性關節炎等。骨性關節炎可以累及任何關節,但最常發生于膝關節。
骨性關節炎作為世界性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在美國,每年花費在骨關節炎治療上的費用約為50億美元,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到來,骨性關節炎變也得更為普遍。
在中國,60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大于42%,且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
目前,骨性關節炎真正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了,一般跟年齡增大、關節過度使用、肥胖、慢性損傷等有很大關系。
骨關節炎最常見的癥狀就是疼痛,比如上下樓梯疼痛,天冷了疼痛、蹲下就站不起來等。一般早期疼痛會是間斷性的,后來變成持續疼痛,再嚴重還可導致膝關節變形。
02
—
如何區別類風濕和關節炎
有些患關節炎的患者會說,我平時沒啥感覺,天一冷就疼,會不是類風濕?
其實,不是一受涼疼痛就是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也怕受涼。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病變,跟老化有很大關系,表現為大關節疼痛。而類風濕則多表現為關節僵硬,多關節、小關節疼痛。一般通過拍X片、化驗、核磁等檢查手段即可區分。
怎樣判定自己得了關節炎呢?李慧英主任表示,比如走路疼、上下樓梯疼痛、蹲下后必須拉個東西才能站起來,或者上山后下不來等,都是關節炎的主要表現。
如果有上述的癥狀,就應該到醫院去看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如X線檢查以便明確診斷,同時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明確關節損害的不同程度。
特別提醒的是,中老年人尤其要保護好自己的膝關節,不要過度使用它。門診上曾有這樣一個這病例:一位老人剛退休,想著終于有時間好好鍛煉身體了,于是每天走幾萬步,一次跟朋友去爬山,上山后就下不來了,最終因過量運動導致關節損傷,患上了關節炎。
03
—
中老年人千萬不要亂治亂鍛煉
很多人知道人老先老腿,一般關節炎早中期都以保守治療為主,要輔助科學的鍛煉方法,邊治療,邊保護膝關節。
關節疼,是患者最憂慮的問題。很多人因為疼,就亂投醫、亂鍛煉,最后導致關節變形。
門診上常碰到這樣的病人:關節疼痛,拍片子發現長了骨刺,想著通過每天下蹲鍛煉把骨刺磨掉,最后不但沒磨掉反而加重了關節退變的發生;還有人每天對著樹去撞一撞,想通過這種撞擊把骨刺撞掉,最后關節更腫了……這些都是觀念上的誤區。
要知道,骨刺是去不掉的,它是關節退變后起的保護反應,不要胡亂聽信不靠譜的方法試圖把它去掉。
04
—
關于人工關節置換的錯誤觀念
在手術治療中,很多人對關節置換存在一定的誤區,以為做完手術,里面放一個鋼鐵的東西,所以就害怕。其實關節置換換的不是骨頭,而是兩個骨頭之間的“墊子”,術后不但能減輕疼痛、把腿型矯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質量。
哪些人適合做人關節置換?李慧英介紹,若病人年齡在50歲以上,經保守治療方法無效者或反復發作者,可考慮作人工關節置換術。“得了關節炎一定不能病急亂投醫,要正規治療,詳細分期,選擇最適合的方法。”
關節置換術后小建議
1.抬高患肢高于心臟位置有助于消腫;
2.做足部運動及股四頭肌功能鍛煉,增加肌肉力量,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機會;
3.使用CPM機,避免關節僵硬,有助于功能的康復;
4.傷口愈合后方可洗澡;
5.如有傷口紅腫或疼痛加重,請立即看醫生;
6.避免增加體重,身體過度肥胖可能會減少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
7.根據與醫生的約定及時復診,并進行物理康復指導。
05
—
預防關節炎,做到三個“不”
想要預防關節炎,一定做到三個“不”。即不受涼,不受累,不深蹲干活。
很多人退休了,以為不干活了,腿就不痛了。可是李慧英教授仔細追問發現:這些人在家看孫子,孫子跑得快,他們在后面攆得快。一天跑下來,關節痛得更厲害了。所以,不是干重活、扛重物才是受累,跑多了也一樣影響關節。
比如,有些人根本不顧自己的身體情況,動不動就走一萬多步,這并不可取。除非自己的身體條件允許才行。
很多農村女性病人,都是深蹲干活造成的。她們喜歡在地里薅草,一天下來,就站起不來了。這就是深蹲對膝關節傷害的表現。
還有一些病人,為了不受涼買護膝保護膝關節,但需要提醒的是,護膝也不能天天戴,因為關節需要適度的運動,所有的器官都是用進廢退,越不用,功能越退化。
那么,什么運動更適合中老年人呢?李慧英介紹,騎自行車、游泳就是很好的運動方式。打太極拳經常要有下蹲姿勢,對膝關節并不好,如果真的特別喜歡,那就不要深蹲,稍稍下蹲就好,不必追求動作特別標準;還有廣場舞,如果真的喜歡,就稍微玩一會兒,很多人一跳一兩個小時,對膝關節是一種傷害。另外,爬山也一定要注意“度”的問題,過猶不及。
當然,中老年也不能一點都不動,一是關節得不到鍛煉,二是容易肥胖,畢竟體重過重對膝關節的傷害更大。
總之,如果關節疼痛,盡量到正規醫院咨詢,預防+保健+治療,三者都要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