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是對疾病、藥物或醫療技術的探究文書,重點是通過對醫學的探究得出有助于人們健康的信息。這邊是醫學論文的作用,而一篇醫學論文的撰寫一般分為資料的預備、構思、擬定提綱、擬寫草稿、修改等過程。
(一)資料的預備
首先是圍繞課題收集資料和探究資料,固然在課題探究或臨床觀察之前,已對有關資料和學術動態進行了搜集和分析,但是在撰寫科研論文時仍要查閱大量有關文獻查閱搜集文獻在整個科研和寫作過程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不管研究課題是否確定,文獻資料的閱讀和積累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豐富的文獻資料才能更好的確定課題跟論證課題。
一般搜集資料分三步法:①根據探究課題選擇檢索工具;②確定檢索方法;③查閱原始文獻。
搜集醫學論文需要的文獻資料應注重以下幾方面的內容摘要:①在方法上沿用前人的,或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的;②在理論熟悉上支持本文觀點的;③前人探究的結論和自己文章所述不同,需要加以說明的將這些資料搜集好后,編好序號,以備撰寫文章時使用。不管最終對于課題有幫助的資料是多還是少,我們都要通過詳盡的文獻資料查詢得出有助于論證課題的內容,以便更好的構思醫學論文。
(二)構思
構思是對整個文章的布局、順序、層次、段落、內容、觀點、材料、怎樣開頭和結尾的思維,構思是寫文章不可缺少的預備過程,構思時文章的主題中心要明確,用以表現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奇,結構上要嚴謹、環環相扣,只有潛心構思,才能思路流暢,寫好提綱和文章。構思要求我們盡量詳盡的、大膽的并且合理的對課題進行構想和設計。
(三)擬定提綱
撰寫論文之前,應先擬定提綱作為全文的骨架,使其形成結構,疏通思路的作用。這也能使我們在撰寫論文的時候,條理清晰,不會出現錯亂。
擬定提綱,一方面可幫助作者從全局著眼,明確層次和重點,文章才寫得有條理,結構嚴謹。另一方面,通過提綱把作者的構思、觀點用文字固定下來,做到目標明確,主次分明,隨思路的進一步深化,會有新的問題、新的方法和新觀點的發現,使原來的構思得到修改和補充完善。
提綱是論文的輪廓,應盡量寫得具體一些,提綱的擬寫多采用標題式和提要式兩種。標題式提綱,以簡明的標題形式把文章的內容概括出來,用最簡明的詞語標示出某部分或某段落的主要內容,這樣既簡明扼要,又便和記憶,是醫學科研工作者常用的寫作方法。提綱的撰寫可以不是特別的詳盡,只要自己能夠了解自己對論文論述的安排和構造便可以了。
(四)擬寫草稿
擬寫草稿就是根據提綱,把要寫的內容依次連接起來,把實驗數據和資料進行回類分析。它是對論文內容和形式的再創造過程,也是論文寫作最重要的階段。草稿中,我們應該盡量按照自己的想法撰寫出論文,以自己的觀點為主。
草稿的擬寫方法有多種,實驗探究論文的撰寫多采用順序寫作法,即按照醫學論文的規范體例或提綱順序闡述自己的觀點,分析實驗數據。也可采用分段寫作法,此種寫作法多是作者對論文的中心論點已經明確,或提綱已形成,但對某一層次的內容沒有把握或沒有考慮成熟,而暫放一下,可先寫好已經成熟的段落內容,待內容成熟或進一步實驗后再寫作。
(五)、修改
修改是醫學論文輔導中不可缺少的工作。無論是初寫者還是經驗豐富的作者,在初稿完成后都要經過一番審讀、推敲、修改才能定稿。有人以為完成初稿只是完成寫作的一半工作。作者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論文的形式表達出來,并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搞科研費心事,寫作費心事,修改更費心事。修改是對初稿內容的進一步深化和進步,對文字進一步加工和潤色,對觀點進一步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