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血壓,眾說紛紜,真假難分。
編 輯 | 口十君
謠言一:“是藥三分毒”,降壓藥吃久了會有副作用,血壓一正常就可以停藥。
關于降壓藥副作用,流傳最廣的謬誤是:“降壓藥有成癮性”、“降壓藥可造成腎功能不全、尿毒癥”。
先說說所謂的“成癮”,即必須使用該藥,停藥就會出現戒斷、依賴現象,患者會非常痛苦。而事實是,目前根據個人疾病狀況,可及時調整藥物種類和劑量,根本不存在“上癮”的風險。
再來看“降壓藥吃久了傷腎”的說法。尚未出現血壓一直達標,卻被檢查出因久服降壓藥而導致腎衰竭的患者。反而有很多長期處于高血壓狀態的患者,腎血管受損,久而久之引發高血壓腎病,甚至腎功能衰竭。
此外,用藥之后血壓恢復正常,是藥物作用的結果,如果此時停藥,平衡被打破,血壓會重新升高。這種用藥方式常導致血壓持續處于波動狀態,反而會增加心梗、腦梗的風險。
謠言二:聽說別人吃的這種降壓藥療效很好,可以照搬這個處方。
每個人發病的機制不同、自身的體質不同、高血壓嚴重程度不同、幾類降壓藥作用的機制也不同。對A適用的藥,對B來說降壓作用可能很低。并且,高血壓初期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患者對自身危險因素了解不明確,不宜未經醫生的檢查判斷就自行選擇降壓藥。
正確的做法是:去正規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你的血壓水平、病情、有沒有其他的危險因素、是否并存心腦腎的靶器官損害,來決定你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時候吃降壓藥。
謠言三:最新研發的靈丹妙藥或民間偏方能根治高血壓。
無數次在朋友圈里看到過一些產品,據說是某醫生把民間偏方做了優化,優化后的方子能根治高血壓,無論原發性還是繼發性,統統不是問題。同時產品介紹里,還公布了所謂的最優配比,并聲稱“這種好東西一定不能藏著掖著,要造福所有人”。
高血壓中90%以上是原發性高血壓,即引起高血壓的原因還不明確,可能跟體內激素變化、全身血管收縮、血液容量大有關,目前只知道一些相關的危險因素,如多鹽、肥胖、遺傳、精神壓力大等等。
所以,病因不明確,“治愈”也就無從談起。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還沒有能夠根治原發性高血壓的藥物。只能一項項地控制危險因素,在此基礎上,配合藥物降壓,而且要堅持長期服藥。
謠言四:拍拍打打就能治療高血壓。
不少 “大師”宣稱:高血壓這個病吃藥或許好不了,但是通過拍打身上的某個部位、穴位即可徹底根治。
這種摻雜了中醫養生觀念的內容,通過列舉一些穴位名稱,說幾句玄而又玄的話,可以唬得不明真相的普通患者徹底相信他們。
疾病的治療一定是客觀、科學、量化的。就算是中醫穴位之說,也會量化至次數、頻率,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把疾病根治的。
尤為人不齒的是,出于利益需要,這些造謠、傳謠的個人或商家,往往會勸說患者不吃藥,將藥物無限妖魔化。
謠言五:年輕人不會患上高血壓。
經常聽到有人說,你們這么年輕,怎么可能患上高血壓?這里要強調一下,高血壓的危害是不分年齡段的,不要總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得高血壓,如果年輕人不加以重視,同樣會造成嚴重后果。
據最新的中國高血壓年會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約有2.9億的高血壓患者。其中,25歲~34歲的年輕男性中高血壓患病率已經超過20%。可見,我國高血壓患者慢慢趨于年輕化。
謠言六:藥效不好立馬換藥。
“這個降壓藥吃了5天了,感覺效果很差,給我換其他藥吧。”有些患者會跟大夫提這種要求,但這種觀念是不對的。
服用降壓藥以后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一般要一兩周后才可以實現降壓效果,并不主張一吃降壓藥血壓就立刻下降,應該有一個緩慢下降的過程。
謠言七:降到140/90 mmHg就行。
每個患者的年齡、臟器功能情況不同,降壓的目標值也不一樣,并發癥越多的人,血壓達標值會更嚴格。比如:普通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嚴格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糖尿病和腎病患者的血壓應降至130/80 mmHg以下。
由此可見,血壓究竟降至多少因人而異,應聽從醫生建議。
謠言八:貧血就不會得高血壓。
如果你認為貧血的人不會得高血壓,那么你就大錯特錯了,高血壓屬于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就是指正常人的血壓超過了標準,跟貧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尚未發現兩者之間有明確相關性,就算有貧血也會得高血壓的。
高血壓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重視并且積極有效地加以預防、治療,就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這就是降壓的最大意義。正確降壓源于遵醫囑正確用藥,一定不要被滿天飛的謠言迷了眼。
綜合整理自:搜狐健康、騰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