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BMJ
翻譯:科學咖
雞蛋,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食物了。有人說雞蛋中有膽固醇,會增加膽固醇的含量,對心血管不好,增加冠心病和卒中的危險;又有人說雞蛋嘛,就是一只沒有長大的小小雞,肯定很有營養啦,多多益善。寶寶我此刻都不知道該不該吃蛋了!
近期,BMJ旗下《心臟》雜志一篇納入50萬國人、隨訪9年的文章或將為我們揭曉謎底!
首先,我們要知道心腦血管疾病(CVD,主要包括冠心病以及卒中),是世界范圍內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在西方國家里,缺血性心臟病常年霸占死亡率第一;而在中國,中風卻成了居民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中風又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相比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來說,中國的出血性卒中(腦溢血)比例更是迷之一般居高不下!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
相信很多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面對雞蛋的誘惑時都有過畏懼和疑惑,而這疑惑的根源來自于其中的膽固醇。如果名詞有分正能量或負能量的話,那么膽固醇一定屬于后者。很多人對膽固醇的印象并不好,在日常飲食中想方設法的減少攝入膽固醇。但實際上,膽固醇是身體里非常重要的東西,參與到膽汁酸、維生素 D 以及激素的合成,比如大家熟知的雌激素和雄激素。并且膽固醇也是有“好壞”之分的呀! 雞蛋,這么一個簡單又美味的食物,小編真是不敢輕易割舍!
當然口說無憑,作為一個實事求是的科研人,還是要用數據說話,看,最近又有一篇大數據研究來為雞蛋“平反”了。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團隊在《心臟》雜志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每天吃雞蛋的人(<1個>1個>
而且這項研究是在中國開展的,更符合中國人的體質,對我們更具有指導意義。所以,快來了解一下,然后放心的吃美味可口又可以讓我們健康的雞蛋吧!
開展研究的是來自中國和英國的一個研究小組:由李教授和Canqing Yu博士主導。他們將研究重點放在了檢查雞蛋食用量和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主要冠狀動脈事件,出血和缺血性中風)之間的關聯。
他們使用的研究數據來自中國Kadoorie生物銀行(CKB),這是一項前瞻性研究,研究對象來自中國10個不同地理區域的30至79歲的成年人,樣本量十分巨大----有512891個統計樣本之多。這些參與者是在2004年至2008年期間被招募的,他們會被問到他們每個人使用雞蛋的量以及吃雞蛋的頻率。然后跟蹤調查他們的心血管相關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
另外,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集中研究了416213名沒有患過癌癥、心血管疾病(CVD)和糖尿病的參與者。他們對這一組的平均隨訪時間長達8.9年,一共記錄了83,977例心血管疾病和9985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以及5103例主要的冠心病事件。
在研究階段開始時, 13.1% 的參與者表示每日平均吃0.76個雞蛋,另外有9.1% 表示自己很少吃雞蛋(具體數據平均是0.29個雞蛋每天)。而分析了隨訪結果后顯示,每天食用雞蛋的人比不吃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低!特別是,每天食用雞蛋的人(最多一個雞蛋/天)的出血性中風的風險降低了26%(這是一種中國比高收入國家更高的發病率的疾病),卻因為每天食用雞蛋而降低,同時,腦出血的死亡風險降低了28%,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降低了18%。此外,他們還觀察到當每天食用雞蛋(估計量5.32個雞蛋/周),與“從來沒有/很少”食用組(2.03個雞蛋/周)相比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12%。
因為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所以沒有關于因果關系的確切結論,但作者表示,他們的研究有相當大的樣本容量,并考慮了CVD的確定和潛在的危險因素,因此是很值得參考的。
作者得出結論:“本研究發現,中等水平的雞蛋食用量即每天高于一顆,會降低心臟事件發生的風險。我們的發現為健康的中國成年人的飲食指南提供了科學證據”。
不僅用科學的證據為雞蛋導致心血管疾病這一誤解“平了反”,還讓我們找到了心血管保健的日常簡單的方法!
1. Chenxi Qin, Jun Lv, Yu Guo, et al. On Behalf of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Collaborative Group.Associations of egg consumption with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cohort study of 0.5 million Chinese adults.Heart, 2018
DOI: 10.1136/heartjnl-2017-31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