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
神經內科門診患者中,超過50%以上主訴都是眩暈,而且暈的五花八門,各種年齡段的都有,患者對“暈”的描述也各種各樣:有的說昏昏沉沉、有的是天旋地轉、有的說頭重腳輕……經常搞得醫生也暈乎乎的!
其實,頭暈和眩暈是種多感覺綜合征而非某種疾病,雖然影像學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檢查手段,但體格檢查同樣可以進行初步診斷和鑒別診斷,臨床醫生不可忽略。
眩暈的特點和分類
眩暈時,患者出現運動幻覺表現,即視物旋轉、傾斜、線性運動等。常分為周圍性眩暈、中樞性眩暈、精神源性眩暈三類:
周圍性眩暈以實物旋轉性眩暈為主,病變位于前庭系統。發作時間短,有植物神經紊亂如惡心、嘔吐等現象,常伴耳聾、耳鳴等。
中樞性眩暈以平衡障礙為主,病變多位于小腦、腦干,程度較輕,持續時間較長,表現為眼震持續存在,常伴黑蒙、頭痛等腦缺血現象。
精神源性眩暈發作特點主要為原發軀體癥狀呈持續的非眩暈性頭暈,或主觀性平衡失調≥3個月,次要癥狀為空間運動不適和視覺眩暈。
鑒別眩暈的體格檢查
1、Dix-Hallpike變位性眼震試驗
臨床上,該檢查常用于診斷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BPPV),可以簡單地評價患者半規管病變的位置。陽性表現為頭轉向患側時,經數秒潛伏期后出現短暫眩暈和垂直旋轉性眼震,即BPPV,屬周圍性眩暈的一種。
方法:患者坐于檢查臺上,檢查者將患者頭部向右轉45°,保持上述頭位不變,同時將體位迅速改變為仰臥位,頭向后垂懸于床外,與水平面呈30°,觀察有無眩暈及眼震。
2、甩頭試驗
是前庭功能的主要檢查方法之一,不僅操作簡便,還具有較高的特異性。若前庭功能正常,患者轉頭時眼球會一直注視檢查者的鼻子 。當一側前庭功能損害時,隨著頭部向患側轉動,患者的眼球不能夠固視檢查者的鼻子,而是隨轉頭的方向運動,隨后眼球便朝向視靶的方向快速掃視,回復到視靶上(即檢查者的鼻子)。
方法:與患者相對坐著,用雙手扶住患者的頭部,囑咐患者注視檢查者的鼻尖。然后,將患者的頭部朝一側快速轉動,幅度在20o左右,同時,注意受檢者的眼球運動情況。
3、Roll maneuver 滾轉試驗
主要用于檢測BPPV。患者立刻出現劇烈旋轉性眩暈和水平方向性眼震為陽性。
方法:患者坐于檢查臺上,迅速取平臥位,頭部及身體向左側做 90°桶狀滾動,回復平臥位,再向右側做 90°捅狀滾動,觀察眩暈及眼震情況。
該測試對有嚴重心臟病、頸椎病、頸動脈狹窄的患者慎用或禁用。
頭暈的特點和分類
頭暈時,患者有失衡感或步態不穩,可有惡心、嘔吐、出汗,但無運動幻覺、視物旋轉等眩暈表現。
臨床大致可分為三類:觸發式發作性前庭綜合征(t-EVS)、自發性發作性前庭綜合征(s-EVS)和急性前庭綜合征(AVS)。
常見良性誘因
危險誘因
t-EVS
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
后顱窩腫瘤
s-EVS
前庭性偏頭痛
TIA、心律失常
AVS
前庭神經炎
腦卒中
頭暈的體格檢查
1、甩頭試驗
方法同上,注意患者雙眼是否能夠始終盯住鼻尖,如果盯不住,會出現糾正的掃視動作,提示甩頭的一側前庭功能下降。
注意:該試驗僅用于AVS患者,陰性結果可能意味著病情更加嚴重,如因脫水或肺栓塞導致頭暈的患者,該結果就是陰性。
2、閉目原地踏步試驗
方法:患者雙臂水平上抬,雙足等肩,雙眼水平前視,囑患者閉目,原地高抬腿踏步50次,測量軀干的偏斜角度。若>45o定為偏斜一側陽性,否則判定為陰性。如踏步過程中出現左右搖晃,站立不穩,甚至檢查者有助穩動作,即判定陽性,可終止檢查。陽性結果提示前庭神經元炎、梅尼埃病、椎基底動脈灌注不足等。
3、旋轉試驗
方法:受檢者坐于瓊斯氏轉椅中,頭前傾30°,將頭固定于頭托上,使外半規管保持水平位置。令受檢者閉眼,先順時針方向旋動轉椅,在20秒內旋轉10次,滿10轉時立即停止。令受檢者向遠處凝視,計算眼震時間。10分鐘后再逆時針方向旋轉10次,計算眼震時間。
頭暈和眩暈的診斷流程
掌握了這些體格檢查試驗后,還要熟悉診斷流程,進行針對性的輔助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