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說:
屋檐下,午睡中的李大媽習慣性地翻了個身,突然有種強烈的眩暈感,“救命啊,床要塌了,快扶著我,別掉下去了”李大媽大聲哭喊,一把死死抓住了身旁的老頭子,就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怎么了,做噩夢了嗎?”
李大媽沒有回答,只聽見急促的呼吸聲。王大爺急忙把臺燈打開。
“啊,你這是咋了?”王大爺嚇了一大跳。只見李大媽滿頭大汗、面色煞白,大喘著氣。
“頭暈,剛才床都塌了,這會好些了,就是心里難受得很”李大媽仍緊閉著雙眼。
“竟說假話,床不是好好的嘛。是不是眩暈病又犯了,來,先躺好歇會。”王大爺說著就扶李大媽平躺著。
“不要動我。”“救命啊,快扶著我,暈了,轉圈了,要掉下去了”李大媽再次死死抓住王大爺的胳膊。“哇...”李大媽吐了王大爺一身。
“喂,喂,120嗎,老婆子腦血管病犯了,你們快來呀!!... ...”
市中醫院的120幾分鐘后趕到,立即把李大媽接到了醫院,急查了頭顱磁共振(MRI)。王大爺焦急而忐忑的等待著檢查結果。
“頭顱平掃未見明顯異常。”
“什么???磁共振沒什么事?!!!”王大爺既高興又很詫異,滿臉疑惑地望著主治大夫。“那,老婆子這是怎么了???”
問題一:李大媽得的是腦血管病嗎?
李大媽磁共振結果顯示未見明顯異常,根據李大媽的臨床癥狀及體征,顯然這并不是得了腦血管病。根據頭暈突然發病;與體位相關;發作時間較短,不超過1分鐘;無聽力變化;伴隨心慌、汗出、惡心嘔吐等,李大媽這是得了“眩暈病”中發病率最高的“耳石癥”,也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但是需要與腦血管病相鑒別,個別小腦病變(如腦梗死)也會為相似的表現,僅靠臨床癥狀很容易漏診。
問題二:什么是“耳石癥”?
“耳石癥”又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旋轉感、跌落感、晃動感等)和眼震;常伴有惡心、嘔吐,或者呃逆,心慌、汗出等癥狀,聽力正常;部分在眩暈停止后,部分無任何不適,部分殘留頭昏沉、行走不穩感或發飄感。
“耳石”是一種碳酸鈣結晶,正常情況下附著于耳石膜上的,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離,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內耳內被稱作為內淋巴的液體里游動,當人體頭位變化時,沉伏的耳石就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發生強烈性眩暈。
“耳石癥”的臨床特點:
良 性:無中樞神經系統異常,不危及生命;此病為自愈性疾病,有些可自行緩解。
陣發性:發病短暫,癥狀反復。多不超過1分鐘,個別甚至數秒鐘緩解。但由于過程較為痛苦,病人描述時會不知覺把眩暈時間延長。
位置性: 特定的體位可以誘發癥狀。最常見的誘發體位為躺下、坐起或在床上翻身時出現眩暈發作,也可在快速低頭如彎腰或過度抬頭如高處取物、晾曬衣物而誘發。
問題三:為什么會得“耳石癥”?
文獻報道50-70%的耳石癥患者無明確病因,稱為特發性即原發性,但睡眠不足、情緒焦慮或者抑郁、體質較差、感冒者多誘發。而繼發性中最常見的原因有外傷占7-17%,病毒感染占15%,偏頭痛,藥物包括口服避孕藥和氨基糖貳類藥物及其他耳毒性藥物,雌激素下降后引起的骨質疏松以及內耳手術等,還有部分繼發于突發性耳聾等疾病,上述各種疾病導致了半規管的炎癥或缺血損傷而致耳石脫落。
問題四:為什么會“心里難受、惡心嘔吐”,是得了心臟病了嗎?
“耳石癥”發作時,部分會伴有惡心嘔吐或呃逆,心慌、汗出等癥狀,此為植物神經紊亂的表現,并非“心臟病”“胃病”,眩暈感停止后植物神經紊亂的癥狀會逐漸減輕。
問題五:“耳石癥”怎么治療?
1) 一般治療:
眩暈發作時要做好防護,避免跌倒,選擇在安靜的環境中以較為舒適的體位休息。
2) 耳石復位:
耳石癥的首選治療是手法復位,可徒手或借助儀器完成,有經驗的醫生僅需數分鐘即可治療完成,有效率在80%以上。根據不同的眩暈類型選用不同的復位方法,通過體位的連續變化,使脫落到半規管內的耳石顆粒回到原來的位置,即橢圓囊斑,并固定不動,則此次眩暈不再發作。主要有以下三種復位方法:
1. Epley 復位法;
2. Semont 耳石釋放法;
3. Brandt-Daroff 鍛煉法。
3)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并不能使耳石復位,但當合并一下情況時要結合藥物治療:
A.合并其他疾病(如突發性耳聾等)時,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B.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較為嚴重時,可應用異丙嗪或胃復安,有一定療效;
C.眩暈癥狀嚴重,或復位后遺留頭昏沉、行走不穩感或發飄感,可應用倍他司汀、銀杏葉提取物等藥物。
4) 手術治療:
對于小部分耳石復位或藥物治療效果差或仍反復發作,稱為難治性耳石癥,可以采用手術治療,主要方法有半規管阻塞術和神經切斷術。難治性耳石癥的手術治療興起于90年代初,30年后,這些術式及術后效果仍然存在一些爭議。因此,并未在臨床得以廣泛開展。
5) 前庭功能康復治療:
耳石癥的康復治療主要是采用Brandt-Daroff訓練法。有些在復位治療后仍有殘余癥狀或者反復發作的或者復診就醫不方便的,可以采用Brandt-Daroff訓練法自行鍛煉,也可有效。具體方法如下:
A.直立坐于床邊,雙腿自然下垂,雙臂位置隨意放置;迅速向右側側臥床上,面部向對側前上方轉45度,雙腿自然下垂于床邊,待眩暈消失后 30秒坐起,如果患者沒有眩暈感覺,則靜止30秒坐起;
B.迅速向左側側臥床上,面部向對側前上方轉45度,30秒后坐起;
C.兩側交替進行。
D.上述全套練習每日 2-3次,根據患者癥狀、耐受性等個體情況,每組一套動作重復10次左右。
問題六:“耳石癥”的預后如何?
耳石癥是一種自愈性疾病,部分癥狀較輕者不處理也能自行緩解,但大部分需要耳石復位或藥物干預后才能緩解。耳石癥常突然出現眩暈,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活動謹慎,避免因眩暈導致跌倒產生二次傷害。另外,耳石癥容易復發,但周期不確定,數日或數年不等,日常生活中避免容易誘發耳石癥發作的因素(如失眠、情緒波動、感冒等),發作頻率可以降低。
個人簡介:
黎民,住院醫師,河南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河南省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曾主持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培養基地研究生創新項目1項,參與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1項,發表核心或國家級論文7篇,參編著作1部;擅長神經內科常見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及耳石癥的耳石復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