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痹煎治熱痹關節炎
忍冬藤30g、金銀花20g、晚蠶砂(包煎)30g、制僵蠶10g、川桂枝10g、生石膏30g、大生地30g、連翹殼20g、紫草根10g、香白芷10g、生甘草6g、人工牛黃(分吞)0.6g;
功用:清熱解毒,祛風勝濕,涼血行瘀。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屬于熱痹者。癥見肢體關節、肌肉疼痛,筋脈拘急,甚則關節局部紅腫灼熱,疼痛劇烈,手不可近,活動不利。兼有發熱惡寒,口渴心煩,小便色赤。舌質紅,苔黃糙,脈象弦數。
用法:先將藥物用水浸泡30分鐘后,武火煎10分鐘,再用文火煎10-20分鐘。1日1劑,共煎3次,分早中晚飯后1小時服,10天為1療程。如病情好轉用量酌減,適加當歸、芍藥各10-15克;若病情時緩時劇,可去連翹、人工牛黃,加露蜂房10克、烏梢蛇15-20克。
風濕骨痛湯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
當歸、防風、麻黃各30克,秦艽、獨活、續斷、羌活、雞血藤、川芎各20克、淮牛膝、木瓜、杜仲、土鱉蟲、白芷、制川烏、制草烏、紫草各10克。功能:追風散寒、舒筋活絡。
主治:因受風寒引起四肢麻木,關節疼痛,風濕麻痹,傷筋折骨。
用法:口服一次30-60ml,一日2次。
通痹湯治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脹痛
羌活15克、秦艽15克、細辛3克、川芎15克、當歸20克、杜仲20克、赤芍20克、萆薢10克、木瓜10克、茯苓20克、牛膝20克、乳香10克。
功能: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見關節腫脹、疼痛,筋脈拘急,活動不利等。
補腎除痹膠囊治風濕痛痹
仙茅、仙靈脾、杜仲、雞血藤、白芍、牛膝各15克,螞蟻、丹參、黃芪各20克,烏稍蛇、全蟲、制川烏各6克,桂枝、甘草各10克,威靈仙、白術、木瓜各12克,細辛3克,制馬錢子0.5克,麝香0.3克;制作本藥膠囊時,以本方劑中各自藥物劑量為基數,分別乘以300為其總量,除麝香外經煎熬濃縮提純烘干壓粉,在密閉條件下將麝香研成細面,均勻拌入諸藥中,裝入膠囊,每粒重0.5克,相當于生藥3.9克。
功能:補腎壯督,益氣健脾,活血通絡,祛濕除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