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陽還五湯緣起于清代《醫林改錯》,本方既是益氣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療中風后遺癥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為辨證要點。
補陽還五湯出自清代名醫王清任之手,王氏將人體陽氣比擬為有十成,“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虧五成還剩五成,十去其五則氣虧,歸并一側則半身不遂,故創用本方,使氣足、血行、瘀去、絡通而“還五”,氣行周身則“十全”。故方名為“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湯主治中風之氣虛血瘀證。半身不遂,口眼?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方中包括黃芪、當歸尾、赤芍、地龍(去土)、川芎、紅花、桃仁。
原方中黃芪用量最大,其次是當歸尾。選用生黃芪,補氣行滯效果佳;選用當歸尾,破血逐瘀力強;選用桃仁泥或炒桃仁以活血化瘀;選用炒赤芍,寒性已緩,清熱涼血之力稍減,適用于血瘀兼脾胃虛寒者;酒赤芍則行血之力強,適用于氣虛血瘀之胸痹。
補陽還五湯既是益氣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療中風后遺癥的常用方。
通過對整個組方的不斷學習,又結合現代人血管病理特點,增加蟲類藥物,形成了腦心通膠囊,全方具有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的功效,
主要成分:黃芪、赤芍、丹參、當歸、川芎、桃仁、紅花、醋乳香、醋沒藥、雞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龍、 全蝎、水蛭。
通過現代藥理學研究臨床實驗等探索了多種適應癥。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腦心通膠囊
商品名稱:步長
英文名稱:NaoXinTongJiaoNang(BuChang)
漢語拼音:Bu Chang Nao Xin Tong Jiao Nang
【成份】
黃芪、赤芍、丹參、當歸、川芎、桃仁、紅花、乳香(制)、沒藥(制)、雞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龍、全蝎、水蛭。
【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淡棕黃色至黃棕色的粉末:氣特異、味微苦。
【功能主治】
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用于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中風中經絡,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眼歪斜、舌強語謇及胸痹心痛、胸悶、心悸、氣短;腦梗塞、冠心病心絞痛屬上述癥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或遵醫囑。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禁忌】
孕婦禁用。
【注意事項】
胃病患者飯后服用。
【特殊人群用藥】
妊娠與哺乳期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藥理作用】
實驗證明:腦心通膠囊對“血瘀”模型的全血高切、低切粘度、還原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均有顯著降低作用;可抑制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可明顯抑制血栓形成,有一定的量效關系;可明顯增加腦血流量,明顯降低腦血管阻力,明顯延長凝血時間;可增加犬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LDH和CK活性,縮小心肌梗死范圍,提示腦心通膠囊具有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
【貯藏】
密封。
【規格】
每粒裝0.4g
【包裝規格】
鋁塑板裝,2x]8粒/板/盒。
【有效期】
24個月。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Z20025001
【說明書修訂日期】
核準日期:2006年11月16日修改日期:2011年11月10日
【生產企業】
企業名稱: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
企業簡稱:步長
冠心病心絞痛
心肌梗死二級預防
冠心病無癥狀心肌缺血
慢性心力衰竭腦梗死
短暫性腦缺血
頸動脈粥樣硬化癥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