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七貝母湯
【處方】 三七粉、川貝母粉各10g(沖服),白茅根、藕節各30g。
【功效】 消瘀止血,利水降腦壓。
【主治】用于中風急性期。
【加減】 中臟腑而見神昏,可加用開竅藥如草決明、青葙子、夏枯草、菊花、僵蠶、鉤藤等。中臟腑兼見脫證,可加入附片、干姜以固脫。元氣暴脫應加入人參。清醒之后,可適當加入破血逐瘀之品,如姜黃、雞血藤、牡丹皮、桃仁、血竭、琥珀等。其中,琥珀活血消瘀力量較強,是化瘀血塊的好藥。
2.烏附星香湯
【組成】 制川烏10g(另包先煎2小時),制南星、制白附子各10g(另包先煎半小時),木香、桃仁、紅花、姜黃各10g,生姜15g,酒大黃6g(后下)。
【用法】 煎服。制川烏以開水先煎2小時,制南星、白附子亦應先煎半小時。至不麻口為度。
【功效】 滌痰化瘀通絡。
【主治】用于中風功能恢復期。
【加減】 氣虛者,加人參或黨參。病左者,多加血分藥,如當歸尾、赤芍、生地黃、川芎;病右者,多加氣分藥。如黃芪、白術等。痰郁化熱,可加天竺黃、郁金、天花粉之類,天花粉稀釋痰液,使之易于咳出,亦可加茯苓使痰濕從小便而出。還可加通筋活絡之品,如伸筋草、絲瓜絡、舒筋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