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遇到一個病號說她腳后跟開裂多少年了,用過滋潤膏,用過某些貼,當時有些效果,過后又慢慢恢復原狀,比較難治,問問我有什么辦法。
后來又經過我詢問,除了腳后跟開裂還有眼干澀,看手機后尤其明顯,脾氣急躁,然后我就有數了心里。推薦她服用杞菊地黃丸,過了一段時,大概一個月吧,給我反饋說好了許多,已經光滑不少了,眼干澀也好轉了。
那么有的也許問腳后跟吃杞菊地黃丸什么道理,看我慢慢說。靈樞.經脈第十》指出:腎足少陰之脈……循內踝之后,別入跟中。這句話直接點明跟腎有關系。大家知道中醫五臟理論吧,腎主骨,那么腳后跟也有骨頭,所以腳后跟開裂的。再結這個患者有眼干澀,結合臟腑理論肝開竅于目,說明她有肝陰不足,不能上供于目,故而干澀。而肝腎屬于母子關系,腎水滋養肝木為正常關系。因此斷定她腳后跟開裂眼干澀屬于肝腎問題,需要補肝腎,我就想到杞菊地黃丸。
杞菊地黃丸就是六味地黃加枸杞子菊花,六味地黃常用補腎陰有效方子,然后加枸杞子補肝陰,菊花清肝明目,因此本方適合肝腎陰虧,眼干澀,腳后跟裂,所以服用后好轉也就不奇怪了。
臨床如果沒有眼干澀,只有耳鳴腰酸午后潮熱等可以單獨服用六味地黃丸就行了,如果陰虧火旺,小便較黃,六味地黃就不行了,可以改用知柏地黃服用一段時間,火氣下來在服用六味地黃即可。
除了肝腎不足,還有氣血不足腳后跟開裂;這種除了腳后跟開裂,全身皮膚也比較干燥。因為氣血不僅濡潤全身器官,皮膚潤滑也跟氣血有關系,所以必須補氣血,兼顧補腎。氣血不足還有常見癥狀如面色萎黃,氣短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不實。血不養心可以出現失眠健忘,怕驚等癥狀。常用人參歸脾湯就可以。人參歸脾湯不僅益氣養血還能健脾促進運化,還可安神定驚,所以比較符合氣血不足心脾兩虛這種癥狀。
還有一種血虛風燥,單純補血就不行了,可以選用滋燥養榮湯
當歸(酒洗)6克 生地黃 熱地黃 白芍藥 秦艽 黃芩各4.5克 防風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皮膚皴揭,筋燥爪干。
方子當中,地黃更是滋陰補肝腎,填精補髓,要藥。醫圣張仲景更是用她治療心臟病復脈湯等。腎氣丸也是地黃主藥補腎填精,更是一絕,好處多多。
現代研究鮮地黃中含有20多種氨基酸,其中以精氨酸含量最高;干地黃中有15種氨基酸,其中丙氨酸含量最高.地黃中還含有鐵、鋅、錳、鉻等20多種微量元素.
在看當歸白芍生地熟地組合其實四物湯成分,只是去了川芎之燥,留下當歸芍藥地黃,滋陰養血。人身體賴以血液滋養,當歸芍藥地黃滋陰養血之藥,因此可以直接補充人體血液。
正如內經所言:氣血以流,腠理以密。。。。而腠理,指的就是皮膚堅固密實。
當歸芍藥地黃不僅可以補血,而且可以補肝腎。如明代張景岳貞元飲,就用地黃當歸炙甘草。貞元飲主治氣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氣道噎塞,勢劇垂危者。大家腦補一下,貞元飲可以救急,救人如危險時刻,可見不一般。
而方子當中防風秦艽辛以疏風,苦以燥濕,為祛風除濕之要藥,且能入肝經,以舒筋止痛。因其質偏潤而不燥,故為風藥中之潤劑。防風辛甘微溫,升發而能散,為治風通用之品,兼能勝濕止痛,而無疏散辛燥之弊。二藥相伍,一微寒,一微溫,寒溫相宜,祛風除濕,活絡止痛之效顯著。
這里不是為了止痛,而是為了開發腠理發汗,因為皮膚干燥往往汗毛孔排泄汗液技能失司。肌膚干燥往往不出汗,汗出少,這里用點風藥是為了微微發汗,恢復皮膚功能。
而黃芩清熱,因為熱邪可以耗傷津液,去除潛在消耗人體津液因素。
甘草甘緩,調和諸藥。
當然氣虛嚴重可以加點太子參,或者西洋參益氣養陰。人參謹慎加,因為皮膚干燥容易有熱,人參偏溫,而西洋參太子參屬于清補不上火。全方以養血補肝腎為主,祛風為輔助,清熱為佐,因此本方適合缺血,血虛,肝腎不足引發面色萎黃,皮膚干燥,甚至氣短乏力 懶言,手足裂口的人群。
另外還有一些因素,比如血熱耗傷津液可以導致皮膚干燥,脾虛濕邪阻礙津液流通皮膚失去滋養,濕熱下注等原因,限于篇幅今天不講了,總之中醫辨證可以很好解決皮膚干燥,腳后跟開裂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