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幼波糖尿病專方
組成:生黃芪30,仙靈脾15,杭白芍30,生甘草10,烏梅10,葛根10克。
功效:補腎益氣,生津斂陰。
用于:糖尿病證屬氣陰兩虛,脾腎不足者。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溫服。
加減:
肺熱甚者,可選加生石膏、川黃連、石斛、天花粉、玉竹、麥門冬、沙參;
夜尿頻數者,選加川續斷、補骨脂、五味子、菟絲子、芡實、鹿角霜;
氣血虛者,選加黨參、黃精、當歸、生地黃、熟地黃、白術、山藥、首烏、阿膠等。
驗案:劉某,男,63歲。主訴:煩渴多飲,多尿,疲倦已1年余。患者自感口渴,飲水量增多,排尿頻數,尿量增多,體重下降,疲乏無力。飲食尚能控制,大便如常。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滑。辯證為腎虛陰虧,腸胃蘊熱,津液灼耗,發為消渴。治法:補腎育陰,清胃生津。處方:生黃芪15,北沙參15,五味子12,杭白芍30,生甘草12,生地黃12,熟地黃12,當歸10,烏梅10,仙靈脾15,葛根10,玉竹10,天花粉12,石斛30,麥門冬10克。治療以上方為主,偶有加減(口渴重時,加生石膏30~60在),連續服用130余劑,并停用西藥,空腹血糖穩定在5.59~6.77,尿糖(—),臨床癥狀好轉。隨訪至1974年11月,自覺情況良好,空腹血糖6.10,尿糖(-),能堅持一般工作。
按語:糖尿病為中醫消渴病。
關老認為,消渴病大多由于過食肥甘,七情郁火,或因素體陰虧,內熱由生,腎精被耗,日久氣陰兩傷,腎氣不固,收攝無權,以致多飲而煩渴不解;多食反而消瘦;多尿而味甘,陰精外泄。所以,在治療時應當注意調補陰血精氣,從腎論治為本,生津、撤熱、止煩渴為標,并根據上、中、下消的不同特點而有所側重,隨癥加減用藥,可獲良效。
方中生黃芪益氣,白芍養血斂陰而益津液,并強五臟,補腎氣,是關老慣用之理據,而且必與甘草相伍,乃是由于白芍、烏梅、甘草合用,酸甘化陰,以達到機體陰液自生的目的。正如《藥品化義》中所說:“白芍藥微苦能補陰,略酸能收斂,……生津斂陰止渴;葛根生津液除煩熱而止渴,且能鼓舞胃氣上行,一散一斂,使之津液輸布而不耗散,邪熱得清而陽氣升發。另選仙靈脾補命門益精氣,使生黃芪得命火之助而補氣力著,協白芍強五臟補腎氣作用顯增。”所以,補腎益氣,生津斂陰為本方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