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出自宋代《太平和劑惠民局方》
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組成。
這四味藥藥性平和,如謙謙君子,屬于王道,慢慢建功。
能治:榮衛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大宜服之。
常服溫和脾胃,進益飲食,辟寒邪瘴霧氣。
人參一味益氣君子,大補之品,臨床常用佳品,他不像太子參西洋參偏寒涼,人參偏于溫補,能補五臟,歌訣人參大補元氣,調營養胃;脾虛則中氣不足。人往往表現氣短乏力。比如有人餓了,就心慌氣短,全身乏力,這就中醫所說氣短乏力;所以以人參補氣還能健脾胃就是治療這種情況。
白術也是君子,健脾祛濕,為啥要祛濕,因為脾主運化,是人體脾一個運化機構,運化不利產生水濕,白術作用健脾祛濕作用五五開吧,符合脾虛生水飲的特點。
茯苓也能健脾祛濕,他是淡滲利濕,作用緩和;總之白術茯苓健脾利水作用差不多;不像其他利水藥物比如牽牛子等猛打猛沖,因此稱之為君子。
炙甘草是蜜炙,甘甜,甜味入脾胃,可以促進食欲,也有益氣作用,也是平和不可多得之藥。
四味藥,平和為君子,益氣健脾為主,其功能發揮就能祛濕,臨床補益類比較常用一個基礎方。
小兒發熱腹瀉,口渴,兒科大家錢億在四君子基礎加藿香葛根木香變成七味白術散。
嘔吐腹瀉食欲不振,脾虛胃弱可以加陳皮,方名五味異功散。再加半夏為陳夏六君子湯,除了能治腹瀉食欲不振還可以治療脾虛痰濕咳嗽咳痰。
陳夏六君子再加木香砂仁,能治脾胃虛弱,咳嗽吐痰,腹痛腹瀉,以及妊娠嘔吐。
四君子加陳皮半夏草果烏梅,名四獸飲。能治瘧疾胃虛挾痰濕。
四君子或者六君子可以加川烏蝎子,又叫烏蝎四君子或者烏蝎六君子,治療脾陽虛小兒慢驚風。
四君子加陳皮半夏麥冬鮮竹瀝,可以治療中風等脾虛四肢不舉,痰濕阻絡。
四君子加陳皮半夏升麻柴胡,升柴六君子治療婦女尿血,房事過多導致中氣下陷所致。
四君子加陳皮半夏焦三仙,能治食后困倦,實乃脾胃虛弱不運導致中氣不升。
黃連六君子湯,能治脾胃虛弱有火,臨床可見乏力,消化不利善饑餓,便溏。吞酸可以再加吳茱萸合左金丸之意。
四君子加陳皮阿膠,名為阿膠異功散。能治肺癆咳嗽吐血,陰虧潮熱等癥。
四君子加陳皮半夏柴胡白芍,名為柴芍六君子湯,對于肝木克脾腹痛腹瀉有效,尤其長期低熱不退效果佳!
在六君子基礎加姜汁鮮竹瀝天麻,治療中風后遺癥,脾虛痰濕阻絡肢體麻木無力等。
外臺茯苓飲也是四君子變化,能治胸中痰水,胸悶氣短不能食。
陳夏六君子加當歸芍藥旋復花竹茹姜棗,名為歸芍六君子,治療妊娠惡阻惡心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