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不同的經緯線上賞春,我突然發現,原來花不只是長在枝頭。
“花動一山春色”,花還長滿彩云之南的整片山谷。
你看,山櫻由云巔一瀉萬里,如紅絨歡歌,為青山穿上春天的新衣。
在山高處遠望,沉浸在這軟粉嬌紅的山野里,看遠山染一層報春紅,看晚陽也著一抹嬌羞的合歡紅。
從山腰拾階而下,酣醉在這春風里,聽數萬朵櫻靈如泉溪流動,由東起旭陽流向西邊的明月,驚艷座座山海。
“飛花送酒舞前檐”,花也長滿姑蘇枕河而生的古檐褐瓦。
你看,誰家小樓獨嘆長,檐上玉蘭正探窗。
漫步在清幽的小巷,河水逶迤,素雨如絲,勝比月白的玉蘭花落滿身,拂不去一層春意。
隨意走進好客的人家,小樓憑欄望去,老樹斜枝重重疊疊,淺云色花朵如林屋海海,照拂一片蒼邁的屋檐。
“明月半墻,桂影斑駁”,花還長滿秦淮兩岸厚重的紅墻。
入夜時分,滿城燈紅,玫瑰黃的月色潑下來,竟不如一樹鵝黃的桂花。
誰家女子漢服華裳,打這棵桂花樹下走過,驚起片片春桂,花尚未落地,先惹得樹后的紅墻搖動。
仔細瞧去,那紅墻上墨深的古畫,竟是斑駁的桂影。閉目吟詩,卻怎么也形容不盡這一墻春日可愛。
“山下蘭芽短浸溪”,花也長滿深林里一道道蜿蜒的青溪。
林間繁茂,陽光透過云隙,穿過密枝,灑落在浸潤著泉溪的蘭草上。
紫粉色花動,輕輕搖晃,花瓣上盛滿溪水,它不隨溪流,也不懼寒山,仿若千年一瞬。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從溪橋上悄悄走過,生怕驚擾了這片天地,屬于春溪和不落花的天地。
由南往北,行過千里路,看過不少枝頭的春天怒放,還是常常為長滿人間各處的春花驚艷。
它長在山野,是壯闊;長在屋檐,是清幽;長在紅墻,是詩意;長在淺溪,是驚艷。
趁春色好,我想再走走看,看花兒們還長在哪里……
(已載2月24日《德州晚報》)
【“春之聲”征稿啟事】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告別冗長嚴寒的冬季,一個姹紫嫣紅、溫暖愜意的春即將展現在我們眼前。想到這里,你有沒有想要寫點什么呢?快把你心中的春寫下來發給我們吧!
要求:文體不限,字數2000以內,作品內容須與春有關;作者無地域限制,來稿請在郵件主題中注明“春之聲”。
■作者:張迪 ■編輯:王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