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20.09.23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劃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這天殉國,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因此端午節又被賦予了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且有“詩人節”之稱。
提到端午,你眼前會浮現出哪些難忘的場景?你心中會涌動怎樣的情愫?快把你的感悟與感慨寫下來,與大家分享吧。
鄧榮河(山東臨邑)
水中的利劍
斬不盡詩人的悲苦
砍得斷魚兒的歸途
端午的魚兒
成群結隊地迷路
世間的疫邪
不是可怕的虎
內心的恐懼
才是最厲害的毒
只有勇敢面對
才是最具殺傷力的
菖蒲
雨山(河北邯鄲)
打開一個粽子
就是打開公元前278年
農歷五月初五那一天
打開心如刀絞,打開悲憤交加
那一塊沉入汨羅江的石頭啊
是綿延千年的牽掛
就是打開封存的紀念
比不上你的浪漫
寫不出激昂悲憫的詩行
人們用最樸素的方式
告慰孤獨的身影和不屈的忠魂
身既死兮神以靈
你之魂魄為鬼雄
路漫漫其修遠
你求索于上下
打開悠久深遠的香甜
打開一生一世的軟糯
打開亙古不變的堅韌
穿越歷史的天空
你遠去的背影中
驕陽火熱,江水浩蕩
至死不忘的是國家
是泱泱華夏
是巍巍中華
在五月的鳥語花香里品咂
心田上
盛開著堅貞之花
心庭(河北霸州)
小葦葉里有大事件
和幾粒米的固定組合
足以勾起一個民族的懷念
溯洄而來
苦難已遠
清香的,甘甜的,才是
人間幸福之源
低頭思考一個名字
在家國情懷簿上簽下的詞條
原來是一枚粽子
解開捆綁之繩
你恍如目睹他投江的樣子
以石頭之形
護住赤子的肝膽
馮亞娟(遼寧營口)
汨羅江畔,初夏剛剛抬起頭
穿越遼闊與波濤
一個人,從虛空里緩緩走來
仍寬袍大袖
目光帶著點寂寥和驚訝
遠處乘風的龍舟,起起伏伏
多像此刻的心情。那些歡呼和吶喊
陌生又熟悉,一聲聲
攔截住骨頭里的憂傷
仿佛沉醉于鑼鼓喧天、旗幟飛揚
他不再仰天長嘆
曾悲痛發出的《離騷》與《天問》
都輕柔地藏在某冊課本里
再回首,陽光吻著花草
一只彩蝶飛舞
是山水畫中,拖拽出的微妙一筆
劉霞(黑龍江虎林)
艾葉飄香
一粽嘗來千古事
處處端陽
楚辭凄婉,落水三千
染就了一條江的哀傷
穿過蒹葭蒼茫的歲月
我看見——
一只白鶴在波濤間飛翔
我聽見——
《離騷》與《天問》
在滾滾的濤聲中吟唱
《懷沙》絕筆
帶走了凜凜的詩魂
帶走了錚錚的傲骨
魂去歸來,淚墨兩行
千載招魂悲楚仕
誰在吟唱汩羅的清江?
萬人撫卷嘆離騷
誰在扣問大地的思想?
一個民族,三千年的情結
在風雨中積淀,在汩羅江中悲壯
在艾葉飄香的大地流芳
鄢桂軍(吉林德惠)
從小在北方小村長大的我
“五月節”的記憶里沒有“屈原”
也與龍舟無關,卻有一種味道
繚繞于那些充滿儀式感的畫面
清早醒來,洗臉盆里一定會有
泡著艾蒿葉的“驅蟲水”
洗完臉,奶奶一定會給我戴上
保平安的漂亮荷包和五彩線
還可以確定的,是那天的餐桌上
一定有平時很少能吃到的雞蛋
一個個糯米里裹著蜜棗餡的粽子
比現在的任何粽子都香甜
奶奶用那雙干癟卻靈巧的手
裁出一方方美麗的心愿
折疊成一個個紙葫蘆,然后
一口氣裝進了所有的期盼
父親砍來綠油油的楊樹枝
母親鄭重地把祝福掛在門框、窗檐
我和小伙伴開心地蹦啊、跳啊
笑聲響徹了童年的夏天
今早,當我起床翻開生命中
第四十二頁端午節日歷時
奶奶和母親已經相繼走遠,往事
伴著縷縷艾草的香氣,悄然拂現
銀蓮(四川成都)
時間的上游
汨羅江失聲痛哭
你的愛,來不及說出來
就那樣沉落水底
無聲無息
中國的江河
用拍岸的水聲
朗讀你的《離騷》
聆聽一顆憂國憂民的心
千百年來
流水帶走大地的行船
荷塘點亮故鄉的燈盞
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
那一串串投入江中的粽子
那一葉葉千帆競發的龍舟
都是奔你而來呵,屈原
一個民族蘊藏的激情
在這一天漲潮
雪夢(山東德州)
今日的粽子,飄著憂傷
如汨羅江上空的那一輪勾月
回憶戰國末期的殤
纖香的粽葉,是屈子悵然的披發
潔白的糯米,是屈子干凈的靈魂
粽子,纏繞起一段歷史鏗鏘的回音
江水激蕩,龍舟奔騰,點燃起
世世代代的民族之魂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