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家居設計品牌HAY在Instagram上有86.2萬人的關注。對比MUJI的30.1萬人,和IKEA最受關注的美國號129萬人,它恰好在中間。因致力于創造“買得起的好設計”,被稱為“家居界的ZARA”。
近日,一朵看到英國小眾雜志《CEREAL谷物》對HAY創始人Mette Hay的專訪。Mette講述了自己如何培養品位,讓設計既吸引他人,又忠于自己。
如果你厭倦了MUJI和IKEA,不妨來認識一下未來極可能成為你新寵的HAY吧。
Interview
梅特·海伊
M E T T E H A Y
Mette HAY和她先生Rolf共同成立了丹麥家居設計品牌HAY。
Mette對設計有著天生的觸感。而Rolf則擅長把想法落到產品。
堅固,簡約,快樂和實用性,是HAY的四大特征。
Q: 對你來說“好品味”意味著什么?
A: 這個問題好難,我可能沒法完整地做出回答。我喜歡看到各種不同的品味共同存在。對我而言,好品味指的是一些東西被有效且出人意料地組織在一起,例如便宜的和貴的,彩色的和單色的,復古的和全新的。
如果有一條主線能貫穿始終,將它們聯系在一起,就更有趣了。我深信,高品質和強烈的個性特征,對好品味的形成,至關重要。
由丹麥設計師THOMAS BENTZEN設計的 “Don’t Leave Me”桌 ,用來擺放水杯、隨手閱讀的書籍等。售價1899元(小)、2599元(大)。
不少人第一次買HAY,就把錢撒在這張造型獨特的桌上子。
該系列以簡潔實用著稱。由于椅子不沉,女生單手拿也不吃力。
HAY、MUUTO、Vitra三大歐洲品牌的椅子,帶點灰度的顏色顯露高級。
腰部被包裹的感覺,好舒適。所以也有人辦公室用這把椅子。
HAY設計的兒童座椅“nobody”,在晚上有點像“活見鬼”。所以雖獲獎無數,但銷量很糟糕。
應邀為哥本哈根大學設計的居家用品。
可以折疊的COPENHAGUE CHAIR ,為小家節省不少空間。售價1999元起。
Q: 你怎樣區分好品味和壞品味?
A: 憑直覺。直覺是我唯一的工具。盡管我會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感到疑惑或不安,但每當我為我們的品牌挑選東西時,我總是擁有非常強烈的“應該這樣或應該那樣”的感覺。
MAGS沙發是HAY的明星產品,由幾個簡單幾何長方體構成。
MAGS沙發的面料顏色有20多種,淺灰色是最暢銷。
它的面料采用100%的羊毛制成,據說由丹麥高端紡織面料商Kvadrat專供。這也是其價位較高的原因。售價18398元起。
Q: 你的品味是如何培養起來的?
A: 我在日德蘭半島上的一間家具和設計商店長大。無論是在店里還是在我童年的家里,設計一直都是我父母最重視的部分。后來,我和我丈夫Rolf認識了特勒爾斯·霍爾希·波維森,并開始與他合作,他對古董和舊宅修復充滿了熱情,同他一起工作和旅行讓我深受啟發。我覺得我的品位一直都在進化。這也需要從外部不斷吸收養分。我是個非常外向的人,喜歡去新的地方旅行,結實新朋友,并從中找到很多靈感。
Mette非常喜歡的一家餐廳ATELIER SEPTEMBER。她經常和先生Rolf在那里吃早餐。
餐廳內景的布置,生活化又不失藝術感。
Q:丹麥的設計傳統對你的品味和作品風格的形成有多大影響?
A:在丹麥這個地方,設計一直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孩子們會被教授誰是阿納·雅各布森。材質、簡單和日常一直都是關注的重點,我想這就是我們繼承的斯堪的納維亞的傳統之一。
對我們而言,作為設計師,你從哪里來并不重要,你要呈現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從未把 HAY 僅僅當成丹麥的某個項目,所以我們不斷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們合作。我認為,當我們將設計局限在本地或某個區域內來討論時,要十分小心。設計是一種國際化的語言。
阿納·雅各布森是20世紀丹麥國寶級設計大師,北歐的現代主義之父,主張“簡約”設計風格。
1959年,阿納·雅各布森設計出了具有雕塑般美感的蛋形椅和天鵝椅,引領六十年代新風格。
Q: 你最近的靈感來自于哪里?
A: 我基本上每天都能遇到給我靈感的人。我喜歡去與丹麥大相迥異的地方尋找靈感。比如,我會去參加設計展覽會,這很重要,在這樣的地方,我能了解更多與自己所在的行業有關的事情,掌握行業動態,但我通常不會在這樣的地方尋找靈感。我的靈感大多來自于日常生活。當然,我也發現,雜志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平臺很有影響力和啟發性。
Hay的文創產品,充滿奇思妙想。圖為便簽紙。
Hay的鉛筆,在辦公室拿出來很有范兒。
Hay的橡皮擦,可以玩猜猜猜的游戲了。
Q:你心目中的“品味引領者”(tastemaker)是什么樣的?你是某人的“死忠粉”嗎?
A:多年以來,我們都十分崇拜朱利奧·卡貝里尼和羅爾夫·費爾鮑姆。Established & Sons公司及其藝術總監塞巴斯蒂安·朗(Sebastian Wrong)的設計也充滿了靈感。像無印良品和宜家這樣的公司也在啟發著我們去生產價格合理的生活用品。
宜家和伊爾莎·克勞福德(Ilse Crawford)在斯德哥爾摩設計周上建立合作的事情讓我印象深刻。也有一些時尚品牌在色彩和圖案方面很擅長,例如Marni和ProenzaSchouler。
在我們自己的設計工作室和合作方里也有許多天資出眾的設計師,包括BrooksBrothers、Inga Sempe、Stefan Diez、ShaneSchneck、Clara Von Zweigbergk,以及Scholten & Baijings。
HAY邀請荷蘭夫妻設計組合Scholten & Baijings設計了一套彩色玻璃杯系列,共13種不同的顏色和型號。
漸變顏色的杯身,保留了玻璃的輕盈通透,也有自己的個性。
Q: 是什么讓你開始從事設計這個行業的?
A: 毫無疑問是受我父母的影響。他們除了把我撫養大,讓我在家具和設計的氛圍之中長大之外,并沒有刻意去做什么。
小時候我就喜歡收集東西然后擺弄它們,一開始主要是木棍和瓶蓋,隨著我慢慢長大,又加上了在旅行中得來的各種日常物件。
我一直在往我的旅行箱里面塞諸如煙灰缸、陶瓷或炒鍋這種東西,很自然地就會被設計和一些物品所吸引,所以很難想象我會從事什么別的工作。
彩色小掛鉤,讓人聯想到攀巖的感覺。
小掛鉤加上衣架,構成一個臨時掛衣區。
大中小三個尺寸,開發你的墻上創意。
Q: 你有設計過并不符合你的個人品味,卻更受市場歡迎的東西嗎?
A: 我承諾過,我絕不會生產那種不會出現在自己家里的新產品。并不是說我們會和所有的產品朝夕相處,但這是一條很好的指導原則。正如我之前說過的,我的直覺是我最主要的工具,所以我必須聽從我的內心。我想這就是為什么HAY 現在的產品會和十年前的看起來不一樣。隨著我和Rolf的成長和改變,我們的產品也會同我們一起進化。HAY還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我想這會是一件好事。
HAY有一款產品和IKEA很像,隨手一捏,塑造快樂心情。
用它來收納眼鏡也不錯。
它還可以上墻,代替小掛鉤的功能。
文字 & 翻譯 │ Lucy Brook 張曉敏
第1整理術重新編輯、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