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是一篇真正解決創業者認知的文章,是對創業者提供真知灼見的深度思考!
什么是創業?
我問過很多創業者,這對創業者應當是最簡單的問題。可是,現實的情況卻是,沒有一個創業者可以快速、準確的回答。這個問題簡單到創業者都沒有認真思考過。
這看似不正常,其實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創業很容易理解,不就是做生意、做企業嘛,這還需要想嗎?我也是經過三次創業后,在第四次創業的時候才認真思考,什么才是創業?
網上搜索創業的概念,基本是非常理論化的,普遍引用的就是MBA教材中描述的概念:創業是指發現、創造和利用適當的創業機會,借助有效的商業模式組合生產要素,創立新的事業,以獲得新的商業成功的過程或活動。
我在實踐中對創業的理解是:創業就是以盈利為目的,把假設進行風險評估后的商業實踐。
商業實踐是創業的表現形式。那么商業的本質是什么?是價值交換!商業的本質就是創業的本質。很多創業者如果根本沒有思考什么是創業,更不要說理解創業的本質。
理解到創業的本質還是遠遠不夠的,并不能保證創業成功的概率。你必須深刻理解價值交換的核心是什么?只有理解了這個核心要素,你才能找到創業正確的方向,把全部資源投入到正確的方向上,是創業成功的最大保證。
價值交換的核心并不是價值,因為這個價值只有通過交換才能實現,如果沒有交換,可以說就沒有創造價值。
價值交換的核心是建管道!
娃哈哈是最好的純凈水產品嗎?農夫山泉是最好的礦泉水產品嗎?可口可樂是最好的汔水嗎?麥當勞是最好的漢堡嗎?星巴克是最好的咖啡嗎?所以有很大銷量的產品,不是因為產品好,不是因為品牌強,而是因為管道通!因為管道通,才導致品牌強,這是管道和品牌的因困關系,也是正確的邏輯。
所以,很多創業者沒理解這一點,把資源全部投入到產品的打造,品牌的塑造上,希望通過產品和品牌塑造價值。可是沒有管道,怎么實現價值的交換呢?
傳統模式下是二條管道,品牌傳播管道和產品流通管道。所有的產品必須借助這些流通管道才能實現價值交換,所以沃爾瑪、蘇寧、家樂福這些線下管道商容易做大!
當互聯網時代到來的時候,產品流通管理從單一的線下渠道模式,增加了線上傳播管道和交易管道,搜狐、百度、阿里、京東、拼多多、亞馬遜、頭條,成為現在企業的強者。
視頻把信息傳播、產品交易融合了,所以抖音、快手這些平臺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成為創新的融合型管道。抓住了新型管道的流量,就可以產生很多機會。
但是巨頭壟斷了管道,他們掌握了話語權。三只松鼠依賴于淘寶起家,但發展起來后,自建門店管道就是它的選擇,非常高的管道成本,影響了它的發展。
娃哈哈、可口可樂、農夫山泉、伊利等等這些品牌,是由幾百萬的終端,構建起了強大的管道,這是這些品牌競爭力的保證。
所以,創業首先不是打造產品的價值,不是進行品牌的塑造。一定是優先考慮管道模式,這是創業的前提和核心,是創業最大的難點,是創業最高的成本支出,是創業失敗最大的原因。
思潞生活,要做中國第一家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管道,為追夢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