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第一場大型車展,規模確實嚇人。150多款新車亮相,其中新能源車更是占到了三分之二。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成了絕對的主題,更令人驚喜的是,其他行業的各種黑科技,也開始積極往汽車行業“塞”。
功夫汽車盤點了一下在上海車展亮相的黑科技,它們將極大地改變我們今后的駕駛習慣。更關鍵的是,這些新技術的溢價并不夸張,我們甚至感覺不到價格波動,而洶涌的體驗提升卻已到來。
(1)寧德時代凝聚態電池,今年就量產?
既然是電動化時代,電池技術突破自然是最大的亮點之一。在上海車展上,寧德時代帶來了全新的凝聚態電池。從技術細節來看,應該屬于一種全新的半固態電池。
目前寧德時代量產最強的電池,應該是極氪009上搭載的麒麟電池。它的系統能量密度是255Wh/kg,比特斯拉尚未正式量產的4680電池要高出5%,這已經算當前液態電解質鎳鈷錳三元鋰電池的巔峰了。后續即使再突破,預計最多也就到300Wh/kg左右。
而凝聚態電池,則將這個數據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能量密度可達500Wh/kg。它與固態電池還不一樣,而是用了一種高動力仿生凝聚態電解質,構建出微米級別的自適應網狀結構,再通過鏈間的相互作用力增強微觀結構穩定性。
總之,這種電池的能量密度簡直無敵。更重要的是,它將在今年就量產。按照目前的水平,凝聚態電池可將電動車續航提升到1800km以上。并且不光是汽車使用,寧德時代已經打算將它用在民用飛機行業。
(2)蜂巢能源龍鱗甲電池,創安全高峰?
如果是寧德時代的凝聚態電池,代表了當前動力電池的性能巔峰的話。那蜂巢能源的龍鱗甲電池,很可能代表著安全的極致。
龍鱗甲,顧名思義就是為電池穿上了一層鎧甲。這種新型電池采用了“高強鋼+彈性支架”設計,并在電芯底部加入了防爆閥,再通過熱電分離和雙面冷卻兩種創新設計進行保駕護航。
在車展現場,蜂巢能源直接展示了這種新型電池通過最新的熱失控實驗的全過程。在加熱觸發整包中間位置電芯到熱失控的過程中,電池整包未見明火,并且單電芯失控不會擴散到相鄰的電芯,將電池這種高活性的材料控制得服服帖帖,可謂是極致安全。
龍鱗甲電池同樣也會在今年量產上市,看來廠家們都是不玩虛的。像特斯拉4680這種2020年發布,然后2023年仍沒量產的玩法,看來也算是獨一份了。
(3)華為全家桶,引爆新鯰魚效應
在上海車展,華為一口氣展出了問界、阿維塔、極狐三個品牌的車型,拉滿了用戶的期待。
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DriveONE“新一代超融合黃金動力平臺”,打造出業界最高效率高壓SiC總成,以及效率同樣出眾的低壓IGBT同步總成,CLTC工況效率分別為92%和90.01%。它的19000rpm高壓異步總成效率極高,華為的官方宣傳是“四驅的性能、兩驅的續航”。
除此之外,HUAWEI ADS 2.0和鴻蒙OS3.0也同步完成了亮相,它們分別代表了華為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領域最新的水準。鴻蒙OS3智能座艙可以實現 ' 一機帶五屏 ',ADS高階智能駕駛則可以主動避讓各種占道車輛,甚至能識別夜間強眩光下的行人“鬼探頭”場景。
車展必到,技術突破驚人,華為入局汽車行業的鯰魚效應正在不斷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