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讀法是“道· 法·自然”,而非“道法·自然”,其中法字為動詞,意為效法,遵循。道法自然的意思就是大道以其自身為原則,自由不受約束。
“道法自然”語出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
有一種物體混混沌沌、無邊無際、無象無音、渾然一體,早在開天辟地之前它就已經存在。獨一無二,無雙無對,遵循著自己的法則而永遠不會改變,循環往復地運行永遠不會停止,它可以作為世間萬物乃至天地來源的根本。我不能準確地描述出它的本來面目,只能用道來籠統地稱呼它,勉強把它形容為“大”。“大”是指不停地運轉、變幻,也就是說它無處不在、無遠不至,穿行于古往今來、八荒六合,到達極遠處又返回事物的根本。正因為道是如此無窮無盡,所以說道很大,從而遵循于道的天、地、人都很大。宇宙有四“大”。人也是其中之一。人必須遵循地的規律特性,地的原則是服從于天,天以道作為運行的依據,而道就是自然而然,不加造作。
“無”生“有”,“有”歸“無”。這是萬事萬物的起點和終點以及運動變化的最后依據。“無”外無他,“無”蘊含“有”且是“有”。雙方對立統一,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無”生“有”,是“無”動而“有”然,也就是說,“無”自然而“有”然(然:形成的意思)。
“有”源于“無”而歸“無”。“有”歸“無”是“有”動而“無”然,也就是說,“有”自然而“無”然。
“無”和“有”是一體的兩極。“無”、“有”向對方的運動,或稱雙向運動或反運動,就是自然。
無有就是道。往返的運動,或自然,就是德。德就是道內兩極之間往返的關系。
一是無,二是有。一生二,二歸一。一生二歸交合而生的三就是德,就是自然。
一是陽,二是陰。陽授陰,陰受陽。陽授陰受交合而生的旋轉就是德能,就是自然。
陰陽有限而失衡,陽授陰受失衡而生正負。產生正負的旋轉仍是德能,仍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