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肆意放縱人生,就要先學會收斂、自律和克制,從控制熬夜爭取早起,到控制食欲減輕體重,到控制各種不甘心,嫉妒心得失心等莫名其妙的妄念,都是一種尊重事實,遵循理智的成熟態度。
——《我們如何走到這一步》
1
從斷舍離開始
斷舍離的真正意義,在于放棄對于物品的執念,把精力轉移到真正有意義、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來,用光明充滿生活的每個角落,豐沛生命,把自己還給自己。
舍棄無用的社交,舍棄消極的朋友,舍棄多余的信息,讓那些重要的東西逐漸浮現出來,以從中找到你自己的痛點,這是一種自律的極簡智慧。
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99%的事情,對于我們和別人而言都毫無意義。
2
把目標寫下來
寫下來,令目標深刻。把自己的目標寫下來,并且細化到每一個場景,同時用便簽粘在墻上、鏡子上,時刻提醒自己。
寫下來,給自己一個承諾。告訴自己,要急迫的提高自律能力,是經過認真思考做出的計劃和行動,而不是因為某次突然的沖動。
寫的過程,其實就是自律的過程。
3
健康是基本盤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歸根結底屬于那些身體好的,活得長久。不管是二三十歲,還是六七十歲,甚至八九十歲,活出生命的精彩,活出生活的質量,活出健康的體魄才是硬道理。
你可以輸得一無所有,但一定不要失去健康,在一定意義,身體就是你的生產力,就是你的競爭力!
4
自律是自己的
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你得自己去設計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覺悟自己。自律首先是“自律”,其次才是“他律”。
可以有榜樣,但要有自己的系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要根據自己的自身狀況與條件,合理制定自己的自律內容與方法,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快速穩定地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需要私人定制的,這個導演就是你自己。
5
核心競爭力
少即多。
先找到可以真正牽動自己內心的那個核心行為,專注于一點,重點突破,形成自己的核心自律力。如果你具備這樣一個自律習慣,那么會給你的生活帶來蝴蝶效應般的積極影響。
有人因早起而改變,有人因閱讀而成長,有人因減肥而自信,有人因寫作而成就。
每個人都可以而且也必須找到屬于自己那個核心自律力!
6
先做再說
開始,先動起來再說!
萬事開頭難。先邁出一只腳, 就是80%接近了目標。
只要你開始了某種事, 意識與自覺便會不由自主地向你希望的方向去匯合。
別等萬事俱備,幻想有一天設想出十拿九穩的完美方案再出手,再開始行動,如果正在等待時機熟才行動,你可能永遠都等不到。這樣持續下來,你也許永遠縮在舒適區拖延,懦夫一個。
車到山前必有路,真正想做一件事,就是先做了再說,逢山開路,逢水架橋,勇敢向前。
7
微習慣
一天1組俯臥撐,一天跑步5分鐘,一天堅持寫40個字。
自律并不是一味的自虐,而是需要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身體和心理有一個接受和適應的過程。
如果一件事情真的很難開始,那剛開始的時候,不妨把目標定的簡單一點。比如,跑步先從每天跑一圈開始,逐漸加量。其實,當我們已經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想要繼續下去。
8
小時段
循序漸進,日積月累。
把大段的自律時間,劃為小段,在節奏中快樂行動。
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后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
我們所能做的,不是管理時間,而是要與時間做朋友,用時間管理好我們自己,開發心智,獲得身心的解放。
9
儀式感
儀式感,不是一種費時的折騰,而是一種認真的整理。它的意義就在于:用認真的態度,去善待生命中每一件重要的小事。
儀式感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向上的積極的,充滿著希望的態度。
儀式感,本身體現的就是對生活、對工作、對自己的重視。
超級自律的人,都有一種儀式感。從這個意義上,所謂的儀式感就是讓自己變得更自律的一個方式而已。儀式感可以是一個動作,可以是一個物品,可以是一個人,還可以是一個地方,一個時間。
10
以終為始
要以終為始,頂部為坐標,時刻不忘,俯瞰式行進,螺旋式上升。
以終為始,弄假成真。凡事應該站到未來的空間里設計規劃,并以此回頭貫穿我們做事的每一環節,隨時隨地指向愿望。超越才能擁有,這是我最推崇的一個習慣,也是每一個成功者必備的頂尖思維模式。
有些階梯很陡,可能看不到方向,你需要用精神的望遠鏡瞭望一下,必要時也可以運用你的想像力,勾勒出頂部的風光。回過頭來,輸出勇氣、毅力與智慧,在光明中行走。
11
要事第一
抓住應該抓住的,放棄應該放棄的。
確定什么是對自己最重要的,據之分配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人生需要斷舍離,抓住應該抓住的,舍棄應該舍棄的,這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人生境界。
“為要事安排日程”的關鍵思維:首先,什么是重要的事情,如何才能讓自己快樂,提高效率。其次,如何制定周計劃,也就是以“重要性”作為決策思維,提出全新的時間管理方法。
12
刻意練習
減法生活:普通人翻盤的武功秘籍。
練習極簡單,又極復雜,每個渴望進步的人,無論從事什么行業,無論是領導者還是員工,都希望掌握練習的方法,抓住練習的規律,以把事情做到更好。
刻意練習是一種簡單到極易被人忽略,卻又無比強大的成功模式!那些持續奮斗、成長和發展的人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他們一直在不斷地刻意練習。
13
堅持的力量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蘇格拉底說過:許多賽跑的失敗,都是失敗在最后的幾步。跑“應跑的路"已經不容易,“跑到盡頭”當然更困難。
世界上有80%的失敗都源于半途而廢。人生關鍵處常常只有幾步,自律也是。越到最后,越關鍵。人生拼到最后,拼的是毅力。
14
專注一事
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專注,無論這件事情多么微小,你要專一地去體會,盡可能地體會它的每一個瞬間。
你可以先從一件小任務開始,讓自己保持10分鐘的專注狀態,成功之后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到下一次,你再把難度提高,比如增加到15分鐘、30分鐘,循序淅進,一步一個臺階。
在這個過程中,保持做事的節奏感、緊湊感,這樣你就沒有空余再去想別的事情,只會好好地感受、體會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你的心靈是穩定而舒緩的,節奏是歡快鮮明的。
15
5分鐘冥想
冥想專注于身心的體察,其實就是最高級的精神自律形式。
冥想是一項技能,和任何技能一樣,都需要經常的重復オ能學好、精通。它是一種工 具,讓你做自己意識的編程師:深度地看見自己,覺察問題,編程修復,系統升級,直至自動自發。
就像鍛煉會讓你的身體更強壯一樣,這種精神鍛煉也會讓你的大腦更強壯。
16
試試跑步
跑步,其實是一種修行。
跑步這個符號最重要的意義,一是讓你懂得善待自己的身體,二是讓你有了磨練、升華精神的渠道。
很多人的自律,選擇從跑步開始,就是這個原因。如果長跑不適合,你可以選擇短跑;如果快跑不適合,你可以選擇慢跑;甚至你可以選擇快走;再或者慢走……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
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跑步,身體的自律也并不一定從跑步開始,比如你可以試試健身、瑜伽、徒步等適合自己狀況的運動。
17
閱讀一流的書
自律的捷徑,就是用時間與生命去閱讀一流的書。
楊絳先生也曾說過:“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所以當你讀一本書時,當時可能無法完全理解,或者看完就忘。但其實,閱讀已經在你身上發生了作用。
閱讀不僅可以修正自我,同時你在這個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或許會在某一個時刻成為別人的啟迪。當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它便是你人生競爭力的基本盤。
18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寫作是閱讀成長最快的路徑,也是自我最好的投資。
其實人人都可以寫作,以我手寫我心而已。如果你寫的東西暫時沒人看,那也許是因為別人沒有看到你的潛力與價值,繼續寫,直到有人賞識。
不斷的告誡自己,無論寫多少,寫的好與壞,只要不停下來,就說明自己正在前進,正在積累,正在成長。既然選擇了寫作,必然要丟掉當初的清閑,承受不為人所知的孤獨、枯燥、甚至痛苦。
19
每日反省
人有惰性,所以當失敗與困難來襲,我們總是給自己找很多的借口,很多的理由。若不能改變這樣的思維方式,就無法從根本上扭轉自己的生活。
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停止亳無用處的抱怨,靜下心來不斷反省和總結,讓內心達到一種平和、愉悅的狀態。
事實上,時常深刻反思的人,比那些不反思或者把所有錯誤都歸因于粗心的人,要過得好得多。
20
進入一個好圈子
圈子,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在現實生活中,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甚至能改變你的成長軌跡,決定你的人生成敗。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而你所處的圈子的層次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只有主動進入更高層次的圈子,與更多的高手接觸,才能認識到自己的差距,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成為更好的自己。
著名思想家羅曼·羅蘭說:“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讓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
馬上行動吧!
馬上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