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侖是中華西域的地理制高點,也是絲綢之路的文明樞紐站。它橫亙與中國西部,演繹這幾千年的文化意蘊,也承載這中華民族的原始崇拜,成為萬山之祖、萬水之源、萬神之都、萬脈之根,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它俯視東亞、南亞、西亞、中亞大陸,屬于世界高地,包容并統領廣大區域的文化多樣性,昆侖廣泛輻射區域簇擁這文化價值認同的文明天柱。亞洲幾乎所有的巨大山脈在青藏——帕米爾高原有一個奇異的聯結,比如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蘇萊曼山脈、興都庫什山、厄爾布爾士山、天山,它們都從那里綿延伸向四面八方。從高空看,群山萬壑仿佛都從那里分散出發,又似乎都在那里輻輳相聚,巍巍昆侖宛如一只只巨臂將亞歐大陸各區緊緊牽攜在了一起。亞洲的大河流基本發源于昆侖山系,比如塔里木河、黃河、長江、怒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阿姆河、錫爾河,幾乎囊括了亞洲主要水源,如一條條生命線,連綴起湖泊、草原、森林、田疇、鄉村、山寨、城鎮的粒粒珍珠,使地老天荒的山川大漠都成為生命與文化的載體。中國古代神話如果按照地域系統劃分,是西方昆侖神話、東方蓬萊神話、南方楚神話及中原文化,后三者形成與秦漢以降,昆侖神話幾乎都在夏商周乃至更為遠古時期。世界有兩大神話體系,即希臘神話體系與昆侖神話體系,離開奧林匹斯山希臘神話講不成,離開昆侖山中國神話講不成,盤古、女媧、西王母以及他們所代表的西方昆侖眾神就居住在巍巍昆侖,《山海經》說:“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天帝)之下都”。聞一多在《道教的精神》中認為古道教源自昆侖山下的羌戎,顧頡剛也指出道教諸神最終歸屬為昆侖山,即百神之所在。《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昆侖憑借著神韻靈氣,成就道門至尊三大龍脈,它們起點都在巍巍昆侖。北龍:天山—阿爾泰山—賀蘭山—陰山,至渤海;中龍:喀喇昆侖山—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秦嶺,至黃海;南龍: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南嶺—武夷山,至東海。巍巍昆侖作為中華龍脈之根,像血管一樣布滿國境,所以譽為中華“龍脈之祖”。昆崗這一名稱與巍巍昆侖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發源于昆侖的喀什噶爾河(蔥嶺北河,又名赤水)、葉爾羌河(蔥嶺南河,又名黑水)、克里雅河(建德力河),四河逐步向下游沖刷,沖積扇匯聚處即為昆崗。據《新唐書》卷四三下中保存的賈耽《黃華四達記》云“自撥換(五團玉兒滾)南而東,經昆崗(阿拉爾),渡赤河(喀什噶爾河),又西南經神山(麻扎塔格山)、睢陽、咸泊,又南經疏樹,九百三十里至于闐鎮城(和田)。”宋代《太平寰宇記》記載也類似:“又從撥換正南渡思渾河(塔里木河),又東南經昆崗、三叉(肖夾克)等守戍,一十五日至于闐大城,約千余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