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幼小銜接中存在兩個誤區(qū):
一方面,高考的競爭性學習壓力不斷下移,導致幼兒(尤其是大班孩子)壓力太大, 這不利于幼兒的長遠發(fā)展;
另一方面,家長們認為,幼兒入學準備僅僅是知識準備,而忽略了對幼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情感經驗的積累。
幼兒園到小學,是人生早期的一種重要轉折,在這個時期里如果平穩(wěn)過渡,它會對幼兒長遠發(fā)展產生積極效應,而讓孩子在這個時期里過早地體驗壓力與焦慮的話,對以后發(fā)展將會是極大傷害。對幼兒園階段孩子的培養(yǎng),應該堅持從游戲與生活中積累經驗和培養(yǎng)興趣,反對過早地對幼兒進行“填鴨式”的知識教育。
“學前教育小學化”會讓孩子付出哪些代價?
家長會認為:我的孩子先學一步,入學之后不久,就可以領先一步,起點高一點,至少可以跟上進度,或者輕松一點。由此,家長會獲得一個結論,學前階段可以也應該緊張一些,這樣到入學就可以輕松一點。
我特別要提醒家長的恰恰是:要知道,越往后(入學以后)越緊張跟越往前(提前到幼兒園階段)越緊張,是不一樣的概念。因為,“學前教育小學化”是有代價的,它讓孩子們付出了以下四方面的巨大代價。
一是時間上的代價,犧牲了孩子們全面發(fā)展的機會。
因為這種超前教育會讓幼兒將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非持續(xù)性的機械記憶上面,降低或未能培養(yǎng)出讓孩子能終身受益的品質,比如與同伴合作交往的技巧、個人運動的能力、動手操作的經驗等。
二是扼殺孩子自主性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產生“習得性愚笨”。
所謂“習得性愚笨”,是指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原因(過早的知識傳授、過高的學習目標、過多的負面暗示等等),逐漸產生對學習的無能感,對學習失去興趣和動機,并因此而喪失自信心,深信自己學習能力很差的時候,他就會懷疑自己,繼而產生自卑感、產生厭學情緒,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糾正,這種錯覺就會成為孩子最初的自我認知。所以,對幼兒來說認識世界、培養(yǎng)興趣是重中之重。
三是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
因為剝奪了游戲,就是剝奪了孩子的“心理維生素”。家長必須保證孩子接受足夠的“心理維生素”,游戲體驗的是一種積極的情緒。
經常體驗積極情緒和體驗消極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大相徑庭的。孩子體驗積極情緒越多,將來就越陽光,人格越健全,而這個是早期看不出來的。
四是超前學習產生的即時效應難以長久維持。
因為幼兒并不能記住這一階段所學的知識內容,相反他們對于游戲的體驗卻能銘刻在腦海深處。超前學習是以犧牲學習的興趣、長遠的發(fā)展為代價的。而學前教育要為孩子的終身的、長遠的發(fā)展奠基,不是只看眼前,急功近利。
幼兒園階段重點培養(yǎng)啥?
提前學習違背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因為幼兒的學習特點是:直觀感知、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幼兒的學習是一種基于直接經驗的學習。
在幼兒園階段,兒童的思維發(fā)展是處于動作思維和形象表征思維階段的。幼兒園階段的任務就是為幼兒的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作奠基,這是一個準備的過程,但并不是一個提前學習的過程!
孩子經常在玩,每天在重復,特別是生活,每天在重復,所以他獲得的經驗是長效的,因為這是在實際的運用中,是在真實的問題情景中,通過解決實際的問題中,他獲得的經驗是持久深刻的,他獲得的知識是充實的!
一個好的家長,一定會陪伴孩子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獲得發(fā)展。家長應該支持幼兒園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催促幼兒園教小學的知識。
家長如何幫孩子做好入學準備?
入學準備,應從知識儲備式的教育轉向學習品質培養(yǎng)。
知識儲備式的教育轉向知識品質的培養(yǎng)是當今整個世界教育的轉向。因為知識的總量在不斷地增長,而獲取知識的能力會更重要,學習的品質更重要。
學習品質真的能讓孩子走得更遠,所以,家長們是時候自己來評估一下自己孩子的學習品質了,例如:他是不是充滿好奇和探究?他有沒有時間觀念?按時作息、按時完成任務,有條不紊?(學習的效率都在這里面)他學習時的態(tài)度,他是不是認真和專注?
家長的側重點應該放在在培養(yǎng)上述學習品質,包括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等多方面的內容。
入學準備,包括家長的心理建設。家長們應做好的心理準備,很重要的一點是理性對待孩子間的差異性。包括幼兒期建立學習常規(guī)的差異性,以及孩子學習起點的差異性。
比如有的孩子平時閱讀多,識字多,沒有喪失學習興趣,沒有壓力,無形中他的起點就會很高,而且這不是急功近利拔高式的起點高。
而起點低的,只要呵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內在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陪伴孩子慢慢成長,那他也會上去的,所以不要一開始就攀比,不要把家長的虛榮心施加給孩子,這樣是不值得的。
家長這種虛榮心給孩子帶來的壓力是很大的,孩子也會感受到。
如果你的孩子在高位就保持在高位,如果在低位,不要擔心,陪伴你的孩子,他會慢慢跟上來的。希望家長們都能不急功近利,幫孩子探索一條可持續(xù)性的學習成長成才之路。
來源 | “第一教育”微信號(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