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藥方出錄自: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定的《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驗方秘方精選》和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定的《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驗方秘方精選》(續集),是各位名醫醫術的精華。
婦科部分
1.月經不調
1.1柴芍調經湯(朱南孫)[功效] 清熱養陰,調氣理血。 [主治] 月經先期、經量血多或非時出血(少量)。
1.2參芪調經湯(張琪)(功效) 平補脾腎、調經固沖。 [主治] 月經量多、月經先期、腹痛、氣短、乏力、血色素 偏低者。
1.3理血補腎調經湯(梁劍波)[功效] 舒肝理血、補腎益精。 [主治] 月經不調,月經后錯,或卵巢功能低下不排卵者。
1.1補腎固沖湯(高詠江)
1.2三黃調沖湯 (王少華)
1-3中藥人工周期治療月經失調(陳秉秀)。
2.閉經
2.1三紫調心湯(姚寓晨)(功效] 潤燥寧心,活血調經。 [主治] 繼發性閉經,月經停閉逾3個月,且為明顯的精神 因素所致者。癥見性情憂郁,心煩易躁,口干咽燥,大便干結,夜 寐不寧,苔薄舌質暗紅、脈細澀。
2.2理血通經湯(羅元愷)(功效] 行氣散瘀,活血通經。 [主治] 氣滯血瘀所致閉經。癥見月經數月不行,精神抑郁, 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小腹脹痛或拒按,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 沉弦或沉澀。
2.1健脾益腎消脂湯(蔡小蓀)
2.2加味四物湯(王海榮·王斌)
2.3瓜石六味湯(湯昆華 朱廣華
3.崩漏(功血)
3.1清熱止血湯(王云銘)(功效] 潤燥寧心,活血調經。 [主治] 繼發性閉經,月經停閉逾3個月,且為明顯的精神 因素所致者。癥見性情憂郁,心煩易躁,口干咽燥,大便干結,夜 寐不寧,苔薄舌質暗紅、脈細澀。
3.2祛瘀止崩湯(周鳴岐)[功效]活血逐瘀,涼血止崩。 [主治]適用於血瘀、氣滯、血熱型之崩漏,月經失調導致的 崩漏等證也可應用此方。
3.3補益沖任湯(何任)(功效) 補沖任,益肝腎。 [主治] 崩漏久治不愈(包括經西醫婦科診斷為功能性子宮 出血,或人流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凈,或疑似子宮內膜異位 致崩等)。
3.4歸經湯(劉炳凡)(功效] 益氣寧神,化瘀止血。 [主治] 月經過多,形成崩漏。腹痛有凝塊,淋漓不斷,或 經期延長出現氣血兩虛癥狀。
3.5健脾固沖湯(劉云鵬) [功效] 健脾堅陰,固澀沖任。 [主治] 崩漏下血,量多色紅,口干納差,四肢乏力,舌質 紅而干,或淡紅、苔黃、脈虛數或沉軟。
3.6加減清海丸(何炎燊)[功效] 補養肝腎,降火止血。 (主治] 室女崩漏。
3.7將軍斬關湯(朱小南)[功效] 化瘀生新,固本止血。 (主治] 經血非時而下,時多時少,血色紫黑,有塊、小腹 脹痛、大便秘結,易發急躁、夜半咽干,舌質絳暗,苔膩,脈沉 弦滑。
3.8加味二仙湯(鄭惠伯)(功效] 滋腎陰,溫腎陽,調沖任。 (主治] 功能性子宮出血,乳癖辨證屬沖任不調者;血小板 減少。
3.9溫澀固宮湯(李培生> [功效] 養血和血,調經止血,暖胞安宮。 [主治] 沖任脈虛、寒邪凝滯、小腹疼痛,月經過多,或妊 娠下血、胎動不安、或產后下血、淋漓不斷等。
3.10固氣清官湯(姚寓晨)[功效] 固氣清宮。 [主治] 年老經水復行。
3.11加減歸脾湯(王云銘)[功效] 補脾攝血。 [主治] 崩漏之脾虛型。癥見陰道驟然下血或漏下不止,血 色鮮紅或淺淡,小腹脹痛,食少便溏,心慌氣短,倦怠乏力,腰 部酸痛,面色浮黃,舌淡苔薄,脈細數等。
3.1調經固沖湯(馬志)
3.2寒涼止崩湯(李培生)
3.3經漏驗方(李玉奇)
3.4加味逍遙散(張琪)
3.5補腎固攝湯(張琪)
3.6加味調肝湯(鄭惠芳)
3.7固本止血湯(薛葵)
3.8中藥證治上環后崩漏證(董春發)
3.9八珍變通湯(張書瑞張瑜
3.10養血安神止崩湯(張寬智)
3.11益氣固沖湯 (李啟文)
3.12舉元固沖湯(余先福)
3.13生脈散湯劑(高志揚)
4.痛經
4.1化膜湯(朱南孫)[功效] 化膜行滯,散瘀止痛。 [主治] 膜樣痛經。
4.2溫經散寒湯(蔡小蓀)[功效] 溫經化瘀、散寒止痛。 [主治] 經前或經時小腹擰痛或抽痛,涼而沉重感,按之痛 甚,得熱痛減,經行量少,色黯有血塊,畏寒便溏,苔白膩,脈沉緊。
4.3熱性痛經方(沈仲理) (功效] 清熱消腫,行瘀止痛。 [主治) 經行腹痛,往往於經行第一天腹痛甚劇,或見血塊 落下則痛減,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或弦數。
4.4內異I方(蔡小蓀)(功效] 理氣活血,散寒破癥。 [主治] 子宮內膜異位痛經。
4.5內異Ⅱ方(蔡小蓀) [功效] 活血化瘀,止血定痛。 (主治] 子宮由膜異位所致血崩。
4.6內異Ⅲ方(蔡小蓀)[功效) 消癥散結。 [主治) 癥瘕
4.1調沖痛經方(吳培生)
4.2化瘀定痛湯(蔡小蓀)
4.3變通逍遙散(戴慧芬)
4.4田七痛經散(張玉珍
4.5痛經湯(艾家才)
9.子宮內膜異位
9.1脫膜湯(沙明榮)
5.不孕癥
5.1調肝種子湯(祝諶予) [功效] 疏肝解郁,養血調經。 [主治] 多年不孕、經期先后不定,經來腹痛、行而不暢, 量少色暗、有小血塊,經前乳房脹痛,精神抑郁、煩躁易怒,舌 質正常或暗紅、苔薄白、脈弦。
5.2輸卵管阻塞不孕方(許潤三)(功效]舒肝理氣,活血化瘀,潤管通管。 [主治]輸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癥,多有不同程度的乳脹、小腹 疼痛、經前腹痛等。.
5.3溫腎種子湯(謝海洲)[功效] 益腎暖宮,溫經散寒。 [主治] 婚后不孕。月經后期,量少色淡、面色晦暗,精神 萎糜、性欲淡漠、腹痛腿軟、少腹冷痛、手足欠溫、小便清長、大 便不實、舌淡而苔白水滑,脈沉細或沉遲。
5.1排卵湯(趙松泉)
5.2孕I+孕II方(蔡小蓀)
5.3四逆散加味方(許潤三)
6.子宮肌瘤
6。1理氣逐瘀消脂湯(裘笑梅)
6.1化瘤湯(胥受天)
6.2消堅湯(蔡小蓀)
6.3攻堅湯加味(班旭升)
6.4歸芪莪甲丸(馮曙光)
6.5消瘤湯(李慶豐)
7.更年期綜合征
7.1更年康湯(梁劍波)[功效], 養心、益陰、安神、鎮潛。 (主治] 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癥見頭暈頭痛,焦慮憂郁、失 眠多夢、精神疲乏,心悸怔忡,健忘、多汗、食欲減退,腹脅腰 腿堵痛、舌紅苔少,脈弦細等。
7.2清心平肝湯(袈笑梅)[功效] 清心、平肝。 [主治] 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癥見轟熱汗出、心煩易怒、口 干、失眠心悸心慌等。
7.3開瘀消脹湯(呂承全) [功效] 開郁散結,消腫除脹。 [主治) 更年期特發性水腫,高脂血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冠心病等。表現為外形豐腴、肢體瘀胖、早晨面部腫脹,手瘀腫 而無力,中午胸脅滿悶,心慌氣短、下午腰腿酸困,瘀腫加重,尚 有心中懊儂、善怒、善悲、善太息、五心煩熱、面部烘熱、煩躁 出汗、頭暈耳鳴,月經失調、性欲減退等;其脈多沉細澀,亦可 有弦、’滑之脈象;其舌質多淡胖、苔白膩,或膩或微黃。
7.4益腎湯(凌綏百)[功效] 益腎補陰、養血安神、滋水涵木、平肝潛陽。 [主治] 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常見月經異常(經期量不規 則)、精神倦怠、頭暈耳鳴、健忘失眠,情志不舒,煩躁易怒,心 悸多夢,面部浮腫,手足心熱,汗多口干,尿頻,便溏等。
7.1益腎菟地湯(姚寓晨)
7.2芩連四物加味湯(祝諶予)
7.3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楊成書秦瑞貞)
7.4滋腎疏肝湯(邵麗黎汪萍)
7.5二至三仙湯(梁崇俊)
8.慢性盆腔炎
8.1清經導滯湯(宋光濟)
8.2清熱化濕湯(蔡小蓀)
8.附件炎
8.1止帶固本湯(彭靜山)[功效] 調理沖任,止帶固本。 [主治] 婦女白帶,久而不愈,漸致虛怯。
8.2健脾止帶方.(許潤三)(功效] 健脾利濕, 養陰止帶。 [主治] 脾氣虛弱(體虛)引起的白帶癥。.
8.3清宮解毒飲(班秀文)[功效] 清熱利濕,解毒化瘀。 .(主治) 子宮頸炎。
8.4益氣導水湯(姚寓晨)[功效] 益氣固帶,逐瘀導水。 [主治] 赤白帶下。
10.習慣性流產
lo.1固胎湯(劉云鵬)[功效] 脾腎雙補,止痛安胎。 [主治] 滑胎(習慣性流產,腰痛,小腹累墜累痛,脈沉弱 無力,舌質淡,或有齒痕,苔薄)o
10.2安胎防漏湯(班秀文)[功效] 溫養氣血、補腎固胎。 [主治] 習慣性流產。
10.1育腎健脾安胎湯(蔡小蓀)
10;2壽胎丸方<施瑞蘭)
10:3固胎湯(曹家輝)
10.4保胎秘方(國連彥)
11.妊娠中毒癥
11.1健脾和胃飲(裘笑梅)[功效] 健脾和胃,清金平肝。 [主治] 妊娠惡阻。
11.妊娠腫脹
11.1子氣退腫方(王鼎三)
12.產后惡露不絕
12.1縮宮通瘀湯(許潤三)[功效) 縮宮逐瘀。 (主治) 產后惡露不絕,不全流產及痛經等病。
12.2益氣清宮固沖湯(姚寓晨).[功效] 益氣清宮,固沖止血。 [主治] 適用於月經過多,經間期出血,崩漏、胎漏以及人 流或產后惡露不絕等屬氣陰兩虛,營熱擾沖者。癥見面色少華,頭 昏乏力,腰脊酸軟,心煩口干,舌偏紅,苔薄中剝,脈細數。
12.乳腺痰病
12.1疏肝涼血湯(顧伯華)
12.2 乳癰驗方(許履和)
12.3疏肝散結方(印會河)
12.4解郁散結方(朱小南)
12;5。消乳湯(王增敖)
12.6消核湯(劉萬道)
12.7疏乳消塊丸(劉文斗楊麗青)
13。陰癢、陰道炎·
13.1苦蛇洗劑(宋清)
13.2吹喉散(藥條)(黃良生)
13.3礬倍霜(蔣慶芳)
13.4四味清洗劑(呂美農)
13.5加味苦參熏洗劑(何國興)
13.6龍膽瀉肝湯配苦蛇洗劑(王朝陽 秦愛英)
9.陰癢
9.1老年陰癢方(姚寓晨)[功效] 育陰填精,滲濕清熱。 [主治) 老婦陰癢。
14.其他
14.1琥升湯治療結扎術致附件炎(徐德福)
14.2加味生化湯在人流術后的運用(樂望梅)
L4.3 益宮飲加減治人工流產術后陰道流血(蒙風竹)
14.4辨證論治治婦人陰冷(張爐高 王惠仙)
14.5太極一粒清坐藥治療婦科病(李鳳學)
1、內科藥方 2、外科藥方 3、婦科藥方 4、兒科藥方 5、皮膚科藥方
6、五官科藥方 7、男性科藥方 8、腫瘤藥方
用電腦上網可查閱《婦科藥方》。用手機上網可查《婦科藥方》
其它藥方目錄
一.解表藥 五.祛暑劑 九.固澀劑 十五.治燥劑
11.辛溫解表 51.祛暑清熱 91.固表止劑 151.輕宣外燥
12.辛涼解表 52.祛暑解表 92.斂肺止咳 152.滋陰潤燥
13.扶正解表 53.祛暑利濕 93.澀腸固脫 十六.祛濕劑
二.瀉下藥 54.清暑益氣 94.澀精止遺 161.化濕和胃
21.寒下 六.溫里劑 95.固崩止帶 162.清熱祛濕
22.溫下 61.溫中祛寒 十.安神劑 163.利水滲濕
23.潤下 62.回陽救逆 101.重鎮安神 164.溫化水濕
24.攻補兼施 63.溫經散寒 102.補養安神 165.祛風勝濕
25.逐水 七.表里雙解 十一.開竅劑 十七.祛痰劑
三.和解劑 71.解表攻里 111.涼開 171.燥濕化痰
31.和解少陽 72.解表清里 112.溫開 172.清熱化痰
32.調和肝脾 73.解表溫里 十二.理氣劑 173.潤燥化痰
33.調和脾胃 八.補益劑 121.行氣 174.溫化寒痰
34.治瘧 81.補氣 122.降氣 175.治風化痰
四.清熱藥 82.補血 十三.理血劑 十八.消食劑
41.清氣藥 83.氣血雙補 131.活血祛瘀 181.消食化滯
42.清營涼血 84.補陰 132.止血 182.消補兼施
43.清熱解毒 85.補陽 十四.治風劑 十九.驅蟲劑
44.氣血兩清 86.陰陽并補 141.疏散外風
45.清臟腑熱 142.平熄內風 二十.涌吐劑
46.清虛熱
歷 代 名 方 目 錄 藥方索引
補虛類……………………………1 另查方劑學藥方 傷寒方 金匱方
解表類…………………………159
清熱類…………………………236
瀉下類…………………………340
和理類…………………………390
理氣類…………………………425
活血類…………………………455
止血類………………….……576
祛風濕類………………………614
利水類…………………………650
化濕類…………………………693
消食類…………………………706
化痰類…………………………712
止咳平喘炎……………………761
祛寒類…………………………808
開竅類…………………………838
平肝熄風類……………………870
安神類…………………………890
固澀類…………………………915
驅蟲類………………………..9944
涌吐類……”………………….957
治瘍類…………………………962(含眼耳鼻口喉疾病方)
外用類…………………………1049(含眼耳鼻口喉疾病外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