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四十不惑”!當人生過了四十歲的時候,回想人生歷程,往往感慨良多。我也常常通過讀書聯(lián)想自己的人生。近年來感慨最深的莫過于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帶給我的思考。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向我們講述了許多人生哲理,為我們解開了人生中的許多心結(jié),解答了令我們感到困惑的許多人生問題。
近年來我通過自學法律和心理咨詢師課程,使自己的知識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頗多。尤其是學習了心理咨詢師課程后,在工作中我更是得心應手,充分發(fā)揮了學習帶給我的能力提高的優(yōu)勢,把所學應用到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解開來訪者的心結(jié)。還能幫助一些有生活困擾的同事處理類似問題。有鑒于此,我對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人生有價值的活法這一人生課題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樂觀向上積極進取 讓自己的心理更健康
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追求,但卻總有一些人認識不上去,或者不能做到使自己達到心理健康的狀態(tài)。我覺得簡單的人生有價值的活法在于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生活心態(tài);在于充滿激情、拼搏奉獻的工作態(tài)度;在于經(jīng)過歷經(jīng)磨練、提升心智的人生感悟。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一書中說得好:“勞動有苦澀的根,甘甜的果實。喜悅是從艱辛和痛苦中一點一滴滲透出來的。工作的快樂就隱藏在跨越痛苦的另一端。全心全意拼命去工作,度過艱辛與痛苦之后,完成任務時的成就感,是無可取代的喜悅。”如果一個人不能把工作當作一件快樂的事,那么也很難把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看成是快樂的事情,他的生活豈不是一塌糊涂?每天“累”啊、“煩”啊、“生氣”啊……一系列的煩惱就會困擾著你,久而久之,身體就會出現(xiàn)疾病的軀體癥狀,惡性循環(huán)開始了……所以說,心理健康的良好狀態(tài)需要我們?nèi)I造和創(chuàng)造。“活著就是要修練自已的靈魂,在死去的一剎那能夠無怨無悔,能夠為社會有所貢獻。”
找準目標 腳踏實地 不輕言放棄
《活法》一書為迷茫的我們打開了一扇窗,窗開了,照亮了房間,但是路是要自己走出來的,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活法》更多的是提供一個很好的思路,以后的成績還是要我們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與修行才能換來的。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一書里面,每一章都滲透著做人的原則及基本的方法:尋找人生的目標,找準定位,腳踏實地的工作,心靈的培養(yǎng),真誠,創(chuàng)新,樂觀,絕不放棄的精神。回想過往,我們每個人何償不是常有失去目標、眼高手低、或是經(jīng)過一定努力,最后只能遙望成功而放棄呢?究其原因,還是目標不夠準確,未能腳踏實地,心比天高,雖經(jīng)努力,但努力不夠或是方法不對,最后錯失良機或是未能及時調(diào)整方向或是戰(zhàn)略,放棄成了一條出路。古往今來,有多少成功者沒有目標呢?他們無不是認準目標而前行的執(zhí)著者,無不是腳踏實地的實干家!僥幸的成功最后也需要在成功的基礎上認準目標,腳踏實地,執(zhí)著前行,否則命運必會帶給他們短暫的輝煌。
其實在短短的人生歷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不缺乏努力拼搏、艱苦奮斗的精神,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堅持”二字呢?堅持,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也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現(xiàn)在看來,“簡單”一詞,實則不簡單;要想真正做到“簡單為人,簡單處事”,也不是一件易事,那是需要氣魄的。“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簡單。”“簡單才是不可動搖的原理原則。” 《活法》中,稻盛和夫先生給我們闡釋了他人生的經(jīng)驗和感悟,諸如人的本質(zhì)、人生的哲學、經(jīng)營的藝術、勞動的魅力等等。他認為,成功的人生應該是:本著不違反人類基本普世倫理、利他主義的簡單原則,以像對待戀人般對待工作,有著強烈到遍布全身的渴望,凡事高標準、嚴要求,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大膽思考,小心準備,不輕言放棄,以百分百的認真身體力行,憑著一股傻勁兒去迎接困難和挑戰(zhàn),珍惜和把握每一個現(xiàn)在,持續(xù)地積累蓄勢,最終化腐朽為神奇,化平凡為非凡。貫穿全書始終的一個哲理:簡單。“人生·工作結(jié)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這簡單的方程式帶給我們的卻是人生大智慧。有了《活法》提供給我們的思路,遮擋我們視線的那扇窗便打開了,剩下的就是拿出前進的勇氣和能量,前行去欣賞眼前的美好風景!
人生中須常懷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