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青年應做的是,把握機遇,排除如下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礙,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求全心理
有的“落單”者追求完美,有一種“寧缺毋濫”的求全心理。這會導致擇偶標準太高,如果對方的學歷、身材、相貌和經濟等不符合自己要求的話,則堅決不肯嫁娶,失去了許多婚戀機會。
心理調適:有求全心理的人,不妨換位思考,反思一下:難道自己就完美無比了嗎?婚姻是人生大課堂,它可以教人成長,教人學會為別人著想,學會承擔責任、孝敬、堅韌和妥協,讓人活得實在,活得有動力,生命因婚姻而生動。
自卑心理
有的“落單”者經歷過愛情的失敗,存在著自卑心理,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今生今世都與愛情無緣了。但是,這種自卑心又常常被他們的自尊心所掩蓋,有時會故意在眾人面前表現出一副對自己的婚戀無所謂的姿態。
心理調適:其實,世界上沒有一無是處的人,一個人真正的本錢是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還有和常人相當的智力。要記住,人有千千萬萬的不同,可差異并不代表優劣。
封閉心理
過了擇偶的最佳年齡,許多大齡青年開始緊閉心扉,不再輕易向異性開啟。加上朋友家人都很關心他們的婚姻大事,聚會時難免很熱心,這讓許多大齡青年感到尷尬,極力逃避這種場合,不再愿意與同學、同事或朋友來往,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本來就不多的擇偶機遇。
心理調適:在擇偶問題上,真正的“救星”是自己。要主動地參加各類社交活動,擴大交際面,給自己創造機會。面對別人的熱心介紹,應該打消顧慮,去掉包袱,自然坦率地接受,感覺尷尬是沒有自信的表現。
恐懼心理
一些人耳聞目睹過父母離異、家庭暴力、朋友大吐婚姻苦水等事情,對婚姻充滿恐懼。雖然很想和所愛的人白頭偕老,又擔心世事難料,甚至斷定“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變得患得患失。
心理調適:婚姻恐懼癥來自對婚姻的誤解。其實,婚姻不是愛情的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是一個用自己的智慧和修養,把對未來的設想轉變為現實的過程。說到底,婚姻是一個圍城,城外的人進去了,只要善于耕耘,圍城內也可以變成一個讓人樂不思蜀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