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們通常理解,少吃卡路里和燃燒更多卡路里是我們減肥的方式。
然而,許多人發現,雖然他們經常鍛煉并吃分量十足的低熱量食物,但體重似乎并沒有減輕。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變得越來越難以減輕。那么,當看似做所有正確的事情時,是什么讓體重難以下降呢?01
常見情況
1、通過吃熱量限制過多的飲食,您可能會向您的身體發出沒有足夠食物可用的信號。然后,您的身體會嘗試保留其能量儲備或脂肪儲存作為備份。因此,你可能需要多吃點。2、并非所有卡路里都是一樣的。你可以吃太多的卡路里和太少的營養。您需要維生素和礦物質來處理空卡路里。如果您的營養狀況不佳,您的新陳代謝也會很差。3、卡路里限制飲食、時尚飲食和卡路里計數通常會失敗。您可能會減輕體重,但當您再次有規律地進食時,您會重新恢復體重。減肥和保持良好體重的最佳方法是找到一種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02
如果您的飲食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您可能無法獲得身體所需的營養,您可能會營養不良。有一些關鍵跡象表明您可能沒有吃足夠的正確食物,即使感覺您正在做所有正確的事情。這些包括:l無法懷孕——低熱量飲食會導致月經推遲甚至月經停止,從而導致不孕。l喜怒無常——這可能是由低血糖或低血糖引起的。由于大腦需要血糖才能發揮最佳功能,當它開始下降時,首先受到影響的認知過程之一就是自我控制。[1]l你便秘——可能是沒有足夠的廢物,也可能是你甲狀腺功能低下的跡象l你很冷——你需要更多的卡路里來產生熱量,你的荷爾蒙可能會因限制卡路里攝入而發生變化一些根本原因
甲狀腺功能低下,稱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可以解釋無法解釋的體重增加或無法減肥。甲狀腺負責調節身體的許多過程,包括新陳代謝。“如果你的甲狀腺功能低下,你的新陳代謝就會減慢,你的整體能量產生就會減少。除了無法減肥之外,甲狀腺功能減退還會導致疲勞、情緒波動、焦慮、肌肉和關節疼痛、脫發、便秘、腦霧和體溫過低。” [2]睪酮——當這種激素對男性來說太低而對女性來說太高時,它會導致體重增加。雌激素——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現雌激素失衡。雌激素優勢容易導致腰腹、臀部和大腿脂肪增加。黃體酮——這種激素可以平衡過多雌激素的影響;沒有它,雌激素會造成更多麻煩。[3]如果您正在努力減肥,您可能會出現胰島素抵抗,從而導致 II 型糖尿病。當胰腺釋放胰島素時會發生胰島素抵抗,但您的身體沒有正確使用它,導致血糖水平保持高位而不是下降到正常范圍。如果您一直吃太多碳水化合物、糖果等,就會發生這種情況。[4]腸道微生物群包含數以萬億計的細菌、病毒和真菌。人體腸道微生物組中有多達 1,000 種細菌,每種細菌在您的身體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它們中的大多數對您的健康極為重要,而另一些則可能導致疾病。[5]我們腸道中的細菌會對體重和新陳代謝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是因為:一些細菌從你的食物中提取更少的能量,從而導致體重減輕一些細菌具有抗炎作用,會增加胰島素抵抗并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保持良好腸道健康的最有益方法之一是吃完整的、未加工和未精制的食物,從飲食中消除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并增加攝入的纖維量。一食用優質脂肪,如 omega-3 脂肪和單不飽和脂肪(例如特級初榨橄欖油)。這將減少炎癥并支持有益細菌的生長和維持。一加入發酵食品。酸菜、泡菜、豆豉和味噌含有大量益生菌。[6]體重增加與體內炎癥增加有關。脂肪細胞會產生導致體重增加和疾病的炎癥分子。2019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血液中稱為 C 反應蛋白 (CRP) 的關鍵炎癥標志物的水平隨著體重的增加而增加。這種炎癥似乎是由荷爾蒙和代謝變化引發的,并一直持續到體重減輕為止。[7]毒素——重金屬、化學物質和其他毒素,它們會破壞您的內分泌系統并模仿雌激素等激素的活性。您可以在化妝品、家居用品、食物和水中找到毒素。這種天然荷爾蒙周期的中斷會使減肥變得困難。食物敏感性——即對某些食物不耐受(慢性過敏)而不知。這種低水平的持續炎癥會阻礙您的新陳代謝,破壞您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并使您難以達到減肥目標。瘦素抵抗——研究表明,瘦素是一種告訴大腦何時進食、停止進食以及何時加速或減緩新陳代謝的激素,它會受到體重增加和炎癥的影響。當大腦沒有得到適當的反饋時,瘦素水平就會很低。然后食欲增加,新陳代謝減慢。當你感到壓力時,你可能會吃得更多或吃不健康的食物,但壓力也會導致你的身體釋放皮質醇,這是一種控制你的戰斗或逃跑反應的激素。它還會使您保持脂肪儲備,如果您長期承受壓力,則可能意味著您可能會在更長的時間內穩定增加體重。解決您的壓力水平并嘗試通過冥想、放松技巧甚至重新考慮您的生活方式來管理它們,可以減少您的皮質醇的水平。反過來,這將有助于長期保持健康的體重。許多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導致代謝失調。睡眠不足與氧化應激增加、葡萄糖耐受不良(糖尿病的前兆)和胰島素抵抗有關。額外的清醒時間可能會增加進食的機會,而睡眠不足可能會擾亂晝夜節律,導致體重增加。04
小結
在減肥過程中,除了監測卡路里攝入和卡路里消耗之外,還需要關注多種因素:炎癥、激素失衡、胰島素抵抗、不良飲食、運動、睡眠不足和腸道微生物失衡等。特別是哪些有所謂“易胖”體質的人,更應該對上述因素做全面審視。1、https://chriskresser.com/are-you-an-under-eater-8-signs-youre-not-eating-enough/?fbclid=IwAR2VqtnADW5mK43QB_Flpb1imNuM5RoTcxLsf9woVwxBowZu2-kndk__wak2、https://www.amymyersmd.com/article/weight-loss-functional-medicine/3、https://drwillcole.com/hormone-health/how-to-lose-weight-keep-it-off4、https://www.drnorthrup.com/insulin-resistance-symptoms-mid-life/5、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gut-microbiome-and-health#TOC_TITLE_HDR_26、https://drhyman.com/blog/2017/08/10/cant-lose-weight/7、https://www.eatingwell.com/article/2058068/inflammation-might-be-the-reason-youre-not-losing-weight-here-are-5-things-you-can-do-about-it/————整體醫學減肥專輯————
01 什么是抗衰老和減肥的最佳飲食?
02 膳食纖維有助減肥?但只有一種特定的類型!
03 警惕!低碳飲食減肥的長期健康風險
04 WHO:用“代糖”(非營養性甜味劑)減肥太天真!長期只會讓你更胖!
05 打個噴嚏就漏尿?生完寶寶后你該做和不該做的那些運動
06 必讀的減肥/健康心理學-直面渴望而不是壓抑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