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非常注重宇宙的全局,非常注重天與人的統一。大同世界,是古人追求的理想。
老子說,“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這就是說,追求大同,講究和諧,這是常識,是時時刻刻都要做的,是常規,能夠遵循常識常規,才是明智的。
不但老子注重同,孔子也注重同。《莊子》引孔子的話說,“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德充符》)
《莊子》說,“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通于一而萬事畢”(《天地》)
在孔子看來“萬物皆一”就是天人合一;在莊子看來“萬物雖多,其治一也”就是天人合一;在魏伯陽看來,“懷玄抱真”就是天人合一。
什么是玄?《老子》開章明義,在第一章里就說,“同謂之玄”。換句話說,玄就是求同,就是求和。
什么是真?《莊子》引北海若的話說,“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秋水》) 用現代漢語,就是破壞自然為人,去掉人的劣根性,返歸自然就是真。《莊子》又引漁父指導孔子的話說,“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漁父》)《老子》也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真仍自然而然,不加一絲雕鑿也。所以《老子》又說,“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老子》有兩處講,“知常曰明”,一處是“知和曰常”,一處是“復命曰常”。這就是說,求同求和諧和返歸自然就是懷玄抱真的真正涵義。
知和與復命可能不好理解,通俗一點說,直覺和常識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住了直覺與常識也就把握住了知和與復命。
什么叫直覺?直覺是人的一種感知力,是人不受知識和經驗所左右的感知力,是人不受他的主觀愿望所左右的感知力。
什么叫常識?我把常識定義為,全人類所共同具有的認識方法,所有人都所具有的最基本的認識方法,換句話說,它就是我們人天生具有的知識,是人的本能,是我們人處理一切問題的共同模式,是我們人一刻也不能離開的知識,是小孩子,包括還不會說話的小孩子,以及專家教授所及共同具有的知識。在同一個場合下,不但是領導這樣做,專家這樣做,普通人這樣做,連小孩子也這樣做,這就叫常識。它是最簡單的,最基本的,最能抓住本質的,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最會被忽略的。因為,碰到了事情,我們往往去想書本上怎么說,我們過去成功的經驗是什么,我們過去失敗的教訓是什么,業內人士會怎么辦,專家會怎么辦。當我們這樣想的時候,我們就不是應用常識了。因為一個不會說話,不會走路的孩子,是不會這么做的。凡是有人不會做的,凡是嬰兒不會做的,就不是常識。換句話說,一個一無所知的人該怎么做的,才叫常識。我們應該用常識來處理問題,或者說用人性來處理問題,用人的本能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