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自己人生經歷
可以說天下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子女,這種愛可以說是發自內心的愛,把自己的子女視為掌上明珠,天之驕子。
愛的名義
1.不讓做家務
在人的一輩子當中,每個人都會長大每一個都會成家,做家務是一個除了工作和應酬之外應該是最多的一件事情。然而,現在的有些家長不愿意讓孩子做家務,因為家長認為,小孩子現在的任務就按我所要求的去學習。不應該把心思花在這些家庭瑣事上面。
建議:孩子不光要學習和了解書本上的知識,更需要去了解生活的常識。哪怕孩子的學習任務在重,在忙也需要每天給孩子一點時間,讓孩子學會做家務。只有會做家務的孩子才會更幸福。
2.愛追著喂哄著吃
很多長輩,特別是隔代帶孩子,老人們對孩子寵愛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總怕孩子吃不飽,一個勁的使勁喂。即使孩子不吃了,家長還會以自己的想法喂孩子。而且很多時候孩子在一邊玩耍,家長在一邊喂飯。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一道獨特風景。
大家覺得這樣的吃飯孩子能吃好飯?這樣的孩子以后做事情能認真嗎?
建議:培養孩子自食其力,比給孩子一座金山銀山更為重要。讓孩子自己不要怕麻煩,因為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不但,能讓孩子自己吃飯,同時對孩子大腦的開發更為關鍵。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吃飯。
3.喜歡炫耀娃
很多時候,很多幾個家長在一起聊,都什么都不會聊,就會聊娃,我今天給孩子娃,報了什么興趣班,某某的娃學了書畫,我的娃也要學書畫。家長總以為別人娃干嘛,不管我的娃喜歡不喜歡,我都的讓她去學習。
看到郎朗學鋼琴出名了,有些家長就逼著孩子練鋼琴。不是每一個娃都會成為郎朗。不是每一個娃都喜歡鋼琴。
建議: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每個孩子的發展軌跡都是不一樣。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而不是去模仿某一個人,也不是讓孩子去做某一個人。做回孩子的本來的面目其實是最好的教育。
很多時候,家長很喜歡用食指去“指點”孩子,你看看隔壁某某,三歲就背誦好多唐詩宋詞。你看看小明,比你小,就會畫畫彈琴。我怎么就生了你這么一個娃,什么都不會就知道玩。
4.讓孩子閉口
作為80后的我有這樣的經歷,我們的長輩和長輩之間在討論一個問題的時候,孩子如果要是要發言的話,長輩會小孩子懂什么,別來搗亂或者是說大人說話小孩不要插嘴。在有些家長看來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但是,處于敏感期和發育階段的孩子。
建議:當孩子想和大人一起討論,或者想和長輩一起溝通的時候,說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請不要對孩子,大人說話,小孩不要插嘴。如果,覺得孩子不禮貌,可以先讓孩子說完。然后在給孩子溝通,說以后你要發言請先說,請問各位長輩我可以發言嗎?如果可以你在發言。
5.不愿聆聽
很多家長不愿意去聆聽孩子的想法思想。因為家長的見識多于孩子,家長的知識比孩子豐富,總是覺得孩子的想法比較天真和幼稚。每當孩子說一個想法的時候,家長會說行了別在哪里浮想翩翩,然后會說到,作業寫好了嗎?沒有趕緊去把作業寫完。
建議:用心的去聆聽孩子純凈的心聲,哪怕你覺得幼稚,可對孩子那是一個比較大的突破和創新。
6.不愿蹲下身
有時候,長輩給我們講話的時候,總是高高的站著,還用用食指指著你,你這小兔崽子,是不是三天不收拾,要上房揭瓦想翻天了。
建議:孩子雖然小,但是孩子也需要獲得平等看待,請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多蹲下來,請用心的看著孩子眼鏡真誠的溝通。讓孩子心和你的心更加的貼近。
7.不給孩子尊嚴
有時候,家長們一起聊天時候,有些家長會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其實這樣是對孩子的最大的傷害。或者導致孩子從小攀比心比較強,容易導致孩子人格上的缺陷。
建議:聊天是可以,請家長們注意聊天的方式和方法。請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做比較,也不要說自己的孩子缺點,盡量多說孩子的優點。我覺得家長們在一起盡量多說說怎么去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成長。哪怕孩子又失敗也是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進步。
總結
父母常常借用愛的名義,想要去改變孩子人生軌跡,父母認為我給孩子規畫的路線走孩子就會過的很好,那就是愛他,更是為了他好。
其實是:父母只是想按自己沒有達成的心愿去生活,這隱藏在背后的其實是控制;控制孩子的人生,控制孩子的成長。控制背后透漏的是對未來的恐懼,擔心;擔心孩子未來沒有出息,擔心孩子未來……恐懼,擔心的背后是因為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控制?恐懼?擔心?缺愛?實在難以置信,父母原本以為,盡心盡力付出的愛和關心,竟然是因為我們自己缺乏愛?
是的,當這一切實實在在的對面孩子以后的人生,我會讓孩子從小對長大后產生一種壓力和恐懼,因為,孩子覺得活著只是為了追逐和去完成父母未完成的心愿,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逐漸的迷失自己,缺乏安全感,缺乏愛的感覺。原來,父母一直在付出愛,而在這過程中,父母一不小心,迷失對愛的理解和愛的方向……
生活就像剝洋蔥,當孩子一層層剝下去的時候,剝開這生活的表相的層層迷霧,毫地遮攔地漏出孩子對生活的恐懼內心脆弱。總有一天,孩子離開的庇護會變的那么滄桑無力。
不要以愛的名義去傷害孩子的成長,不要以愛的名義控制的思想,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想自己所想的。有個電視劇這說一個故事,笨鳥分為三種,第一種選擇:先飛。第二種選擇:跟著別人后面飛(或者一起飛)。第三種:不飛了,留在窩里生個蛋,把希望寄托給下一代。
在孩子教育上,父母需要做哪種笨鳥呢?這個只有自己選擇。自己領悟其中的含義。
愛,是一把萬能鑰匙。可以打開孩子很多的夢想和遠大的理想,父母應該主動支持孩子,幫助孩子,實現孩子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愛的反義詞是貪:什么貪,就是占有孩子,控制孩子實現自己的目標,享用孩子成長,來實現父母在眾人面前吹牛逼的一個態度。大家說認同這個觀點嗎?
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請關注公眾微信號:yingz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