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低質量碳水指的就是那些營養成分少,含糖量和淀粉量過高的一類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有很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食用。
比如說白面粉和加工糖之類的,這些食物在加工的過程當中,損失了許多的營養素,比如麥角質和礦物質,主要成分是簡單糖和淀粉,可以被迅速消化和吸收。
白面粉來源于小麥,但是磨成白面粉后丟失了麥麩和麥芽糊精等營養成分,剩下的主要是淀粉。白米同理,磨成白米后丟失了米糠中的營養物質。食糖在加工過程中僅保留了葡萄糖和果糖,其他營養素全部丟失。
這些低質量碳水化合物給身體帶來的只有熱量,但幾乎沒有其他營養素。它們在消化時可以迅速釋放出大量葡萄糖進入血液,導致血糖和胰島素急劇飆升,但隨后又迅速下降,這會使血糖的含量處于一個不穩定的狀態,對人的身體造成不小的傷害。
但是高質量的碳水,如全麥面粉、豆類和非淀粉蔬菜等,這些食物中的纖維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十分高,并且消化吸收的速度適合人體的消化,不會讓食用者的血糖產生大幅度的波動,并且這些營養素同樣有利于健康。
所以低質量碳水化合物和高質量碳水化合物相比,前者只有熱量而無營養,消化速度快,易引起血糖波動,對健康有害;而后者不但有豐富營養,還有助于穩定血糖,這才是我們需要鼓勵的碳水化合物來源。限制低質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多攝入一些高質量的碳水,才能使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
其過多攝入會帶來以下危害:
1. 血糖波動和胰島素抵抗。過多的攝入會導致血糖產生大量的波動,這種反反復復的不穩定波動將會使得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這將會大量提升患上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的風險。
2.血脂異常。若是低質量碳水攝入過多導致胰島素抵抗,將會使得脂肪大量堆積,且是堆積在肝細胞和血管等關鍵部位,導致高甘油三酯血癥、低HDL膽固醇血癥,大大增加動脈硬化的概率。
3. 非酒精性脂肪肝。對胰島素的敏感降低和高胰島素血癥會使得體內的脂肪大量的向肝細胞轉移,這就會導致脂肪肝的產生,若是程度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4.心血管疾病。血糖波動、胰島素抵抗、血脂異常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都會加速動脈硬化,會使得患某些疾病的概率大幅度上升。
5.失眠、焦慮。血糖波動會影響腦內化學物質如血清素的分泌,引起情緒和睡眠問題。
6.免疫力下降。血糖失控會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降低機體免疫力。
所以,攝入過多低質量碳水化合物不但無法帶來營養,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引發和加重許多慢性病和并發癥。限制其攝入,轉而選取高質量碳水化合物,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關鍵一步。
如果要控制其攝入,我們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 減少白面粉和白米的攝入。減少或不吃白面包、面條、皮餅、煎餅等,選擇全麥品種。選擇糙米、紅米和雜糧代替白米。這些全麥全粒食物有助于穩定血糖和提供更豐富的營養。
2. 限制糖和甜食的攝入。盡量不要添加糖到茶和咖啡中,避免吃糖果、巧克力、糕點、糊狀物等。這些食物中的糖幾乎都是添加糖,沒有營養,易引起血糖波動。使用天然的食物來增加甜味,比如說一些蔬菜和水果等等。
3. 蔬菜和蛋白質攝入量。蔬菜是十分有營養的一類食物,在多吃蔬菜的同時多增加高質量蛋白質食物的攝入,如豆類、豆制品、魚和海鮮等,這些食物富含營養,有助于平衡血糖。以三菜一湯或飯間的小菜形式增加蔬菜攝入。
4. 制定常規生活。保持正常的飲食時間和定期運動,幫助穩定血糖。定期監測體重和腰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定期體檢也有助于發現代謝問題的早期信號。
5. 避免精致碳水化合物。減少攝入那些消化速度快的精細的碳水,比如說白面、糖和米糊等。多多選擇那些營養含量高,消化較為緩慢的食物食用,如全麥面包、蔬菜、豆類、蕎麥面等。
通過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低質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改善飲食結構,預防和改善與血糖升高相關的健康問題。但這需要長期堅持,并根據個人情況定期調整,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比低質量的碳水化合物,高質量的碳水化合物要更加健康。像是全麥食物、豆類、根莖類蔬菜這樣的食物,就屬于高質量的碳水,它們的升糖指數和胰島素指數較低。這意味著食用這些食物不會導致血糖和胰島素的劇烈波動,不會像白面包或糖果那樣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血糖濃度。
全麥食物由于富含糊粉和纖維,這些食物在人體消化吸收較為緩慢,對人體血糖濃度的影響比較小。全麥面粉比白面粉更加健康,對于血糖的影響要更加微小。豆類和根莖類蔬菜如豆角、胡蘿卜和甜菜根同樣屬于低升糖指數食物,它們中的碳水化合物被纖維和其他物質包裹,消化吸收需要更長時間,不會產生血糖飆升的效應。
常食用這些高質量碳水化合物而非低質量碳水化合物,有助于身體慢慢而平穩地釋放并利用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不會因為血糖的劇烈升高而引起胰島素大量分泌,這種漸進的糖代謝過程有利于身體各組織器官相應較為平穩地工作,不會像血糖驟升驟降那樣造成代謝紊亂和機體的應激反應。
由此可見,選擇高質量碳水化合物,少吃低質量的碳水化合物,才能使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更加強壯。
一般來說,低質量的碳水化合物中含有大量的糖,這會使得食用者身體中的血糖產生大幅度的波動,也會使得食用者的胰島素量變得極其不穩定,這種代謝紊亂狀態與肥胖、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相關性最高。
多項隊列研究和臨床試驗發現,攝入更多的白面包、白糖等精細碳水化合物的人群,肥胖、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較高;而更多食用全麥制品、豆類的人群,上述疾病的發生風險較小。
相反,富含高質量碳水化合物、高纖維素的飲食模式可以產生益處。例如,一份研究發現,在同等熱量攝入下,以全麥為主的飲食組與白面包組相比,前者的體重增加和腰圍擴大顯著下降。
另一研究也表明,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飲食可以使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的血糖控制力顯著提高,頸動脈內膜中度厚度減少近一半。
綜上,減少低質量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精細糖和白面粉的攝入,轉為選擇高質量碳水化合物和高纖維膳食模式,可以有效降低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發生風險,是建立健康飲食的關鍵所在。減少低質量碳水化合物,擁抱天然和高纖維食物,這是值得推薦的預防和干預策略。
低質量碳水化合物如白面粉、白米和加工糖等,營養成分缺乏,但熱量高,消化吸收迅速,會導致血糖和胰島素急劇飆升,然后急速下降,引起血糖波動,這會加速血管老化,損害臟器功能,增加許多慢性病的風險。
過多攝入低質量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肥胖、代謝綜合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其他健康問題。它們的危害不亞于高脂飲食,但卻常被人忽視。要防治和控制上述疾病,關鍵是限制低質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選擇高質量碳水化合物、充足的蔬菜和高質量蛋白質來源。
要控制低質量碳水化合物,可以選擇全麥食物代替白面和白米,少吃加工糖和糖果,增加蔬菜和高質量蛋白質食物的攝入,保持正常的飲食時間和定期運動,監測指標并定期就診。這需要個人的努力,并持之以恒,但收效最為顯著。
健康生活從良好的飲食結構開始。限制低質量碳水化合物,選擇高質量碳水化合物,加上適量的脂肪和高質量蛋白質,再配合運動,可以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改善許多慢性疾病,促進身體健康。這比單純減脂更為重要,效果也更為持久。
要提高生活質量和壽命,就應重視對低質量碳水化合物的限制,轉變為以高質量碳水化合物、蔬菜和高質量蛋白質為主的健康飲食。這是改善公共衛生,減輕社會負擔的關鍵所在。健康生活從我做起,從正確認識低質量碳水化合物的危害開始。
參考文獻:
[1]云無心.低質量碳水化合物比脂肪傷害性大嗎[J].生命與災害,2021,No.270(11):34-35.
[2].“低質量”碳水,比高脂飲食更可怕[J].食品工業,2021,42(05):447.
[3]董超. 碳水化合物不是糖友之敵[N]. 保健時報,2022-09-29(003).
[4]陳湘.精準攝碳 把碳水化合物變成強有力的增肌減脂利器[J].健與美,2022,No.401(09):17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