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個民族的起源之47——蒙古族
蒙古族如何起源?她到底是起源于匈奴?還是起源于室韋?
大家好,我是孩子的百科。
一、人口分布
蒙古族是個跨境民族,外蒙古有大約280萬左右,俄羅斯有大約100萬,日韓、美國、部分歐洲國家也有少量蒙古族。
我國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河北等省,此外寧夏、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也有散居和少量聚居。總人口數量為6290204人。
二、民族起源
蒙古族的起源有東胡說、突厥說、匈奴說、東夷說等,目前仍有爭議,主流比較認同東胡說。不過需要說明,這些說法都是針對蒙古族的主體族群而言,因為蒙古族依然是一個多族群融合后形成的民族,基因檢測結果表明,蒙古族的基因遺傳主要來源于東亞和中亞的古代人群,而蒙古族的古DNA是古東北亞和東亞血統的融合,另外也有少量西方血統。
孩科以東胡說為基礎,結合近些年的最新研究成果,整理出蒙古族的大致起源路徑,供大家參考。
先秦時期,東北地區從東向西依次生活著肅慎、夫余、東胡等族群。東胡是眾多少數民族部落的統稱,因為古代稱北方少數民族為“胡”,東胡處于匈奴的東面,所以稱為“東胡”。東胡歷史悠久,有學者將其歷史向上推到白狄,又再向上推到山戎,不過證據不足,沒有定論。
東胡在戰國之前就十分活躍,到了秦朝時期,東胡實力進一步增強,連匈奴都畏懼三分。據史料記載,東胡曾以武力為脅迫,向匈奴勒索美女、錢財等。但是,東胡的部落聯盟十分松散,凝聚力不強,所以很快衰弱。
公元前209年,東胡被匈奴所滅,分化出許多族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烏桓和鮮卑。被迫向北遷徙的一部分和原先的夫余、肅慎等族群長期共同居住,逐漸融合,形成室韋和靺鞨。
室韋的漢文文獻記錄,從5世紀到11世紀,歷經6個世紀左右的時間。其主要部落有大室韋、深末怛室韋、南室韋、北室韋和缽室韋。這五個主要部落下面,又有許多的小部落。在大室韋的眾多部落中,有一支小部落,稱為“蒙兀室韋”。
大約公元7世紀前,蒙兀室韋已經生活在如今額爾古納河流域,大概在額爾古納河與黑龍江交匯處以東的森林地帶。
公元840年,回鶻汗國被黠戛斯攻破,草原出現權力真空,蒙兀室韋和其他室韋部落便逐漸向西遷徙,進入草原。
十世紀前后,蒙兀室韋已經到了鄂嫩河上游,不爾罕山和克魯倫河一帶,不爾罕山就是如今的大肯特山。
到公元12世紀,蒙兀室韋已經散布在如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等河流的上游以及肯特山以東地區,并且分化出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部落。
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草原各部,建立大蒙古帝國后,用新的千戶制體系分封人口。因此東北和蒙古草原上的各族群,以及西伯利亞的部分游牧部落被同化,成為蒙古國的一部分。這些如塔塔兒、克烈、乃蠻等其他族群,占據當時蒙古國人口的一半左右,他們被瓜分到各個千戶之中。這些族群包括草原游牧和森林狩獵兩類,他們雖然族屬不同、社會發展不平衡、方言各異,但是最終在統一的政權之下,逐漸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經濟基礎、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的民族共同體——蒙古族。
在沙俄的策劃下,1911年外蒙古宣布獨立,到1961年外蒙古加入聯合國,至此,雖然當時的國民政府以及后來新中國都沒有承認,但是外蒙古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了。
三、語言文字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蒙古語,屬于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科爾沁四種方言。
有自己的文字,蒙文,蒙文大致有三種。
第一種是1204年乃蠻部的塔塔統阿被成吉思汗收歸后,在回鶻字母的基礎上創制的,稱為傳統蒙古文。
第二種是1269年,元朝忽必烈時期,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第五代祖師八思巴,也是元朝國師,他在古藏文字母的基礎上創制的新蒙古文字,稱為八思巴文。
第三種是1648年,衛拉特高僧札亞?班智達在傳統蒙古文的基礎上進行修改,能更加準確地表達衛拉特方言,這種文字稱為托忒蒙古文。
如今我國內蒙古地區仍采用傳統蒙古文,外蒙古從1945年開始,轉用以西里爾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稱為新蒙文。
四、民族印象
蒙古族是個能歌善舞、英勇善戰的民族。抬腳、提肩、劃圓,蒙古族人跳著跳著,就仿佛一只雄鷹,他們以駿馬為翅膀,伴著雄渾悠長的歌聲,穿過草尖、穿過羊群、穿過白云,自由自在地翱翔在寬廣遼闊的草原之上。
好了,蒙古族的內容到這里就全部結束了,歡迎批評指正,我是孩子的百科,我們下期聊聊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