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賈里國家公園(Pendjari National park)位于貝寧西北部,北面毗接布基納法索的阿爾利國家公園和尼日爾的W國家公園,彭賈里國家公園成立于1961年,1986年成為生態圈保護區,占地2,755平方公里,是該國最大的動物保護區,其環境屬于稀樹草原和林地,但靠近熱帶雨林地帶,所以植被較為茂密,有點像非洲東南部的林地環境,在戰亂局勢和自然環境破壞較為嚴重的西非地區是一塊珍貴的野生動物保護地,其許多西非代表物種也大多完整存在于此,特別是該處稀有的明星動物塞內加爾獅、西非獵豹和西非野狗。
先介紹貝寧所處的位置為非洲西部沿海:
彭賈里國家公園則位于該國西北部,北面毗接布基納法索的阿爾利國家公園,成為西非最大的生態保護圈之一。
彭賈里國家公園的雄獅,屬于塞內加爾獅亞種,短鬃毛是其重要標志。
該公園的獅子數量估計只有幾百頭,保護現狀良好,很少受到人類活動的侵蝕,和北邊的阿爾利國家公園接壤,雄獅可以自由出入這兩個地區。
下面貼幾張塞內加爾雄獅的帥圖
雖然鬃毛較短,體型也不如南部的親戚,但雄性的軀干和四肢還是很粗壯
難得一見的西非的雄獅聯盟 兩兄弟可能是該處的地主雄獅。
雌性塞內加爾獅感覺比南部和東部的亞種更纖細,下腹和四肢的斑點更淺。
可愛的小獅子,希望它們的明天還能如此快樂自由。
完整的塞內加爾獅群,圖中有一頭雄獅,兩頭母獅,三頭亞成年小獅子,還有兩頭幼獅,西非的獅群規模都很小,一般只有2-3頭母獅。
西非獅捕獵的畫面,這頭雄獅壓低身子潛伏靠近準備伏擊兩只疣豬。
茂密的植被地形,給母獅靠近獵物提供了足夠的掩護,這頭母獅正準備繞道追捕一頭西非馬羚。
母獅嘴里叼著它的戰利品 一頭小疣豬。
母獅帶著幼仔追擊著該公園最常見的獵物——西非赤羚(布法羅赤羚)
巡邏領地的獅王,還是那句話,雖然鬃毛稀松但它們依然是這片土地的擁有者。
西非的象群,感覺象牙沒有南非和東非的粗,一些個體顏色更偏黃。
西非的鱷魚,色彩似乎比尼羅鱷更淺,體型更小些。
該公園的西非水牛群,最大特征是褐色和黃褐色的雌性與小牛。
部分成熟的公牛的喉部到下腹部也是黃褐色,角較短,沒有南非水牛那種向下彎曲勾起的形狀。
該公園還有少量珍貴的西非獵豹,相比東非和南非的亞種顯得毛短而色淺,斑點更小。
非常罕見的西非野狗,該種群已經非常稀少,僅有幾百只,毛色和其他地方有些差異。
全非洲的鬣狗基本都差不多外觀,但該公園的鬣狗種群似乎也不如其他地區龐大。
西非的疣豬。
因為沒有找到彭賈里國家公園的花豹和長頸鹿的圖片,所以沒貼出來,非洲幾乎一個區域的動物都有各自不同亞種,下面貼一些西非特有的牛科食草動物。
西非馬羚,不同于東部和南部的親戚,它們的臉更黑,毛色更暗,是西非數量較多的大型羚羊。
麋羚的西非亞種,也是麋羚中最大的亞種之一,非常粗壯高大,角比杰克遜亞種短許多,毛色更暗。
轉角牛羚西非亞種。
赤羚西非亞種,也稱作布法羅赤羚,是西非稀樹草原數量最多的中型羚羊,生態地位相當于黑斑羚,是獵豹野狗和鬣狗的主食。
藪羚中非亞種,最大的特征是軀干有兩道橫紋與豎紋交叉。
西非的北水羚,幾乎和東非的種群沒區別,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