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蘭羚羊,又名巨羚、大羚羊,分布于非洲東部、南部。伊蘭羚羊名字中的“伊蘭”來自荷蘭語,意思是駝鹿。當初荷蘭殖民者來到開普省看見如此巨大的野生動物時,就用這個名字稱呼它們。
最早在1766年由彼得·西蒙·帕拉斯命名(Peter Simon Pallas)。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動物綱 Mammalia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牛科 Bovidae
屬:巨羚屬 Taurotragus
種:伊蘭羚羊 T. oryx
雄性體長240-345厘米;肩高150-183厘米;重量400-940公斤;
雌性體長200-280厘米;肩高125-153厘米;重量300-600公斤;
尾長50-90厘米。
伊蘭羚羊,雌性呈黃褐色,雄性較為深色,有一點藍灰色,也有一些兩側有白色斑紋。
雄性前額的毛發很密,喉袋很大。
雌性及雄性都有角,角長43-66厘米。
伊蘭羚羊棲息在南部非洲的遼闊平原及非洲大平原的山腳。它們吃草、樹枝及葉子。
它們是晨暮活動的,但在太陽照射強烈的時候則不太活動。
一個伊蘭羚羊的群體一般有30-80只,有些甚至超過400只。它們會根據自身需要而加入或脫離某個群體。伊蘭羚羊是跑的最慢的羚羊,最快的速度是40公里/小時,通常為22公里/小時。
雄性的體型及力量一般足以對抗掠食者,但雌羊則較易受到攻擊。
伊蘭羚羊的掠食者包括獅子、斑鬣狗、非洲野犬及獵豹。
伊蘭羚羊繁殖季節發生在雨季,例如在贊比亞繁殖的高峰期就發生在7-8月份。雌性孕期262-270天,每胎產1仔。雌性性成熟2-3歲,雄性性成熟4-5歲。
野生伊蘭羚羊壽命15-20歲,人工飼養的壽命可達25歲。
伊蘭羚羊分布于非洲東部、南部,包括:博茨瓦納、布隆迪、剛果、埃塞俄比亞、肯尼亞、萊索托、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盧旺達、南非、蘇丹、斯威士蘭、坦桑尼亞、烏干達、贊比亞、津巴布韋。
伊蘭羚羊面臨的威脅
棲息地面積的萎縮、人類的狩獵和因肉質鮮美而遭到的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