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史軍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志
我們經常能見到不少植物,它們有著“動物名”,比如說花店里的插花明星鶴望蘭,整個花序就像是鶴的腦袋;再比如說,鳶尾的名字來自它們像鳥尾巴一樣的花朵;還有金魚草,它們的花朵活脫脫的就是鼓著大眼睛的金魚。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種植物也有類似的名字,它就是水鬼蕉。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會有點懵圈,明明要說一個跟動物有關的名字,為啥出現了水鬼蕉這個名字?其實,水鬼蕉確實有一個跟動物有關的名字,那就是蜘蛛蘭。
(圖片來源/PPBC 攝影/區崇烈)
水鬼蕉還是蜘蛛蘭
如果我們看到水鬼蕉的花朵,自然就會明白這個名字的來源,那個張牙舞爪的花朵,可不就是蜘蛛的樣子嗎?只不過水鬼蕉的花瓣裂片的數量只有6片,與蜘蛛相比還差著兩條腿呢。
水鬼蕉張牙舞爪的花朵(圖片來源/PPBC 攝影/魏澤)
正是這種6片裂片,6個雄蕊,3個心皮的基本花朵結構,讓水鬼蕉有了石蒜科植物的身份。水鬼蕉雄蕊的花絲在花朵基部,聯合形成了一個像小杯子一樣的結構,這也成為識別水鬼蕉花朵的一個重要特征。
水鬼蕉像杯子一樣的結構(圖片來源/PPBC 攝影/周洪義)
水鬼蕉的家族并不大,隸屬于石蒜科水鬼蕉屬的植物大概有70多種,主要的原生地在美國南部到南美洲北部一帶。不過,水鬼蕉花朵奇特,并且適于在熱帶和亞熱帶區域廣泛種植,在16世紀被歐洲殖民者帶到歐洲和非洲之后,很快就擴展開來,成為重要的綠化和觀賞植物。
至于說水鬼蕉這個名字,是因為水鬼蕉比較喜歡潮濕的環境,水邊是再合適不過了,再加上它們詭異的、白色觸須一樣的花瓣讓人不自覺地產生了鬼怪聯想,于是就有了“水鬼蕉”這個名字。
既不是蕉,也不是蘭
雖然水鬼蕉名中有蕉,而蜘蛛蘭名中有蘭,但是它們跟各種蕉和蘭都沒有關系。在植物的中文名世界里,蕉和蘭是使用頻率特別高的字眼。香蕉、芭蕉、美人蕉、朱蕉、赫蕉、水鬼蕉,這些植物都屬于不同的科屬,只不過在葉片的形態上與芭蕉有幾分類似,所以就得了“蕉”這個稱謂。
水鬼蕉的葉片形態(圖片來源/PPBC 攝影/田琴)
至于說“蘭”這個名稱的使用,更是廣泛,吊蘭、玉蘭、君子蘭、蜘蛛蘭、山菅蘭通通都不是正統的蘭花(蘭科植物)。因為蘭科植物的特征異常明顯——那就是合蕊柱和成塊的花粉。雖然在一些姜科植物中,也有雌蕊和雄蕊合生的情況,但是合蕊柱再加上打包成塊的花粉,那就非蘭科植物莫屬了。
蘭科植物具有明顯的合蕊柱(圖片來源/PPBC 攝影/周洪義)
純正的石蒜科植物
水鬼蕉還有一個有趣的英文名字“spider lily”,但它并不是百合科植物,而是純正的石蒜科植物。
同絕大多數石蒜科植物一樣,水鬼蕉的雄蕊都是張牙舞爪的模樣,它們會伸出花瓣很遠,并且盡可能與雌蕊的柱頭保持距離。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盡可能地減少自花授粉。原來,昆蟲沖向花朵的時候,最大可能是先觸碰到雌蕊的柱頭,為雌蕊授粉之后,才會帶著蹭在身上的花粉離去,為下一朵花提供授粉服務。
水鬼蕉子房長在花瓣的下方(圖片來源/PPBC 攝影/徐克學)
有意思的是,水鬼蕉的主要繁殖方式卻是自花授粉和用鱗莖來繁殖。這其實是植物演化過程中的另一種策略,“有總比沒有好”。因為在自然條件下,傳播花粉這種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動物的配合,而傳粉動物又是不太靠譜的伙伴,一旦缺少傳粉者,勢必對種群繁衍造成巨大影響。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很多植物并不會拒絕自花授粉,它們甚至會像豌豆那樣完全依賴于自花授粉產生后代。
最后,如果你想種植水鬼蕉,請注意:水鬼蕉通常喜歡隱蔽一些的環境,在遮陰條件下會長得比較好。另外,相對于緊實的土壤,水鬼蕉更喜歡松散的碎石土壤。當然,這些的前提是一定要保證溫暖的條件,畢竟水鬼蕉并不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