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后改姓元),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北魏的第六位君王。生于皇興元年(公元467年)八月,3歲時被立為皇太子,5歲時,獻文帝退位自稱太上皇,把皇帝之位禪讓給了他。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六月,馮太后毒死獻文帝,臨朝稱制,當時拓跋宏年方10歲。
一代雄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在剛被立為太子時,按照子貴母死之制,馮太后賜死了他的親生母親李氏,還誅戮了李氏全族。拓跋宏終生都不知自己的親生母親是誰,他自幼在馮太后身邊長大,視祖母如親生母親一般。拓跋宏秉性孝謹,政事無論大小,每每都是先請示馮太后。
馮太后生前對拓跋宏一直非常嚴厲,曾在寒冬季節,將拓跋宏幽禁在空房子里,三天不讓他吃飯,并一度打算將他廢去。幸虧諸朝臣們激烈反對,才將他放了出來。后來又遭權閹暗中讒構,被馮太后不分青紅皂白施加杖刑。
北魏馮太后
雖然拓跋宏對馮太后的嚴苛和所作所為時有不滿,但他生性仁孝,對馮太后依舊懷有極深的感情。
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九月,年僅49歲的馮太后離開了人世。此時已23歲的孝文帝拓跋宏悲痛萬分。等到馮太后的喪期過去之后,拓跋宏還是整日不住哭泣。
司空穆亮進諫說:“天子以父為天以地為母,兒子悲哀過甚,父母必定不悅,今年冬天極寒,想必是陛下過哀所致,愿陛下穿平常的衣服,吃平常的食物,以使天人和諧。”
拓跋宏卻下詔辯駁說:“孝悌至行,無所不通。現在天氣反常,是因為誠心不夠,你所說的話我不理解。”
孝文帝畫像
拓跋宏堅持為馮太后守孝三年。守孝期間,不食葷腥,禁絕酒色。
孝文帝結廬守孝六個月后,終于在大臣們的再三懇請下,離開了草廬,移住偏殿聽政。三年守孝期間,孝文帝完全按喪禮行事,不曾茍且。文武百官和后宮女子都對之無不深為敬佩。
孝文帝是一個胸懷大志,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親政之后,整頓吏治,改革官制,頒布均田令,改革國家稅制和租調制度,并全面推行漢化改革。一是遷都洛陽,二是禁止胡服,改穿漢人服裝,三是讓胡人學說漢話。
北魏孝文帝遷都地圖
漢化改革遭到了大多數朝臣貴族的一致反對。孝文帝力排眾議,率先改姓為元,又帶頭穿漢服。然后,頒令天下“三十歲以上的聽其自便,三十歲以下的,一律改習漢語和中原正音,官民改穿漢人衣冠,概莫能外。否則一律重罰,朝官違禁罰其俸。” 最后終于推動了改革的進程。
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促使鮮卑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得以大幅度發展,同時還緩解了民族隔閡,史稱“孝文帝中興”。
但就是這樣的一代雄主,卻奈何不了自己最為寵愛的皇后馮妙蓮,被馮妙蓮紅杏出墻、穢亂后宮的丑行氣得死去活來。
最初,孝文帝寵愛的是長子拓跋恂的母親林氏。馮太后要立拓跋恂為太子,但仍要按宮中慣例,殺死太子的母親林氏。孝文帝對林氏非常寵愛,因此請求馮太后不要殺死林氏,并堅持要立林氏為皇后。然而,馮太后出于政局和自身權力考慮,執意賜死了林氏,這讓孝文帝心灰意冷,對于選皇后一事再也不管不問,一切全憑馮太后作主。
而馮太后自然有自己的考慮。
馮太后影視劇照
馮太后的哥哥馮熙所娶正室夫人是文成帝拓跋浚的姐姐博陵長公主,若按輩分來算,是孝文帝的祖姑,博陵長公主為馮熙生下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名叫馮媛的女兒。
馮熙還有一個小妾常氏,也先后為馮熙生下了兩個女兒:長女馮潤,小名妙蓮,次女馮姍。
馮太后為了在后宮培植自己的勢力,以便馮氏家族能夠永享尊榮,就打算從哥哥馮熙的女兒中挑選一個做孝文帝拓跋宏的皇后。按照禮制,把正室博陵長公主的女兒馮媛選為皇后最為合適,只是當時她才13歲,年紀尚小。于是馮太后就先將馮妙蓮、馮姍送入了后宮。
孝文帝很喜歡這一對姊妹花,尤其是寵愛姐姐馮潤馮妙蓮。
馮妙蓮非常有心計,她得知孝文帝喜歡吃鵝掌,就潛心精研鵝掌的制作方法;得知孝文帝喜歡音樂和文學,她便在這方面狠下功夫。總之是想出了各種方式吸引孝文帝。
孝文帝也果然對她們非常著迷,剛入宮后便封她們為貴人。孝文帝每日出入這兩姐妹的宮室,對她們寵愛至極。
馮妙蓮
可惜好景不長,馮氏姐妹入宮后的第三年,災難接踵而至。先是妹妹馮姍難產而死。緊接著是馮妙蓮身染咯血重癥,一病不起。這讓孝文帝非常傷心,
眼看馮妙蓮的病越來越沉重,馮太后只好把馮妙蓮送出宮外,到馮府的家廟里做了尼姑,安心養病。
馮妙蓮出宮不久,馮太后又把哥哥馮熙正室所生的女兒馮媛接進內宮做了孝文帝的妃子。
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為馮太后服喪期滿以后,遵從馮太后遺愿,冊立馮媛為皇后。
馮妙蓮在家廟養病期間,馮府為他請了一個名叫高菩薩、又名高羅漢的醫生為她治病。兩人很快茍且在了一起。等到馮妙蓮的病康復之后,高菩薩依然以看病為由,與馮妙蓮經常私通。
馮妙蓮影視劇照
孝文帝本來就非常寵愛馮妙蓮,當他得知馮妙蓮的病已經完全痊愈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把她迎回后宮。
馮妙蓮從高菩薩那里,還學會了配春香春藥,尤其是能配制一種叫肌香丸的春香,放在肚臍深處,香味飄逸,令人心醉,而從外面又看不出來。
孝文帝對馮妙蓮此次回宮后通體奇香感到非常奇怪,就追問馮妙蓮原因。
馮妙蓮蒙騙孝文帝說,是因為她大病之后,渾身脫了一層皮,從那以后,身上便有了奇香。孝文帝還真輕信了馮妙蓮的謊言,從此對她更為寵愛。不久之后,便封馮妙蓮為左昭儀,在地位上僅次于皇后馮媛。
馮妙蓮從此寵冠后宮,于是便恃寵而驕,盡管皇后馮媛是自己的同父異母妹妹,但她卻時常在孝文帝面前說馮媛的壞話,其目的就是取代馮媛的皇后之位。
而皇后馮媛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人,在孝文帝全面推行漢化改革之時,她拒不穿漢服、不說漢語。孝文帝對此深為不滿。馮妙蓮不僅不為妹妹講情,反而乘隙在孝文帝面前對妹妹馮媛大加詆毀。
在馮妙蓮的挑撥下,孝文帝對馮媛更為惱恨,沒過多久就下旨把她廢為庶人,讓她遷居宮中瑤光寺為尼。
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孝文帝領兵南征。在離京之前,把馮妙蓮立為皇后。馮妙蓮終于如愿以償。
馮妙蓮與孝文帝影視劇照
孝文帝在外領兵征戰,耐不住寂寞的馮妙蓮就讓心腹中常侍雙蒙偷偷將高菩薩假冒太監引入后宮,任宮中執事。
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兩人的丑行很快就傳遍了后宮。
宦官劉騰看不過去,就從洛陽宮中匆匆來到前線軍中,將皇后馮妙蓮與高菩薩的丑行密報給了孝文帝。但孝文帝聽了卻不大相信。
然而,率軍在外的孝文帝畢竟擔心后院起火,最后憂思成疾,病倒在汝南。得知孝文帝病重的消息后,馮妙蓮更加肆意妄為,竟公然和高菩薩同榻而臥。皇后的丑行,弄得后宮烏煙瘴氣,但誰也不敢言語。
直到皇妹彭城公主從洛陽趕來,向孝文帝再次密報了皇后在宮中的丑行,孝文帝才不得不接受皇后失德的現實。
彭城公主起初嫁給了南陽王劉昶之子,但丈夫卻早早亡故。馮妙蓮有個同母弟馮夙,看上了年輕守寡的彭城公主,于是就向皇后馮妙蓮央求,讓她從中做媒娶彭城公主為妻。這事本來孝文帝也同意了,但彭城公主卻看不上馮夙。知道了馮皇后在后宮的穢行之后,更不愿嫁給馮夙。
馮妙蓮一看如此,就趁孝文帝遠征生病,無暇顧及后方之機,逼嫁彭城公主。
在被逼無奈之下,彭城公主只好帶幾個隨從冒雨趕到汝南向孝文帝求救,同時告發了馮氏穢亂后宮的丑事。
北魏孝文帝劇照
孝文帝聽了之后急怒攻心,病情更加沉重。
但為避免打草驚蛇,孝文帝拓跋宏就暫時隱忍下來,封鎖了這個消息。
得知劉騰與彭城公主到前線告狀的事情之后,馮妙蓮驚恐萬分,她趕緊把高菩薩送出宮外,并向母親常氏求助。常氏和馮妙蓮母女二人狗急跳墻,經過一番商議之后,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求托女巫,詛咒孝文帝速死,并圖謀另立少主臨朝稱制。此事又被小黃門蘇興壽暗中密報給了孝文帝。
馮妙蓮還多次派心腹雙蒙到軍中以探望孝文帝之名刺探消息,孝文帝則假裝對宮中之事毫不知情。
等到病情稍微好轉之后,孝文帝拓跋宏經過一番周密安排,神不知鬼不覺地突然回到洛陽,并派人立即捉拿到了高菩薩、雙蒙等人。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孝文帝剛一入宮,馬上命人對高菩薩、雙蒙嚴刑拷打,兩人經受不了皮肉之苦,就一五一十地把皇后馮妙蓮在宮中的丑行,以及求助女巫詛咒孝文帝早死等事全都抖摟了出來。
剛剛大病初愈的孝文帝聽了之后,氣得差點昏了過去,他命人將高菩薩拘到室外,然后召馮妙蓮進來審問。
馮妙蓮進來后,一看到孝文帝拓跋宏,早嚇得面如死灰。孝文帝令宮女搜檢馮妙蓮的衣服,搜到了一柄小匕首。
孝文帝頓時大怒,喝令將馮妙蓮立即斬首。馮妙蓮痛哭流涕地不住叩頭求饒。孝文帝于是就命人將高菩薩等人押了進來,當面坦白與馮妙蓮之間的丑行,馮妙蓮聽了之后更是魂飛魄散。
孝文帝于是冷笑道:“現在你還有什么話可說?你老老實實交代,你和你的母親是怎樣用妖術來詛咒我的。”
馮妙蓮卻要求孝文帝屏退左右才能說實話,孝文帝滿足了她的要求,屏退了身邊之人,但內廷總管長秋卿白整擔心孝文帝的安全,請求留了下來。馮妙蓮還是不愿開口,孝文帝只好拿棉花塞住了白整的耳朵,并在白整身邊連喊了幾聲他的名字,看到白整完全聽不見,馮妙蓮這才開口將自己的丑事說了出來。拓跋宏聽了之后遏制不住滿腔的憤怒,將一口濃痰狠狠地唾在了馮妙蓮的臉上。
孝文帝召兩個弟弟彭城王元勰和北海王元詳進屋。當著二人的面指著馮妙蓮怒罵道:“這女人簡直是拿刀捅我的軟肋,我已經對她沒有絲毫情誼,你們只管好好拷問她。這賤人若是還有一點羞恥心,就該馬上自己了斷。”
彭城王和北海王走后,孝文帝余怒未息,仍要賜馮潤自盡,但馮潤依然是不住地嚎啕大哭磕頭求饒,孝文帝的心也漸漸被馮妙蓮哭軟了,念及以往的舊情,最后選擇寬饒了馮妙蓮。只誅殺了高菩薩了事。連馮妙蓮的皇后之位也遲遲沒忍心廢黜,仍然讓她幽居宮中。
由于孝文帝的寬厚仁慈,馮妙蓮僥幸逃得一死,雖然失去了孝文帝的寵愛,但后宮那些嬪妃們還照樣對她施以皇后之禮。
然而,厚顏無恥的馮妙蓮不僅對自己的丑行不思悔改,而且在宮中依然飛揚跋扈。當孝文帝派宦官向她傳旨之時,她撒潑使蠻地大罵宦官道:“我現在還是皇后,皇上有什么話應該當面跟我說,哪會用得著你們這些閹人轉達?”孝文帝聽聞此事后,氣得幾乎要昏倒在地。
孝文帝因馮妙蓮丑行羞憤交加,于公元499年三月再次南征時又病倒軍中,四月北返至河南魯山時駕崩,年僅33歲。臨死前,孝文帝仍不忘除掉馮妙蓮這一禍患,于是就把弟弟彭城王元勰召到身邊說道:“皇后不顧天理人倫,荒淫無恥,不守婦德,我死之后,恐怕她會干預朝政;等我一閉上眼睛,你立即傳我的遺詔,賜令她自盡而死,不過要給她另擇墓地,仍然以皇后的禮節安葬她。”
孝文帝病重劇照
孝文帝去世后,北海王元詳和長秋卿白整向馮妙蓮宣讀遺詔,并拿出藥酒令馮妙蓮自盡。但馮妙蓮貪生怕死,抗旨拒絕自殺,撒潑地喊叫道:“皇上是不會讓我死的,是你們要害我,這毒酒我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