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兩名清朝官兵】他們拿的武器看起來十分笨重,在熱兵器年代,這種武器怎么可能敵得過洋槍大炮。而且士兵看起來意志消沉,戰斗力讓人懷疑。所以在后來的甲午戰爭中,即使清軍裝備了堅船利炮,但是面對日軍,仍然是一敗涂地。
【圖為晚清時期的海盜和他們抓的肉票】這些海盜中,有男有女,裝備看起來也不錯,他們平時就靠在海上劫掠為生。說起清朝海盜,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鄭一嫂,她是清朝最有名的女海盜,手下有三四萬人,曾經俘虜過英國軍艦,最后被清政府招安。
【圖為幾名野外露營的清朝男子,地點位于山東煙臺】野外游玩,搭個小棚,席地而坐,好不愜意。
【霍元甲照片】他是著名的愛國武術家。霍元甲是鏢師出身,干這一行業必須要有真本事。國難當前,他挺身而出,先后在天津和上海迎戰西洋大力士,維護民族尊嚴。
【圖為騎自行車的清朝人】照片中的自行車和現在的自行車還是區別挺大的,輪子一大一小,還沒有車鏈條。中國最早的自行車是出現在上海,時間是1868年(同治年間),當時我們稱其為“洋馬兒”,最開始騎它主要是為了消遣娛樂。
【圖為清朝時期的肉販】他挑著擔子,流動叫賣,沒有固定的攤位。
【圖為清朝官員和外國人互相作揖,旁邊的隨從都跪在地上】這名外國人名叫奧古斯特·弗朗索瓦,中文名方蘇雅。他去過中國很多地方,接觸過各個階層的中國人,上至總督巡撫下至乞丐犯人,是一個十足的中國通。
【圖為光緒皇帝陵墓的施工現場】光緒帝于1908年11月14日意外暴斃,陵墓名稱為“崇陵”,是中國最后一個皇家陵寢。清崇陵于1909年開始動工修建,1915年才竣工。
【圖為路邊的土地廟】這名男子不知是在休息,還是在等貢品。圖中的土地廟有兩副對聯,外壁對聯寫的是:“噫敬我二老,好賜你三多”;內壁對聯寫的是:“公公一方公道,婆婆好片婆心”。土地廟外表看起來就是一個微型建筑,里面供奉著土地神,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土地的尊重與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