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富饒而又美麗的內蒙古位于我國北端邊界線處,它橫跨東北、華北和西北,既像一匹昂首疾馳的駿馬馳騁在祖國的北疆,又似一枚閃耀著寶石光輝的胸針佩戴在祖國母親的胸前,它充滿著濃郁的異域風情,也不失天遼地闊的壯美景觀。
世界上的蒙古民族主要都分布在蒙古國和中國境內,一條長長的國界線,北面是主權早已獨立的蒙古國,南面則是我國境內的內蒙古自治區,雖說二者在歷史上屬于同宗同源,但內蒙古和蒙古國在文化、風俗和經濟等諸多方面區別還是很大的。
2020年3月的時候,蒙古國政府正式發文表示要于2025年開始全面恢復使用回鶻式蒙古文,即俗稱的傳統蒙古文,并采取多項社會文字引領措施,以期最終實現蒙古國國內完全使用傳統的蒙古文。
有人不禁要問了,這蒙古文還有不同的區分嗎?恢復回鶻蒙古文后內蒙古人民和蒙古國人民在溝通交流方面會產生障礙嗎?
中古時期,出生在漠北斡難河上游地區蒙古族乞顏部落的鐵木真驍勇善戰,通過近20年的南征北戰后,他統一了蒙古諸部,并于1206年建制稱帝,成了大蒙古國的第一位皇帝,史稱'成吉思汗'。
為了能有統一的文字以便進行文化的傳承,成吉思汗命人仿效畏兀兒文字,創造了如今的回鶻式蒙古文。作為蒙古人的傳統文字,回鶻式蒙古文已經有了800多年的歷史了。
回鶻式蒙古文曾經是世界上所有蒙古族人使用的正式文字,可自從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之后,當政者便要求按照蘇聯的斯拉夫文字創造出一種新的蒙古文——西里爾蒙古文,從1946年開始使用的西里爾蒙古文至今仍然是蒙古國社會的通用文字。
歷史上,蒙古國也曾受西方文化之影響,出現了一些學者提議用拉丁字母來拼寫蒙語。而蒙古國獨立后,深受蘇聯的影響,就連政治和經濟等方面也多有依賴于蘇聯。
為了向蘇俄的文化表示親好,蒙古國所使用的西里爾蒙古文都用西里爾字母拼寫,還特意加入了2個新的符號來表示俄語中所不具備的元音。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基于西里爾字母所產生的文字可以將蒙文中易混淆的發音進行很好地區分,很好地實現了'怎么說就怎樣寫'。
西里爾字母各不相同,不容易被人們所誤讀,而且從左向右的橫寫習慣還非常便于文字排版、印刷,西里爾蒙古文對蒙古國文化、科學、教育的普及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無論是拉丁字母,抑或是西里爾字母,這些都不是蒙古族的傳統字符。雖說西里爾蒙文在現實應用方面的確要比傳統的回鶻蒙古文要簡練明了,
可對蒙古國來說,它卻是斯拉夫文化的一種入侵方式。現代蒙古國人如果想要弄懂其文化傳統典籍上面所記載的文字,還要依靠一些翻譯工具才能實現,這無疑造成了蒙古國本民族文化傳承方面的斷裂,聞者無不慨嘆唏噓。
1991年,蘇聯解體為15個獨立的國家,蒙古國由此而開始逐步擺脫蘇俄文化方面的侵襲和占領。首先,蒙古國國家議會經討論決定逐漸引領全國人民恢復使用回鶻蒙古文。此后,再度出臺相關法律要求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一律開設傳統的回鶻蒙古文課程,教材上印著回鶻蒙古文和西里爾蒙古文兩種文字。
2010年,蒙古國進一步規定,公文和信函只可以使用回鶻蒙古文來書寫、打印,某些證書上則須同時使用回鶻蒙古文和西里爾蒙古文。
2014年的時候,蒙古國國家議會再次決定要加快推廣及使用傳統回鶻蒙古文的步伐,蒙古國的大街小巷上,很多站牌、店面的牌匾已經都是傳統的回鶻蒙古文。如今,蒙古國再度決定要于2025年開始在全國全面恢復使用回鶻蒙古文。
在擺脫了蘇聯70年的控制之后,蒙古國開始了意識形態的重建,他們逐漸尋根溯源,將傳統蒙古族的文化和信仰、風俗重新尋回,表明了要徹底實現國家獨立自主的決心和毅力。
蒙古國決定全民恢復使用傳統的回鶻蒙古文,代表著正統蒙古文化的回歸,此外,這也是一種地緣政治上的傾向和'討好'。
因為中國的日益強大和追求和平正義的主張,令蒙古國不得不考慮如何更好地與中國發展深入又友善的邦交,畢竟與中國搞好政治交往和經濟合作,蒙古國只會深受裨益而不會有任何不利之處。
蒙古國地廣人稀,經濟發展緩慢滯后,恢復使用回鶻蒙古文后,更加有利于蒙古國和我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實現經濟一體化發展,增進兩國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我國和蒙古國的蒙古族人民將真真正正地實現語言相通、文化相通,在此基礎上,人文、科技等學術層面的互動和學習將更加頻仍、更為便捷。
現實生活中,蒙古國人民和中國境內的蒙古族人民在語言交流方面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因為使用的是同一種語言蒙語,即便某一方的口語上稍微有一點地方發音特點,但卻絲毫不影響雙方的理解和溝通。如今,蒙古國的官方文字也要實現'國際接軌'了,這更加有利于蒙古國對外開展國際間合作并更好地實現互利共贏。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要擁有自己的正統文化,這既是民族傳承的需要,也是一個民族自信心的源泉。蒙古國選擇恢復使用傳統的回鶻蒙古文,本身就意味著該國人民對歷史的尊重和對民族文化傳統的追溯和承襲,這是英明之舉,也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