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不少針對動物雜交培育的行為。而如今,隨著地球氣候變暖、環境的破壞,以及許多物種的減少,動物們為了生存和適應環境自然而然地發生了某些雜交的行為。通過今天的文章,小編整理了,在人為和非人為的情況下出現的7種奇怪的雜交動物品種。
斑驢是雄性斑馬和雌性驢雜交而成的品種,早在19世紀人類就已經又開始培育這種動物。起初培育它的目的是為了能夠運輸武器,并且培養一種更不易生病的坐騎。這種雜交動物通常是沒有辦法生育下一代的。
灰北極熊是北極熊和棕熊雜交而來的品種,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灰北極熊是因為氣候的變化而誕生的。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川的融化,使得北極熊的棲息地遭到了破壞,它們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最終在棕熊的棲息地遇到棕熊。
獅虎獸是雄獅和雌虎雜交而成的品種,最早據說是在19世紀的印度發生的雜交行為。獅虎獸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體重可達408公斤,長3米。它們的外觀結合了獅子與老虎的特點,行為上也是如此。例如,它們像獅子一樣善于交際,又像老虎一樣喜歡玩水。雖然獅虎獸的身體狀況很糟糕,但它們卻沒有失去生育的能力。
鯨豚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動物,它們由雌性寬吻海豚和雄性偽虎鯨雜交而來。它們罕見的原因在于通常不會自然產生,而人工培育很困難。如今已知的第一個鯨豚是在1985年在夏威夷培育出來的。大多數鯨豚都是無法生育的。
通常我們所說的雜交鬣蜥其實就是海洋和陸地鬣蜥雜交而成的,而且通常是由雌性陸鬣蜥和棲息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雄性海鬣蜥自然雜交而來的。這是因為海洋鬣蜥的主食海藻減少了以后,它們開始朝著陸地覓食,隨后與陸地鬣蜥產生了聯系而出現的情況。據說這樣的雜交鬣蜥結合兩種鬣蜥的優點,能夠在水里和陸地更好地找到食物。
很多人都知道騾子,但還有一種與其相似的動物叫驢騾。騾子是公驢和母馬的雜交,而驢騾是公馬和母驢雜交的結果。驢騾要比騾子罕見許多,也更小不少,但要更加結實。此外,它們同樣是無法生育后代的。
虎獅獸則是和獅虎獸相對應的另一種貓科動物。它是由雄虎和雌獅雜交而來的。同樣的,早在19世紀初期就已經有人開始人工繁殖這種動物了。它的體型比獅虎獸小很多,長大后僅有180公斤左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