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梁山好漢革命的背后:他們為何要上梁山
        “四大文學名著”其實是個人提出來的。這個人,就是明代的通俗文學家馮夢龍。


  李漁在給醉耕堂版《三國演義》寫序言的時候,曾經提到,馮夢龍認為明代有四大奇書,即《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金瓶梅》。這當然是他的個人意見,沒有“投票確認”。到了清代,《紅樓夢》出來了,有人認為《金瓶梅》寫性生活場面過多,是一部“淫書”,于是就把《金瓶梅》從“明代四大奇書”中抽出來,補上《紅樓夢》,并相應的將“明代四大奇書”改稱為“明清四大奇書”。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各大學文學院開講中國文學史,教授們繼承了這一說法,不過又把“明清四大奇書”改為“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并逐漸定型。


  可見,這一提法,只能說是個人意見或少數人意見,不是定論。正因為如此,后人加上《儒林外史》《鏡花緣》《封神演義》之類,又提出“八大名著”“十大名著”等等說法。


  就拿“四大文學名著”來說,因為內容不同,所以風格迥異:《紅樓夢》最善于寫情,不但寫了大觀園中“哥哥妹妹”的兒女情長,也寫了人生百態,被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三國演義》最善于寫戰爭和人際關系,是一部半文言的政治歷史小說,所有人物、故事,基本上都有所本,可以說是“九分真一分假”的樣板;《西游記》最善于寫佛道神仙和妖魔鬼怪,除了唐僧到西天——也就是印度去取經是實有其人其事之外,其余都是想象中的神話;《水滸傳》呢,是元代人根據當時流傳的話本、民間故事和戲曲連接起來改編而成的中國第一部長篇白話小說。


  《水滸傳》在我國白話文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可以說是一部影響了中國十幾代人思想認識的“奇書”。但是從它的社會影響來說,卻又不能算是一部好書。


  說它“奇”,不是指書中的人物生動、故事有趣、文字優美,而是指它的取材:在古今中外成名的長篇小說中,至今也只有這樣一部《水滸傳》,是以土匪強盜、地主惡霸以及各種壞人和鐵桿兒歹徒做主角,而且是拿他們中的多數人作為“忠義”的正面人物來鼓吹歌頌的。古今中外寫土匪強盜的小說并不少,但是極少有鼓吹歌頌的——除了是寫俠盜如羅賓漢和燕子李三之類。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怪事兒?這里面作者有許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動機和苦衷。


  正因為如此,《水滸傳》面世四五百年來,有人說它好,也有人說它壞:說它好的,強調宋江的投降是“忠君”的行為,把梁山泊眾“好漢”捧成英雄,連書名都從原來的《江湖豪客傳》改成《忠義水滸傳》《京本忠義傳》等等;說它壞的呢,又認為它顛倒黑白,把為非作歹的匪徒惡霸吹捧為對國家忠、對朋友義的英雄豪杰、好漢義士。從明代開始,歷代封建王朝就曾經多次以“誨淫誨盜”為由把它列為禁書,不許出版發行閱讀。即便解禁以后,民間也有“少不讀水滸”的說法。為什么呢?因為少年人思想認識單純,對是非好壞的分辨判斷力不強,容易拿書中某些人物的“霸道”和“匪氣”,當作“英雄業績”去模仿學習,從而產生負面影響。


  《水滸傳》并不是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的特點不是打斗,而是宣揚“俠意識”。“俠意識”的中心思想,就是不顧國家法律和習慣理念,只認“平”與“不平”。這里說的“平”,有“公平合理”的意思。至于說什么是“理”,那可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理念。因為“大俠”心中的“理”,是沒有條文可據的。其前提是基本上符合“天理人情”,為多數下層百姓所認同。因此,舉凡搶劫、強奸、仗勢欺人、無故殺人等等,都是“不平之事”。“大俠”們遇到了這種“不平之事”,下面的文章,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不是當場來一個大打出手,就是半夜里取走你的首級;為了替民除害,甚至可以連自己的性命都不顧。在貪官污吏橫行的年代,大俠們在“俠意識”的指使下行俠仗義,做了許多拯救危難的義舉。這樣的行為,官府大都不滿意,不準許,因為他破壞了權力的行使和法律的約束;但是老百姓是絕對歡迎的,因為他同情弱小,解救危難。盡管任何一個大俠都不可能推翻或改良當時的社會制度,也不能推動社會發展,有的俠客還做了某個“清官”的助手,但是他們在客觀上起了緩解百姓苦難的作用,對社會來說,應該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更不是某些自稱“無產階級文學的批評家”說他們“為維護封建社會起了幫兇的作用”。


  《水滸傳》這部書,主要宣揚的是“霸意識”,而不是“俠意識”。什么叫“霸意識”?簡單地說,就是“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甚至損人利己,不顧天理國法,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俠意識”能緩解百姓的痛苦,“霸意識”只能增加百姓的苦難。這就是兩者的分水嶺。


  當然,《水滸傳》里面,并不是一點兒“俠意識”也沒有。每個人都是“立體”的,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壞的一面。百分之百的好人或壞人,只在浩然的小說《金光大道》中有,生活中是沒有的。《水滸傳》一百單八將及其手下的嘍啰,來源非常復雜:有的是殺人放火的土匪強盜,有的是職業竊賊,有臨時起意搶劫的地主、教師、漁夫、游民,有開黑店賣人肉饅頭為業的鐵桿兒歹徒,有被豪紳欺壓的村夫獵戶,有被大官迫害的下級小官,有被山寨用計賺來的地主商家,有上山躲禍的犯罪分子,有被裹脅而來的安善良民,更多的則是身受多重壓迫剝削無路可走的小百姓,不得不鋌而走險。就人性的善惡來看,兩種人都有,但更多的人則是善惡兼而有之。例如魯達拳打鎮關西,是為了解救金老兒和他的閨女金翠蓮,屬于“俠意識”;而武松醉打蔣門神,是幫一個惡霸去打另一個惡霸,是“黑吃黑”的行為,就是“霸意識”了。


  《水滸傳》這部書,因為立場不同,出發點不同,于是認識就不同,結論更不同。不說歷朝歷代包括金圣嘆等著名的評家,單是新中國成立以后,那些自稱“無產階級文學的評論家”們就曾經把水滸一百單八將劃到了“農民起義”的范疇中去,給他們涂上了“革命”的色彩,于是“好漢們”搖身一變,都成了正面人物,甚至成了“堅定的革命派”。描寫李逵、武松、魯智深的一些篇章,還被選進了中學的語文課本里。
         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根據文痞姚文元的指示,寫出了一篇評《水滸傳》的著名文章,題目叫做《一部宣揚投降主義的反面教材》,并下了這樣的結論:“一部《水滸》,只反貪官,不反皇帝,最后接受招安。它既不是什么‘農民革命的史詩’,也不是什么‘農民起義的教科書’,而是宣揚投降主義的反面教材?!端疂G》的要害是投降,它的好處就在于可以使人民知道什么是投降派。”
 
        并且從而發動過一場“全民評《水滸》、批宋江”的鬧劇,四十歲以上的人們,至今應該都還記得,在全國造成了很大影響。這以后,只反貪官、不反皇帝而且主張受招安的宋江成了“投降派”,只有敢于“反上朝廷去,殺了鳥(diǎo)皇帝”的李逵,還算是“堅定的革命派”。這是典型的簡單地用“階級觀點”來判斷一切行為的是非所鬧出來的笑話。


  直到幾年前電視連續劇《水滸傳》播出,還有人反對它得獎,原因就是指責它“是非不明”,歌頌了為非作歹的壞人,有負面作用。而山東鄆城縣宋江的同鄉人,則來回奔走,大聲疾呼,甚至上書黨中央,要求重拍電視劇《水滸傳》,原因就是電視劇《水滸傳》把“大英雄”宋江描繪得太猥瑣渺小了。真是立場不同,觀點不同,見仁見智,導致方枘圓鑿,無法相容。

 
       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從最早武裝割據少華山革命根據地的朱武、陳達、楊春,到最后才走上革命道路的皇甫端,前后延續了七十回之巨。
 
        細心的讀者應該會發現,梁山一百單八將其實并非都是心甘情愿地投奔革命根據地的,也并非都是因為官逼民反才不得已而為之,相反,有很多是被“賺”上山的。那么,我們不妨就來分析下梁山眾多好漢們走上光輝的革命道路的原因。

  老人家教導俺們說,“革命不分先后”。老人家還說,“無論是梁山還是二龍山,只要占了山為了王,就是干革命。”所以我們計算梁山好漢的“黨齡”就從他們上山那天開始,而不論是哪座山。畢竟,如果把梁山視為革命圣地的話,其余的也算是一個個小規模的抗宋革命根據地。


  縱觀梁山一百單八將,他們上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種。


  第一種:被自己人陷害——以盧俊義為代表。


  這里的“自己人”是指一百單八將里的人,如楊志被晁蓋、吳用等劫了生辰綱。雖然那時楊志還沒走上革命道路,但是日后卻在一起了,所以也算是被自己人陷害的。


  這種人里,有盧俊義、秦明、李應、朱仝、楊志、徐寧、燕青、蕭讓、安道全、金大堅、杜興、李云,共十二人,其中天罡有七人,地煞有五人。


  需要說明的是燕青。燕青是跟隨主人一起的,若主人不被陷害,他還會在盧俊義府上做他的高級白領。


  第二種:被官府(或者與官府有勾結的人)陷害,被迫上山——以林沖為代表。


  這些人里,有宋江、林沖、花榮、柴進、魯智深、武松、戴宗、解珍、解寶、朱武、裴宣、歐鵬、陳達、楊春、宋清、施恩,共十六人,其中天罡九人,地煞七人。可以從一定層次上直接代表著官逼民反的人數。


  說明一下,朱武、陳達、楊春是否有這么悲慘,不得而知,原著只交代了他們三人“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那么我們就姑且認為他們是被官府逼的吧。宋清是宋江的弟弟,自然跟他哥一樣。魯智深倒不是因為殺了人而上山,他是因為救了林沖被官府通緝才落草的。


  第三種:被俘上山,由于個人意志、信仰不堅定,甘愿為梁山效力——以關勝為代表。


  這些人里,有關勝、呼延灼、董平、張清、索超、宣贊、郝思文、韓滔、彭玘、單廷珪、魏定國、凌振、扈三娘、龔旺、丁得孫、蔡福、蔡慶、郁保四,共十八人,其中天罡五人,地煞十三人。


  有些人可能會對蔡福、蔡慶有異議。實際上在攻打大名府的時候,他倆已經被軟禁了,和被俘又有何區別?值得注意的是,梁山軍此時正在大名府燒殺搶掠,還是蔡福說了句“大官人可救一城百姓,休教殘害”。等傳下令時,“城中將及傷損一半”。從這話可以看出梁山軍的一貫作風??上值軅z只有蔡慶活到了“解放后”(平了方臘)。


  郁保四是作為人質和曾生一起上梁山談判的,實際上也是俘虜的一種。


  第四種:因殺人越貨觸犯了法律,為逃避法律制裁不得已而上山——以晁蓋、吳用等人為代表。


  晁蓋、吳用、公孫勝等人在劫了生辰綱之后,是因為東窗事發,不得已才上山的。若不是白勝拿著分到的銀子去賭博不小心露了餡兒,他們一時半會還是不會上山的。


  這批人里,有吳用、公孫勝、劉唐、李逵、史進、穆弘、雷橫、李俊、阮小二、張橫、阮小五、張順、阮小七、楊雄、石秀、黃信、孫立、燕順、呂方、郭盛、王英、孔明、孔亮、童威、童猛、孟康、侯健、樂和、穆春、杜遷、薛永、朱富、李立、石勇、孫新、顧大嫂、白勝,共三十七人。其中,天罡十五人,地煞二十二人。

         有一些革命同志,如李逵等,也不是主動要上山的。雖然說上山可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肆砍人,不過他那時還是一個小小的國家干部,還當著小牢子,雖然無賴,但還不至于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干造反工作。只有劫法場救了宋江、戴宗之后,他才真正犯下不赦之罪,只好上山了。


  第五種:無明顯上山理由。比如向往梁山大碗喝酒痛快——這和當年很多青年參加紅軍的道理是一樣的;還有一些人,原著中沒有交代,一出場即是土匪。我以為,這一批人天生革命覺悟極高,為造反而生,以造反為樂。


  這批人里,有鄧飛、楊林、蔣敬、皇甫端、鮑旭、樊瑞、項充、李袞、馬麟、鄭天壽、陶宗旺、曹正、宋萬、李忠、周通、湯隆、鄒淵、鄒潤、朱貴、焦挺、張青、孫二娘、王定六、時遷、段景住,共二十五人。沒有一個天罡,全是地煞。


  梁山革命根據地的兩個創始人杜遷、宋萬為何不在一起?因為杜遷和王倫是受了“鳥氣”來到梁山落草的,而宋萬后來才到。所以杜遷是個人原因,而宋萬沒有交代,只好“革命覺悟高”了。


  上述五種原因如果列成表的話,將會更直觀:


  根據上圖,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一、在總人數中,由于自身觸犯法律,為了逃避大宋法律制裁而投奔梁山的人數最多。這些人,在天罡中占據主導地位,在地煞中也高據第二。


  那么我們基本上可以認定,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無事生非、九處響鑼十處有他的那種人。他們的活躍度很高,唯恐天下不亂,而個人能力又很強。這些人,占據了天罡數的42%。


  這批人為何在天罡中有如此之多的票數?主要是劫生辰綱,產生了六個天罡,劫法場救宋江,又產生了五個天罡,所以,票數很多。


  二、天罡星中,革命覺悟都很低,沒有一個是主動上山的。在天罡星中,人群從高到低依次是:由于自身原因上山的、被官府陷害被迫上山的、被自己人陷害上山的,最后是被俘上山的。


  由于革命意志不是很堅定,所以,梁山集團最后的被招安,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三、地煞星的革命覺悟最高,很多人在梁山還沒有發展壯大的情況下,已經有了自己的一片革命根據地。但也正是由于大伙的文化程度不高,光有熱情沒有能力是不夠的,所以避免不了最后被梁山吞并的結局。同時大伙能力普遍不是很高,只好排到地煞星去了。低天罡星一等?。?/p>


  四、被自己人陷害的一類中,天罡星的比例明顯比地煞星要高。這是由于天罡星中的多是能廝殺的人,他們對正處于成長階段的梁山集團來說是多多益善。


  五、總體來看,真正“官逼民反”的,只占總數的15%。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大家一直認為的“官逼民反”是成立的,但我們還應該看到,其中的絕大多數人,要么是無事生非之輩,要么是殺人越貨之徒,再就是被俘的原大宋公務員,他們并非都是官逼民反。像王英之流,“原是車家出身。為因半路里見財起意,就勢劫了客人。事發到官,越獄走了”,這是死活都和革命沾不上邊的。


  總結了這么多,實際上結論只有一條,在《水滸傳》里,只有造反才是那些人最好的選擇。如果不造反,大部分的革命同志只能死于非命,而造反是一項投入產出比小、風險大收益小的特殊工種,除了頭幾年有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危險之外,之后還有兩條路可以走:
          A.招安;


  B.自己打出一片天地,當了開國元勛。


  施老爺子沒把他們的造反寫成功,估計也是知道哪怕就算是成功,最后也免不了來一個“杯酒釋兵權”吧。這還算是文明的,要是學朱元璋同學最后大肆屠殺功臣,那就更完蛋了。


  附梁山一百單八將落草原因


  1.宋 江:利用職權,私放晁蓋;與梁山勾結,被二奶閻婆惜發覺;不甘被敲詐,殺了二奶;事發后被捉拿歸案,刺配江州;題反詩被黃文炳識破,判處死刑;后被梁山好漢救出,上山落草。


  2.盧俊義:因名頭太大,被宋江看中欲賺之上山;遂被吳用誣造反,并慫恿其家人出首告發;獲罪被判刺配沙門島,李固和賈氏賄賂董超、薛霸欲在路上將其殺害,被燕青救出;奔赴梁山途中再次落入官兵之手,梁山好漢打破大名府將其救出,上山落草。


  3.吳 用:劫生辰綱事發,上山落草。


  4.公孫勝:劫生辰綱事發,上山落草。


  5.關 勝:被呼延灼設計引入埋伏圈,被俘,上山落草。


  6.林 沖:被高俅害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經柴進介紹,上山落草。


  7.秦 明:被花榮用計生俘,灌醉后宋江派小卒假扮他攻打青州,害其一家老小被慕容知府殺害;最后無處可去,上山落草。


  8.呼延灼:攻打梁山泊被徐寧破了連環馬,不得已去青州借兵,又被三山聚義好漢戲弄;后被宋江生俘,上山落草。


  9.花 榮:原為清風寨武知寨(副職),本與劉高文知寨(正職)有隙,為解救宋江,與劉高徹底決裂,又被黃信生俘;解送途中被清風山燕順、王英、鄭天壽救出;后生俘秦明,又通過秦明說服黃信,三人一同上山落草。


  10.柴 進:未上山之前,已與梁山有私交;后因殷天錫(高俅叔伯兄弟、高唐州知府高廉老婆的兄弟)強占其叔父柴皇城花園,與李逵一起前與高唐州看望;殷天錫作威作福,李逵怒從膽邊生,殺了殷天錫并逃回梁山;柴進被控指使李逵打死殷天錫,被打入死囚牢,柴皇城家產被抄;李逵從梁山搬救兵救出柴進,柴進上山落草。


  11.李 應:三打祝家莊時被蕭讓、戴宗等假扮官人捉拿,押解途中被林沖等人“解救”上山;吳用派人將李家莊燒成白地,并取其家眷;后路被斷,只得上山落草。


  12.朱 仝:未上山之前,與梁山已有往來;后因私放雷橫,刺配滄州,每日陪小衙內玩耍,被吳用、雷橫、李逵等用計殺了小衙內,不得已只好上山。


  13.魯智深:因救林沖惡了高俅,被迫遠走江湖;被張青、孫二娘麻翻,介紹投奔二龍山;原二龍山頭領鄧龍不接納,與楊志、曹正設計占了二龍山寶珠寺,上山落草。


  14.武 松:因殺死潘金蓮等被刺配孟州;替施恩做打手得罪了蔣門神,蔣門神買通張都監誣陷武松做賊,將其刺配恩州;路上張都監、蔣門神派人欲結果武松性命,反被武松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事發后,經孫二娘、張青介紹上二龍山落草。


  15.董 平:原為東平府兵馬都監,因求婚一事與太守程萬里不和;后被宋江用計生俘,為梁山所用;以其原有身份,賺開東平府城門,殺程太守搶其女,從此上山落草。


  16.張 清:原為東昌府猛將,打東昌府時被林沖趕下水,被三阮生俘,上山落草。


  17.楊 志:三代將門之后,因丟失花石綱逃往他處避難,后被赦;欲行賄高俅求官復原職,高俅(及下人)收了錢不辦事;楊志窮困潦倒,草市賣刀不料誤殺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因與索超比武被梁中書賞識,做了管軍提轄使;替梁中書押送生辰綱被劫,不得已與魯智深一同用計奪了二龍山寶珠寺落草。


  18.徐 寧:本是隨駕金槍班教師,懂得使鉤鐮槍;不幸被時遷盜了家傳寶甲,后被其表弟湯隆等用計賺上山落草。


  19.索 超:宋江攻打大名府時被俘,上山落草。


  20.戴 宗:欲用假信救宋江,被黃文炳識破,同罪判處死刑;后被梁山好漢救出,上山落草。


  21.劉 唐:劫生辰綱事發,上山落草。


  22.李 逵:劫法場救宋江后,上山落草。


  23.史 進:本與少華山勾結,事發后殺死倆都頭并李吉,不愿意落草而去投奔王進;尋王進不得結識魯智深,因魯智深拳打鎮關西而離開渭州;后至延州、北京,盤纏用盡,與魯智深一起火燒瓦罐寺后分手,投少華山落草。


  24.穆 弘:劫法場救宋江后,上山落草。
         25.雷 橫:本與梁山勾結;因打了白玉喬,被知縣姘頭告了一狀,戴枷示眾;后因白秀英與其母親廝打,用枷打死白秀英;被朱仝私放,上山落草。


  26.李 ?。航俜▓鼍人谓?,上山落草。


  27.阮小二:劫生辰綱事發,上山落草。


  28.張 橫:劫法場救宋江后,上山落草。


  29.阮小五:劫生辰綱事發,上山落草。


  30.張 順:劫法場救宋江后,上山落草。


  31.阮小七:劫生辰綱事發,上山落草。


  32.楊 雄:殺了與和尚裴如海私通的老婆潘巧云,投奔梁山落草。


  33.石 秀:殺了與楊雄老婆潘巧云勾搭的頭陀和報曉和尚,與楊雄一起殺了潘巧云,無處可去,投奔梁山落草。


  34.解 珍:因官府下令限期捉拿大蟲,打死老虎后被毛太公誣陷入獄;毛太公勾結王正、包吉等欲結果其性命,得樂和等救出,殺了毛太公一家老小,投奔梁山落草。


  35.解 寶:同解珍。


  36.燕 青:被李固趕出家門,因救盧俊義殺了董超薛霸;投奔梁山途中,盧俊義被官兵劫走,遂上梁山搬救兵,救出盧俊義后一同上山落草。


  37.朱 武:“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


  38.黃 信:為救宋江,打破清風寨,一同上山落草。


  39.孫 立:為劫獄救解氏兄弟,上山落草。


  40.宣 贊:被秦明生擒,上山落草。


  41.郝思文:被扈三娘生擒,上山落草。

        42.韓 滔:被劉唐、杜遷生擒,上山落草。


  43.彭 玘:被扈三娘生擒,上山落草。


  44.單廷珪:被關勝生擒,上山落草。


  45.魏定國:被圍,向關勝投降,上山落草。


  46.蕭 讓:梁山欲救宋江,被戴宗賺上梁山落草。


  47.裴 宣:“為因朝廷除將一員貪濫知府到來,把他尋事,刺配沙門島。”路過飲馬川被救上山落草。


  48.歐 鵬:“因惡了本官,逃走在江湖上。”原著中未交代為何落草,出場即為黃門山頭領。


  49.鄧 飛:原著并未交代,開場即為飲馬川頭領。


  50.燕 順:原是販羊馬客人出身,因為消折了本錢,占據清風山落草。


  51.楊 林:原本也是綠林中人,后遇公孫勝,被舉薦上梁山。


  52.凌 振:攻打梁山時落水被生俘,上山落草。


  53.蔣 敬:原著未交代,只說:“原是落科舉子出身??婆e不弟,棄文就武。頗有謀略,精通書算,積萬累千,纖毫不差。亦能刺槍使棒,布陣排兵。”


  54.呂 方:“因販生藥到山東,消折了本錢,不能夠還鄉”,占對影山落草,后上梁山。


  55.郭 盛:“因販水銀貨賣,黃河里遭風翻了船,回鄉不得”,占對影山落草,后上梁山。


  56.安道全:被張順殺死姘頭并題“殺人者安道全也”,被迫上山落草。


  57.皇甫端:被張清舉薦,上山落草。


  58.王 英:“原是車家出身。為因半路里見財起意,就勢劫了客人。事發到官,越獄走了”,上清風山落草。


  59.扈三娘:二打祝家時被林沖生擒上山,被宋太公認為義女,上山落草。


  60.鮑 旭:原著未交代,原為枯樹山頭領,被李逵說服上梁山落草。


  61.樊 瑞:原著未交代,原為芒碭山頭領,后被項充、李袞說服,一同上梁山。


  62.孔 明:因與本村財主爭執而殺其全家,逃上白虎山落草。


  63.孔 亮:同孔明。


  64.項 充:原著未交代,原為芒碭頭領,后被俘虜,留在梁山。


  65.李 袞:同項充。
          66.金大堅:梁山欲救宋江,被戴宗賺上梁山落草。


  67.馬 麟:原著未交代,只說“原是小番子閑漢出身,吹得雙鐵笛,使得好大滾刀,百十人近他不得”。


  68.童 威:劫法場救宋江后,上山落草。


  69.童 猛:劫法場救宋江后,上山落草。


  70.孟 康:“原因押送花石綱,要造大舡,嗔怪這提調官催并責罰他,把本官一時殺了,棄家逃走在江湖上。”


  71.候 ?。禾峁┳侥命S文炳線索,為宋江出氣,后一同上山落草。


  72.陳 達:“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


  73.楊 春:也是“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


  74.鄭天壽:路過清風山時與王英斗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被燕順請上山落草。


  75.陶宗旺:原著未交代,只說“莊家田戶出身。慣使一把鐵鍬,有的是氣力,亦能使槍輪刀”。


  76.宋 清:與宋太公一起被同取上山落草。


  77.樂 和:為劫獄救解氏兄弟,上山落草。


  78.龔 旺:梁山打東昌府時被林沖、花榮生俘,上山落草。


  79.丁得孫:梁山打東昌府時被燕青打中馬蹄,被呂方、郭盛生擒,上山落草。


  80.穆 春:劫法場救宋江后,上山落草。


  81.曹 正:“為因本處一個財主,將五千貫錢教小人來此山東做客,不想折本,回鄉不得”,后助魯智深打破二龍山,一并上山落草。


  82.宋 萬:原著未交代,開場即為梁山泊頭領。


  83.杜 遷:“因鳥氣合著杜遷來這里落草。”


  84.薛 永:劫法場救宋江后,上山落草。


  85.施 恩:“因武松殺了張都監一家人口,官司著落他家追捉兇身,以此連夜拿家逃走在江湖上。”后投二龍山入伙。


  86.李 忠:與魯智深在渭州分手之后,經過桃花山,被周通劫道;殺退周通,被請上桃花山落草。


  87.周 通:原著未交代,出場即為桃花山原主人,后投梁山。


  88.湯 隆:流落江湖,遇李逵,跟隨上山落草。


  89.杜 興:“因一口氣上打死了同伙的客人,吃官司監在薊州府里。楊雄見他說起拳棒都省得,一力維持,救了他。”后在李應家落草,“每日撥萬論千”,后隨李應上山落草。


  90.鄒 淵:開場即為登云山頭領,與鄧飛、楊林、石勇為舊識,后救解氏弟兄一起上梁山。


  91.鄒 潤:開場即為登云山頭領。


  92.朱 貴:“因在江湖上做客,消折了本錢,就于梁山泊落草。”


  93.朱 富:與哥哥朱貴一起,為救李逵麻翻師傅李云,后勸說李云與他一起上山落草。


  94.蔡 福:宋江攻破大名府,因照顧盧俊義有功,被硬請上山落草。


  95.蔡 慶:宋江攻破大名府,因照顧盧俊義有功,被硬請上山落草。


  96.李 立:原開黑店,因鬧江州救宋江而上山落草。


  97.李 云:因押解李逵,被朱富麻倒,無法交差,只好上山落草。


  98.焦 挺:“平生最無面目(不顧面子,不講交情),到處投人不著”,被李逵勸上梁山落草。


  99.石 勇:“為因賭博上一拳打死了個人,逃走在柴大官人莊上。”送信給宋江,一同上山。


  100.孫 新:為劫獄救解氏兄弟,上山落草。


  101.顧大嫂:為劫獄救解氏兄弟,上山落草。


  102.張 青:原在孟州道上開黑店,后投奔二龍山落草。


  103.孫二娘:原在孟州道上開黑店,后投奔二龍山落草。


  104.王定六:隨張順在取安道全時一同上山落草。


  105.郁保四:原為曾頭市人馬,隨曾生一同上梁山談判,被說服落草。


  106.白 勝:劫生辰綱事發被捉拿,后被解救,上山落草。


  107.時 遷:“流落在此,則一地里做些飛檐走壁,跳籬騙馬的勾當。曾在蘇州府里吃官司,卻得楊雄救了他。”聽說石秀、楊雄欲上梁山,便一同跟去上山落草。


  108.段景住:以盜馬為生,欲盜好馬送給宋江作見面禮,因被劫了馬而直接投奔梁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晁蓋是被史文恭射死的嗎-文章-常州市聾啞學校
師說| 名著閱讀題高頻考點大梳理!沒背的考試都后悔了
《水滸傳》系列郵票
郵票上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
軍師吳用,到底是狗頭軍師還是真才實學?你又了解多少?
數據論水滸:108名梁山好漢,真正被逼造反的只占總數的15%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南县| 黎城县| 宜章县| 图们市| 桂东县| 漯河市| 邹城市| 内黄县| 当雄县| 修水县| 黑龙江省| 饶阳县| 广宗县| 沙田区| 运城市| 房产| 盈江县| 陇西县| 喀喇| 遂宁市| 威海市| 乌拉特前旗| 习水县| 洛阳市| 忻州市| 惠安县| 宁强县| 宜春市| 凤山市| 电白县| 冀州市| 海门市| 江油市| 绍兴县| 汉源县| 姜堰市| 垫江县| 吴桥县| 扬中市| 赣榆县|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