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2月4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正月節,建始也。”立春意味著春季的開始,冬季的結束。
立春養生
立春后白晝漸長,氣溫、日照、雨水都日趨上升、增多,但氣候仍以風寒為主。陰陽勢均力敵之際,便是多風的季節。
春捂防寒——春天,人的氣血從內臟向外走,而外部環境依然寒冷,上升的陽氣需沖破寒氣。因此,春季人體脈象多為弦脈,按之如按琴弦,有緊繃外張之感。人體的毛孔也在這個階段漸漸開放,此時因多穿衣物,以助毛孔打開,使氣血向外發散,如果穿得少,毛孔便會閉合,阻礙氣血暢通。
養肝護肝——在中醫理論中,“肝喜調達而惡抑郁”,意為肝似草木,喜歡生發。而春季是生發的季節,因此是養肝的黃金時期。怒易傷肝,發怒會導致肝血不足,應保持心情舒暢,多休息,以幫助肝藏血。穿著舒適寬松的服裝,到戶外散步,與自然生發的春氣相呼應。同時,選擇一些補肝益肝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豆制品等。
辛甘為宜——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物,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生發和肝氣的調達。飲食上應以綠色蔬菜為主,以提升陽氣,達到調養身體的目的??蛇m當多食辛甘的蔬菜,如大蔥、菜花、胡蘿卜、韭菜、白菜、青椒等。
春季養肝五方
麻醬菠菜——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等功效,對肝氣不舒并發胃病、頭痛目眩和貧血等有輔助療效。食用菠菜宜先用沸水焯后再烹調,以免菠菜中的草酸阻礙機體對鈣的吸收。
材料:菠菜250g,鹽、醬油、芝麻醬、蒜、水、醋、白糖適量。
做法:準備好原料,菠菜取嫩葉部分,洗凈,大蒜去皮研磨;芝麻醬中加少量涼開水調開,再加入醬油、鹽、芝麻油、白糖、醋攪拌均勻;鍋內放入適量水燒開,下入摸彩,煮約半分鐘后撈出過涼水;瀝干水分,放入碗中,澆上調好的麻醬,撒上蒜末。
豬肝菠菜湯——豬肝含有豐富的鐵,具有養肝補血,助益陽氣的功效,是常用的補血食物。此外,豬肝中還富含維生素A、鋅、銅等微量元素,能夠調節和改善人體造血系統的生理功能。需注意的是,豬肝食用前要先去毒。
材料:豬肝150g,菠菜250g,枸杞子、鹽、生粉、生抽、生姜適量。
做法:豬肝提前用清水和料酒浸泡去毒、去腥后切片,用少許生抽、鹽、生粉和香油腌制;菠菜洗凈切小段備用;鍋中加適量清水燒開,將豬肝肝汆燙一下撈出,瀝干水分;再將菠菜汆燙,撈出,瀝干水分;鍋中放入清水和姜片,燒開后放入菠菜,再加入豬肝和枸杞子,燒開即可關火。
韭菜炒綠豆芽——韭菜自古有“春菜第一美食”的美稱,有補腎助陽,溫中開胃,散瘀血等功效。春天人體肝氣易偏旺,從而影響到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此時多吃韭菜可增強人體的脾胃之氣,對肝功能也有益處。而綠豆芽有清熱功效,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有利于肝氣疏通。
材料:韭菜200g,綠豆芽200g,鹽、花椒、醋、雞精適量。
做法:韭菜和綠豆芽去根、洗凈,瀝干水分備用;鍋中倒適量油,放入花椒炒香;綠豆芽放入鍋中,加鹽翻炒均勻;加入醋、雞精,繼續翻炒,最后放入韭菜稍稍翻炒即可。
枸杞紅棗雞蛋湯——枸杞子性味甘平,具有養肝益精的作用。藥理研究證實,枸杞能保護肝細胞,改善肝臟功能,對慢性肝炎的治療有一定效果。而紅棗也是養肝的佳品,研究表明,紅棗內含有的某類特殊化合物成分可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
材料:枸杞子30克、紅棗10枚、雞蛋2只。
做法:將枸杞子洗凈,紅棗洗凈去核,一起放于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燒開;加入雞蛋煮熟,適當調味即可。
杞菊決明子茶——菊花味苦、甘,性微寒,歸肺、肝經,具有疏風清熱,平肝明目,情熱解毒的功效;決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腎、大腸經,能潤腸通便,降脂明目。菊花與決明子配伍能使清肝明目的效果更佳。
材料:決明子10g、菊花5朵、枸杞少許。
做法:決明子放入鍋中,小火炒至有香味;將炒過的決明子、菊花、枸杞一同用開水沖泡,悶1分鐘左右即可。
(轉自:LOHAS樂活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