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定期更換機油 發動機是摩托車的心臟,機油則是發動機的血液。機油的作用不單是在各運動件的摩擦表面形成潤滑油膜(用液體間的摩擦代替固體間的滑動和滾動摩擦)進行潤滑,減少機件的摩擦阻力,而且還起到清洗、冷卻、防腐等作用。 機油使用久后會發生變質,因為未燃燒的汽油會從活塞環的間隙中流到曲軸箱內,使機油變稀;機油會清洗機件磨損后的金屬屑及燃燒后形成的積碳,使機油變臟;變質的機油會破壞潤滑作用,加快發動機的磨損。 機油的不足,品質的低劣等都會直接影響發動機的使用性能及壽命,特別是采用上頂置凸輪軸式配氣機構的富先達摩托車,因上頂置式配氣機構的凸輪軸的位置較高,它的潤滑效果是完全依賴機油泵泵出的機油來實現的,缸頭部位的機油又會迅速回流變速箱,因此要求有更可靠良好的潤滑系統來保證,必須定期更換新鮮的機油。 一般更換機油的周期行程1000km。更換時應注意如下方面: 1、更換機油要在發動機的熱態下進行,因在熱態下,發動機曲軸箱內的臟機油流動性好,能從油孔中更好地流出。最好踏動啟動踏桿幾次,排盡殘油。必要時,可加入新鮮機油或柴油沖洗。 2、更換機油時,要清洗機油濾網,有條件的可用壓縮空氣吹干,以免引起漬道堵塞或影響供油量。 3、換入新鮮機油,使它在機油標尺的上下限之間,啟動幾分鐘后要停機重新檢查。 4、要根據氣溫選擇不同粘度的機油。 5、切不可貪圖全家而選擇品質低劣的機油。 鑒于機油品質對摩托車的影響之大,現將我們對機油品質的初步辨別方法介紹如下: 1、外觀檢查。檢查包裝上的字跡是否清晰,有無標明出產地,密封錫膜有無開啟過。 2、檢查透明度。打開包裝后,純正機油會飄出淡淡的香味,機油會清徹透底。若品質較差的則會有一種異味。 3、純度檢查。用手指粘上機油,輕柔中若有阻滯感,說明機油內含微小雜質,非純品。 4、粘度檢查。用兩上手指,粘上幾滴機油進行“拉線試驗”。一般純正機油(如粘度為100W/40的機油)在兩手指間擔出的線超過10mm都還不易斷開。再滴幾滴機油到手掌心,摩擦機油直到發熱時,再作“拉線試驗”。若前后變化不大,說明機油品質較好。 5、使用中,特別是使用有所懷疑的機油,一定要密切留意機油粘度是否變化,機油量是否減少,機器的聲音是否變大,并視情況迅速處理。 二、車在上路前要充分預熱 這是一個需要耐心卻對車的保養相當有利的方法。一般摩托車在停留三小時左右,發動機各零件間的機油絕大部分已經流出,經油道返回曲軸箱,零件間的接觸表面上的存油很少,甚至沒有。 假如此車未預熱便立即出發,零件間便形成了干摩擦過程,造成他們的急劇磨損,又因起步行車時,負荷急劇增大,更加大了干摩擦的力度。而且零件的干摩擦時間越長,負荷越大,零件磨損得就越快。因此要有給車預熱的過程。 預熱就是車在啟動后,利用怠速或稍高于怠速的轉速,發動機在沒有負荷的情況下運轉,使機油在行車前充分地供應給各運動部件間,形成了保護膜,使機油作用發揮起來,這未起步先保護的過程,將會大大減少發動機的磨損。 預熱的時間是根據氣溫及潤滑油到達各潤滑點的時間長短來選擇的。因為氣溫越低,機油粘度越大,機油流通性越差,預熱時間就需要越長。一般夏天為1-2分鐘,寒冬為3-5分鐘。 需要預熱的車可以降低油耗。 化油器調整的相對最佳狀態是:怠速在熱車時,發動機轉速最低且不會熄火,較急加減油門,發動機轉速均能迅速且平順地相應動作,但在冷車啟動時,都會因轉速低而熄火,免強行車則有“加油性能差”或“供油不足”的現象。 摩托車是否省油,與燃油的霧化程度密切相關.霧化得越好,燃燒得就越充分,油耗就越小。預熱后的燃燒室溫度較高,進入燃燒室的可燃性混合氣利用其揮發性得到進一步的霧化,使燃油發揮出更高的效率。而在未預熱的發動機中,是幾乎沒有這種“進一步霧化”的效果的。因此,不需預熱即可正常行駛的摩托車,其化油器的混合比濃度是調整得比較大的。當發動機熱后,混合氣又變得太濃,造成油耗偏大。 化油器調整到最佳狀態時,冷車的混合氣較衡,摩托車便還不能立即正常行駛,表現出加油性能差的現象,當車預熱后,燃燒室溫度上升,汽油揮發性增強,其霧化效果加強,此時車就再現為正常。這樣相對那些不需預熱便可行駛的車來說,便在低一檔的油耗基礎上,因此會省油一些。 這種狀態同時可以提醒車手要預熱車輛,既燃燒了耐心,又起到了保養車輛的保險作用。 三、定期清洗空氣濾清器 空氣濾清器的作用是對進入化油器及汽缸的空氣中的水分、塵動作及微小顆粒雜質進行過濾,以減少汽缸內運動件的磨損。 空氣濾清器若長時間不清理,車一般仍能啟動行駛,表面看來不影響車的性能,但被濾芯吸附的灰塵、雜質多了,時間長了便會造成濾芯內濾孔堵塞影響進氣量,引起功率下降,油耗增多,有的小雜質還會被迫吸入發動機內,加快了汽缸內運動件的磨損,縮短機體壽命。 濾芯用清水加洗潔精洗滌,然后用壓縮空氣或自然風等吹干,不能貪圖方便用汽油來清洗,不然會加快濾孔的擴張,降低濾清度。清洗空濾器后,濾芯可以均勻地噴上少許機油,這既可增加濾清度,也能使氣體所到之處的機件多一分潤滑(特別是化油器柱塞)。 若發現濾芯的濾孔變大,必須盡快更換同類型濾芯,不然會降低濾清度,加快機件的磨損。 四、視車況清洗化油器 化油器是燃油霧化分配的場所,我并不贊成“行駛4000km清洗化油器一次”的保養方法,而主張根據車的行駛狀況來決定,因為: 1、化油器的清洗無非是把堵住油道及量孔的雜質清理干凈,而它們有堵塞的話,將直接影響整車的性能,并會通過加速性能不好、怠速不穩定等故障表現出來,且不會造成對機體壽命等的影響。 2、化油器的污染源寄存于汽油,要通過放油開關上的濾網和濾杯的雙重過濾,進入化油器后,還要經過浮子室的沉淀,才會進入分配量孔。因此,一般使用10000km都不會影響,直到感到加油性能不好時才清洗。當然,經常在灰塵大的路面上行駛時,就應另當別論,視情況加大清洗的頻率。 3、化油器拆卸多了,會影響其內部及周邊連接的密封性,影響汽油霧化的效果,造成油耗增大。 因此我主張在使用中,當感覺到加速性能較差等情況之時,才考慮清洗化油器,以免吃力不討好。清洗時,主要是化油器內部油道及量孔,清洗后要檢查燃油混合比。 五、養成良好的駕車習慣 1、勿養成猛加油門的操作習慣 我有不少朋友以前喜歡在啟動后迅速地加一加油門,很有影視中摩托車手出發前的瀟灑,而且學會振振有詞地告訴你“這既可使車預熱,又可節省時間,零件間處在干摩擦狀況,在猛加油門時,發動時轉速突然升得很高,更加快了磨損。 (2)猛加油門時,化油器的主噴油針迅速地往上提,主噴油嘴中噴出較多的燃油,加速泵也相應噴出燃油,使混合氣加濃,并且有大量汽油還沒有充分霧化就吸入汽缸,沖掉壁上的潤滑油,使汽缸套與活塞的磨損加劇。這也是這種不良習慣影響最大的地方。 (3)猛加猛收油門時,曲軸、連桿、離合器等傳動機構受到沖擊力很大,會引起劇烈撞擊,甚到造成活塞偏磨,連桿彎曲等故障。 (4)猛加猛收油門時,發動機轉速突變,會引起發動機的其他附件的迅速損傷。 2、養成低擋啟步,避免最高擋啟步的習慣。 一般125ml的摩托車都可以在最擋起步,但并不代表高擋起步就好。因為變速器的結構設計是每個擋位對應有一定的速度范圍,這樣匹配駕駛利于車的保養,經常用高擋起步會加速離合器和變速箱內齒輪的撞擊和磨損。 3、養成握離合果斷,放離合柔順的手法。 4、中速行駛利于摩托車保養。 發動機中速運轉是摩托車設計的理想狀態,是各種性能的基本指標(如經濟油耗)的測量條件。從潤滑條件、散熱效果、空氣阻力、制動效果等試驗都說明摩托車在中速行駛時的好處多,既安全、又省油,也利于車的保養。 六、排氣管的保養 四沖程摩托車的排氣管,若不是長期有燒油的故障,一般較少出現堵塞現象,反而常見因濾芯脫落或燒穿外殼引起更換排氣管的現象。因此,我不贊成“四沖程摩托車的排氣宇航局的濾芯拆卸清洗”的保養方法,而是從排氣口往排氣管中灌入少許機油(在頭部灌入效果更好)我認為這種方法既可防腐,又能減緩廢氣對濾芯的沖擊,有利于抑制燒穿和延長排氣管的壽命。 七、鏈傳動的保養 一般保養是一邊轉動后輪,一邊向鏈條噴潤滑油,直至鏈條濕潤為止。 注意,不能用黃油等固體潤滑劑潤滑,不然會粘住法埃或沙粒,增大摩擦系數,加速磨損。 若鏈條臟污時,應將其拆下,用煤油或汽油浸泡,洗刷,同時應對鏈輪清洗,晾干后加潤滑油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