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垣當歸六黃湯原為治陰虛有火的盜汗而設,主治陰虛火擾之盜汗。發(fā)熱,盜汗,面赤心煩,口干唇燥,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shù)。(本方可用于甲狀腺機能亢進、結核病、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等屬陰虛火旺者。)。
東垣當歸六黃湯:當歸6克、生地黃6克、熟地黃6克、黃連6克、黃芩6克、黃柏6克、黃芪12克共7味藥。現(xiàn)代參考用量:當歸9克,生地、熟地各12克,黃芩、黃連、黃柏各6克,黃芪15克。
是方有滋陰清熱、固表止汗之功。裘氏認為此方實氣血陰陽并調,方中甘柔與苦寒相伍,瀉火合育陰補氣共投,尤其是芩、連、柏三味,既可瀉火又能堅陰,丹溪用此三味組方名“大補丸”。可見全方虛火、實火兼清,決非囿于治盜汗一癥。
裘沛然輒用于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不全、白塞氏綜合征等,常根據(jù)陰虛火旺或正虛邪毒彌漫,陽熱內盛等不同情況隨機化裁,因證加減。發(fā)現(xiàn)此方不僅可改善臨床癥狀,而且對改善肝腎功能、糾正某些異常理化指標,均有較好的療效。癸酉年裘氏曾治一小兒患腎病綜合征,長期服用激素而出現(xiàn)柯興氏綜合征,但尿蛋白始終未見改善。經(jīng)裘氏用方,初投他方數(shù)診不應,后改擬當歸六黃湯化裁,七劑后癥減,尿蛋白從(+++)轉成(+),再七劑轉陰,遂守方調治,隨訪至今,病情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