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由茯苓、白術、桂枝、豬苓、澤瀉組成,其功用為化氣利水。桂枝辛溫,化膀胱之氣;白術苦溫,健脾勝濕;茯苓、豬苓、澤瀉均為淡滲利濕之品,五藥合用故能化氣利水。本人臨床推崇 《內徑》之 “謹守病機,各司其屬”之說。常用五苓散治療尿少、尿頻、遺尿、尿崩等病征。這四種不同病征,其病機都是 “膀胱氣化不利”,故可用五苓散加減治療。
五苓散組成:
茯苓、白術、桂枝、豬苓、澤瀉
例:張 XXX,男,56,2012年3月初診。尿頻多年。患者有慢性
前列腺炎病史,小便頻多{排除
糖尿病},夜間尤甚,常在大笑或咳嗽時有小便排出,夜寐流涎,有異味,睡眠、飲食尚正常,舌淡、苔薄白,脈緩。
診斷:慢性
前列腺炎,辨證屬腎氣不足,膀胱虛寒。治以溫補腎陽,化氣行水,方以五苓散加減。
方藥:
茯苓18、豬苓15、澤瀉12、白術12、桂枝9、芡實20、金櫻子30、烏藥15、水煎服。每天一劑,連服8劑,配合金匱腎氣丸同服。8劑后復診,癥狀緩解,連服10劑痊愈。
體會:本例因素體陽虛,致腎陽不足。膀胱者,與腎互為表里,腎氣不足膀胱虛寒,遇夜間陰盛陽衰,攝納無權,不能約束水液致小便頻數或遺尿不止。故治當溫補腎陽,化氣行水,方選五苓散加減。五苓散化氣行水,以復膀胱州都之職;烏藥調氣散寒,祛膀胱、腎之寒氣,止小便頻數;水陸二仙丹補腎縮尿止遺。另外,配合金匱腎氣丸溫腎納氣。五苓散在【
傷寒論】中原用于治療小便不利,本人認為其具化氣利水的作用決定了其 “對因治療”的雙向調節作用,體現了經方 “異病同治 ”的獨特之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