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敏性鼻炎(李可驗案)
郭甘,男,54歲。1982年10月就診。
患者有過敏性鼻炎史32年,纏綿不愈,每年夏初必犯,至秋涼漸漸減輕而愈。服中西藥不計其數無效。現癥見:年僅54歲,彎腰駝背,儼然一老人矣,近二年陽萎,小便余瀝,咳則遺尿,體質下降,腰困如折,氣短懶言,畏風畏寒,感冒不斷,鼻流清涕,鼻中癢如跟蟲行,頻頻打噴嚏不止,其聲達于戶外,舌淡欠華,脈沉細微弱。證屬肺腎俱虛,治宜肺腎同治,方用麻附細湯加味,藥用:
麻黃10克,附子30克,細辛10克,人參10克,灸草10克,腎四味120克,鮮生姜10克,大棗10枚,蔥白3節,麝香0.3克(沖服)。
服法:3劑,加冷水1500ml,水煎后,分兩次服用。
另配《金鑒-碧云散》:鵝不食草、細辛、川芎、辛夷、青黛各5克,研粉少許吸入鼻內,日2次。
復診:5天后未聞噴嚏,多少痼疾,3劑而愈,大出意料之外,而體質怯弱如此,難保來年不犯。為預防之計,疏全河車2具,鹿茸、人參、三七、琥珀各60克,蛤蚧3對,冬蟲夏草50克,研制成粉,每天服2次,每次3克,熱黃酒送下。
隨訪:隨訪3年未發,且體質改變,紅光滿臉,難言之隱疾亦愈。
[按語]此后凡遇此證,即投麻附細湯加味方皆獲奇效。此證之關鍵,多系腎中元氣不固。腎為先天之本,生長發育、強壯衰老之所系。所謂種種“過敏性”疾病,皆責其先天不足,亦即自身免疫力低下。從腎而治,可謂是治本之道。益氣固表,脫敏止癢,隔靴搔癢而已。
[本人按語]李可此案之大法,雖云麻附細湯加味,實則包含麻附細湯、四逆加人參湯、人大甘姜湯、通脈四逆湯。總之原則仍屬溫里解表,另加補腎通竅。
二、過敏性鼻炎(張存悌驗案)
蔡某,男,36歲。鼻流清涕,總揩不止,屢治乏效,已經10年,甚為痛苦。每因操勞則頭痛、頭脹,眩暈,口和,余無異常。舌淡稍胖潤,肪滑寸弱。
辨證:營衛失和,肺虛失宣。
方藥:桂枝湯加味:
桂枝10克,白芍10克,灸草10克,生姜10片,大棗10個,附子15克(先煎),干姜10克,麻黃5克,砂仁10克,天麻15克,葛根15克。共13味。
5劑,日1劑,水煎服。
[二診]5劑后鼻涕顯減,守方加黃芪調理2周,癥狀消失。
[評析]10年之癥,總由營衛失和、肺虛失宣引起。心肺陽虛,第因操勞重任上焦陽氣,下焦陰氣上逆,而見頭痛、頭脹、眩暈等癥;口和,舌淡胖潤則是陰象實據。鼻流清涕不止顯系心肺陽虛,不能統攝津液,兼以營衛失和所致,用桂枝湯加附子、干姜當屬正治,收效當在情理之中。若囿于過敏學說,用些所謂抗過敏中藥,終是不能治本,不如把功夫用在陰陽上,求得治本之功。
[本人按語]
此案治療之原則,實是溫里解表也。桂枝湯加葛根麻黃(實則為葛根湯)解表;四逆湯加砂仁以溫里;天麻以治頭痛、頭脹、眩暈。
實際上,麻附細湯全四逆湯加天麻即可。麻附細湯有溫里解表之作用,有四逆湯合葛根湯之功效。故丁宇麗醫案中以麻附細湯加味治愈過敏性鼻炎。李可醫案中以麻附細湯加味治愈過敏性鼻炎。
是故治療過敏性鼻炎之大法,乃溫里解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