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看了2011年12月19日湖南衛視播放的“百科全說”里王連清老師介紹的方法后整理的:
多敲經絡有益身體健康!
用具:一把小錘子。
冬天在家每天敲打經絡和穴位。
主要敲打的穴位是:勞宮穴、涌泉穴。
這兩個穴位左右上下一個四個,每個敲打100下。
敲經絡:正經一共是12條,手上三陰、三陽,腳上三陰、三陽,左右都加上就是24條。
有個順序,可以做一遍或三遍。三遍的時間就長一點。
先敲勞宮穴100下,敲完后就敲心包經。
上臂的內側正中線從下往上,手腕、內關等等一直敲打到肩膀,完了后從肩膀往外,就跟內側正中線對著的,叫三焦經,也是正中線,敲這經絡不是就到手腕為止,還要敲到手指處,外側往下敲打到手指,到指尖都要敲到。完了后就開始敲內側的外側,手指回來,這個穴位就是手太陰肺經了。
一直往上敲到胸部。中府、云門就從這出來的就是肺經,出體表,
從里頭出體表從這出來,出完這之后呢就到手陽明大腸經。
就是外側的也是,靠前邊這條,就是棱這兒,棱的外頭,然后到合谷穴分岔處,
之后反過來從側面敲。
外側一直敲到小指,
可以開始就敲一次,輕輕地敲,太重太輕了都不行,慢慢敲,就讓它通了,經絡通,氣血活,一通百通。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多經絡氣血都有好處,讓它們動起來,都運行起來。
完了后換手敲另一邊,勞宮穴先敲100下,讓后同上面的順序敲打一遍。
然后敲打腿部。
腿部較長就分開著敲,先敲大腿的內側,三條經,敲到膝蓋為止,完了以后回來又是敲三條經。敲到膝蓋后再敲外側的三條經,足陽明胃、膽、膀胱啊。
膀胱經是從后面敲,
敲的時候要側一點兒身子,一直敲到環跳,就這樣一遍,三陰三陽都敲到了。
大腿完了就敲小腿,小腿因為離自己的身體比較遠了,還可以翹起來敲,
每條經都敲到頭,敲到足少陰腎的時候,
太溪穴就要多敲敲,然后三陰交也多敲敲
還有陰陵泉,
陽經也要這樣,都要敲到腳趾頭。
特別提醒:手指、腳趾頭末端這些都要敲到。
腳趾頭這些穴位,還有手指頭的穴位都是陰陽經銜接的這些穴位,交匯處是樞紐,反而很重要,所以不要敲經絡的時候就敲大腿。
這些經絡敲完后,最后敲涌泉穴。
除了敲涌泉穴這100下后,還要敲足跟60下。因為好多人有腳肌筋膜炎,有跟骨骨刺什么的,就容易生這些毛病。
這樣簡單敲完了后就能出一身汗。
如果敲的時候不按順序來敲也沒問題,只要堅持敲,都敲到了就好!
不懂經絡、穴位這些都沒關系,只要經常敲敲就很好。懂穴位的可以在重點穴位多敲敲,比如內關、外關、曲池、風府、云門、魚際等這些重點穴位,或者覺得自己有哪些方面、哪一條經有問題的也可以多敲一敲,都沒有關系,總之比不敲要好!用力適當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