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在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的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朱濤表示,目前指揮部的主要搜救任務已經基本完成,現已進入到事故技術分析和調查取證階段,將在事發30天內完成初步調查報告。
墜機事件發生當天,桂林系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桂林系留航空)飛行部的三名工程師趕往墜機現場,連續三天沒有休息,為飛機殘骸、兩個黑匣子的尋找工作提供幫助。
據桂林系留航空飛行研發部門工作人員李大龍介紹,系留二字指使用一根電線連接無人機與地面供電電源。
桂林系留航空是國內系留照明無人機的鼻祖。2017年公司自主研發的系留無人機適用于應急照明、應急通信、應急監控,是應急救援必備神器。公司產品參與國家諸多重大救援行動。
參與此次墜機救援工作的桂林系留航空飛行部工程師叢大偉告訴九派新聞:“我們的主要工作是對墜機現場進行測繪與拍攝、夜間負責為現場提供照明。”
目前,叢大偉和他的同事們已經完成任務,返回廣西桂林市待命。以下是和他的對話。
【1】看到消息立即出發,當夜到達現場
九派新聞:什么決定要去救援?
叢大偉:事故發生的當天下午4點左右,我和其他兩名同事在手機上看到飛機墜毀的新聞后,立馬準備設備,開車從桂林出發,大概晚上九點多到達事故現場。
九派新聞:是自發過去的嗎?
叢大偉:是的,覺得有義務提供幫助。在與當地消防救援支隊協商后,他們同意了我們的請求。
九派新聞:出發之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叢大偉?。菏掳l突然,以裝備的準備為主。帶了兩套系留自主研發的照明無人機以及發電機和視頻回傳系統等設備。
九派新聞:墜機現場是什么樣的情況?
叢大偉: 非常凌亂,有很多白色的飛機碎片,前三天能聞到較重的燃油味。
【2】白天黑夜都有任務,三天三夜未休息
九派新聞:你們在救援工作中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叢大偉:白天輔助公安部、消防部等單位的技術專家,用無人機對墜機現場進行測繪與拍攝,并負責現場視頻的回傳工作。到達事故現場后,我們用無人機拍攝了幾千張現場圖,利用二維建模的方式,半小時內合成照片搭建出事故現場的二維圖,為觀察失事現場的具體情況提供幫助。23日,我們制作出現場三維圖提供給指揮部門使用,方便他們以360度視角查看實時情況。
晚上則負責利用照明無人機為搜尋工作提供照明。由于飛機墜落的地方在山林,夜間沒有燈光,山路也不好走。事故發生當晚,大型照明設備尚未調來現場。到了夜里,在沒有照明的條件下,搜救工作與修路工作完全無法展開。而我們的照明無人機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提供幫助。它體積小、駐空時長達12小時,抗風等級為7級,飛到120米高空后,可以為一個足球場面積大小的區域保障充足的亮度,相當于一個在高空照射的燈覆蓋核心搜救現場,保障搜救現場的照明需求。
九派新聞:工作時間如何安排?
叢大偉: 從事發當天到24日,三天三夜沒有睡覺,幾乎沒怎么休息。我們三個隊員之前都當過兵,還是能夠堅持下來。
【3】忍住悲痛完成工作,得到認可后感到欣慰
九派新聞:分了幾批過嗎?
叢大偉:一共去了兩次。24號大型照明設備到達救援場地后我們撤回了。26日和四個同事又過去了一趟,輔助消防部等部門進行整理工作。第二個黑匣子找到后我們再次撤回。
九派新聞: 在搜救過程中有什么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
叢大偉: 救援結束之后,藤縣應急局的同事過來感謝我,說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那時候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價值的,得到了認可。
九派新聞:之前參與過類似的救援嗎?
叢大偉: 大大小小的救援任務我都參與過,比如去年河南水災救援、森林大火救援等。
九派新聞: 和之前參與的救援工作相比,這次有什么難點和不同?
叢大偉: 一個是突發性比較強,對我們的準備和協調工作提出了挑戰。其次,事故地形復雜,進去以后沒有路,救援環境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另外,在整個救援過程中覺得非常悲痛,但是得自己消化負面情緒,以完成工作為主。
九派新聞記者 楊冰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