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二戰時候德軍總背著一個大鐵罐,人手一個,是什么東西?

在二戰題材的電影和紀錄片中,大家會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德軍士兵除了攜帶手榴彈、刺刀、水壺等帶兵裝備外,還有一個圓形的鐵桶。

很多人對這個圓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猜想它要么就是德軍的飯桶,要么是什么秘密武器,不過它不是飯盒也不是什么秘密武器,而是一種防御性的裝備——防毒罐。

這個防毒罐是二戰時德軍步兵的標配、人手一個,寸步不離,里面裝的主要是防毒面具。

鐵罐分為四個部分,罐體、罐蓋、閉鎖機構和背帶,罐體是薄鐵板沖壓成型,罐子四周豎有條狀的凸,起主要是能夠提高鐵罐的強度。

罐子直徑12厘米左右,罐體高度有兩種規格,一種便攜式的只有24厘米左右,一種加長式的長度達到27厘米,所以說它是小鐵桶更為合適,因為它只是比德軍的M24手榴彈稍微胖了一點,體長只有手榴彈的三分之二。

每個小筒子里面裝有一具防毒面具,早期的防毒面具叫M30式,材料是布質的,后期改進型的叫M38式,是橡膠材質的

除此之外,里面還裝了一個備用過濾罐和一副備用鏡片。

防毒面具由過濾器和呼吸器兩部分構成,過濾器主要就是一個濾毒罐,是阻擋毒氣的屏障,負責對吸入的毒氣進行過濾,毒氣經罐內多孔物質吸附之后,有害成分不會進入人體,失去毒效。呼吸器則是直接佩戴在士兵的面部,與過濾器連接。

早期的罐筒體被涂裝成深黃綠色,但是跟德軍士兵服裝有差異,為了增加它的隱蔽性,后期被改成了灰綠色,和德國國防軍野戰制服顏色接近。

二戰時期,德國國內的老百姓也配有防毒筒子,體積跟軍用的相近,不過罐體被噴涂成黑色,以示兩者的區別。

不過,在蘇德戰爭中好像沒有看到蘇軍士兵身上帶這玩意,為什么德軍會如此注重防毒設施?這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首先使用了化學武器,知道它有多么可怕。

1915年的4月22日,在比利時法蘭德斯戰場上,德軍對法軍首次大規模使用主要成分為氯氣的化學武器,毒氣釋放后,法軍紛紛倒地,5分鐘內有1200名法軍喪命,這次就是一戰時叫人毛骨悚然的伊普爾毒戰。

吃了苦頭后的法軍自然不會善罷甘休,英法也開始制造化學武器,對德軍以牙還牙,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整個一戰中,雙方總共進行了146次毒氣攻擊,使用了15萬噸毒氣,至少有85000人死于化學武器襲擊,因為化武攻擊而受傷的人更是達到了百萬以上。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德國軍方對化學武器心有余悸,早在1935年通過的《兵役法》中,德軍帝國軍事部就作出規定,要求對所有的新兵,進行防止化學武器侵害的訓練,并不定期舉行防止化武襲擊的軍事演習。

同時,德國也非常重視德軍士兵的化學武器防護,生產大量防毒設備,為每個德軍步兵配備一個防毒面具。不過由于戰場環境惡劣,防毒面具不好攜帶保存,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防毒面具破損。

所以在德國軍方建議下,有關部門專門為其設計了一個防火、防潮的鐵罐來保存這些防毒設備,于是,參加二戰的德國步兵,都背上了一個防毒面具罐,成為一道奇特的風景。

事實上,歐洲各國對一戰時使用毒氣造成的危害都非常恐懼,在二戰中各國都沒有再使用毒氣,不過德軍士兵不敢懈怠,仍按照要求,規規矩矩把配發的防毒面具背在身上。

圖片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二戰時候德軍總背著一個大鐵罐,是個啥玩意呢?
一戰時遮天蔽日的毒氣戰 德國率先使用 一次殺死5000人
二戰德軍腰上掛著圓筒,里面裝的是什么?
1944年諾曼底登陸,盟軍為何不用毒氣彈加速戰役進程?
水壺還是罐頭?二戰德軍士兵到哪都背著的鐵罐子,到底裝了什么?
二戰期間德軍士兵最沒用的隨身裝備,又大又沉,敢扔就槍斃!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徐州市| 南昌市| 禄丰县| 田东县| 巢湖市| 贞丰县| 京山县| 宜宾市| 河北省| 耒阳市| 洛川县| 武宁县| 福清市| 宜宾市| 盐源县| 岫岩| 肥西县| 常德市| 普兰县| 通道| 尼勒克县| 榆树市| 临沭县| 娄底市| 拉萨市| 伊通| 黔西县| 平江县| 福鼎市| 临邑县| 饶河县| 铜鼓县| 抚顺县| 株洲县| 禹州市| 宜都市| 九龙坡区| 黔江区| 塔河县|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