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你知道現在的成都人基本都是來自哪里的嗎?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云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九天開出一成都》

成都,自然天成,美麗富庶;天府之國,生生不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平原,又名川西壩子,主要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大約經歷上百萬年,由岷江、沱江裹挾著龍門山以及龍泉山等山脈的礫石泥沙沖出峽谷,并且不斷在山前的盆地內沉積形成了成都平原。現在沉積物的厚度已經超過300米,面積更是達到9500平方千米,而成都恰巧在成都平原的腹地。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以后,成都開始取代關中成為天府之國。

俗話說:少不入川,老不出蜀。關于'少不入川'其實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形容的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小時候進去了,可能就送不了爹媽晚年。第二種是:成都太安逸實了,乃溫柔之鄉,好吃好喝好山好水之外還美女如云。少年當胸懷天下,若早年入川,意志不堅定者難免流連忘返,樂不思歸,如此則一生平淡,難成大事。又是蜀道難、又是怕一生平淡,那么現在近1700萬的成都人又是來自哪里的呢?

(關于第二種小編始終認為事在人為,與地域無關,成都的富庶反而更有利于發展。另外改革開放以后成都經濟飛速發展,現在已經是全國第五城了,其人口遷移復雜,故后期文章中會專項講解)

(一)最早的成都人——古蜀人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吟誦過的蠶叢和魚鳧,一直都是傳說中的蜀人先祖。他們到底是從哪里來的?

傳說:成都人揚雄在《蜀王本紀》曾記載:“蜀王之先名蠶叢,后代名曰柏,后者名魚鳧!”《華陽國志》中也有相關記載。民間傳說,稱蠶叢是蜀國首位稱王的人,是位養蠶專家,最早居住岷山石室中。后來,蠶叢率領部族從岷山到成都平原居住,并在三星堆一帶興起。

考古:1、距今約3000年前,一座規模龐大的都城,出現在成都市區的西北部(金沙遺址),古蜀王坐鎮其中、統轄四方。金沙遺址的發現,把成都城市史提前到了3000年前,由此被視為成都城市史的開端。而在之前三星堆遺址的出土文物也可以表明蠶叢和魚鳧也確有其人。

考古:2、在汶川大地震后,考古人員意外的在汶川縣威州鎮發現和確認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布瓦遺址。該遺址距今約4800年,根據出土的陶片等判斷與成都寶敦遺址為同一文化體系,是三星堆文化的前身。

四個遺址的時間先后順序捋一下:布瓦遺址-寶墩遺址-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

所以根據考古發現和歷史相關記載,布瓦遺址可能正是蠶叢的故鄉,也就是說蠶叢的故鄉就在汶川。最早期的成都古蜀人可能就來自岷江上游的汶川地區,他們最早發現了成都平原的價值,順江而下,翻越重重山嶺進入成都平原。

(二)早期的北方中原移民

大約在2300多年前,秦國滅古蜀國后,就曾移秦民萬家充實川蜀。新上任的蜀郡太守李冰奉命修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超級工程——都江堰。從此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取代關中成為天府之國,成為秦始皇后期統一中國的大后方。也就是說陜西的秦人是成都的第一批北方中原移民。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劉備、諸葛亮以成都為中心經營蜀地,又有一大批中原人移入成都。像劉備屬于河北涿州人、諸葛亮是山東瑯琊陽都人。

三國時代成都

西晉永嘉之亂、唐代安史之亂、黃巢起義、五代十國時期軍閥混戰,一直到宋代靖康之恥,這幾個時期主要大多處在戰亂時期,成都作為大后方相對穩定,所以又有大批北方人遷居成都。像唐代詩圣杜甫、女詩人薛濤等,都是在安史之亂后移民到成都的,據說成都的杜甫草堂就是杜甫在成都的家。

(三)明清時期湖廣填四川

四川歷史上第一次移民是元末紅巾軍西路將領明玉珍率十萬農民入川,他曾建立過大夏政權。后來朱元璋統一全國后,將明玉珍的后代貶至朝鮮半島,他又組織大規模移民進入四川,以此沖散明玉珍時代留下的家族勢力。這才是最早的湖廣填四川,當然清代的湖廣填四川人數更多。

明代成都人

第二次則是清初的湖廣填四川。明末張獻忠曾兩次屠成都,再加上明軍、清軍以及后來的吳三桂叛亂等多股勢力的蹂躪,成都大地已是哀鴻遍野,十室九空。據史書記載“民無遺類,地盡拋荒”,基本上是種族滅絕。清代湖廣填四川始于順治,發展于康熙,盛于乾隆,100多年間大約有600萬人遷入四川,其中湖廣(湖北、湖南)的就有300萬。四川人口從1757年的268萬,跳躍到1790年的888萬,暴增到1830年的3495萬。

重點說我們成都,清末《成都通覽》曾記錄“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廣占25%,河南、山東5%,陜西10%,云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雖然移民來自幅員遼闊的湖廣地區,甚至全國各地。但今日巴蜀民系的祖居記憶卻指向湖北麻城孝感鄉(與今孝感市無關),其實這個類似于山西洪洞大槐樹,麻城孝感鄉只是一個移民集合地,并不是說祖籍都是麻城孝感鄉。

(四)客家人和滿人

湖廣填四川當時的移民路線主要分為水路和陸路兩條:水路是沿長江溯源而上,經三峽入四川盆地,該路線上的移民大多來自湖北、江西;陸路沿古時川黔、川鄂小道入四川,該路線的移民大多是湖南、貴州人,以及部分來自廣東、福建的客家人。

現在錦江區、金牛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等區和各個縣市的少數鄉村都有不少人講客家語(該地稱土廣東話),其中以市郊洛帶鎮為中心的周邊十幾個鄉鎮人數最多。

另外現在成都還有滿族1500多人,著名的寬窄巷子就是源于清朝時期在成都修建的滿城。

抗日戰爭時期,成都作為大后方,有大批“下江人”即長江中下游江浙地區居民大量遷居成都。全國解放后,又有大批北方干部進入四川,三線建設時期又有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技術人員進入成都,并從此落地生根,定居成都。現在成都很多東北人都是三線建設時期從東北移民過來的以及他們的后代。

改革開放后的成都人口流入情況可以看下圖片,不細講了。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總體而言,今日成都大約有10%的土著居民,有70%的成都人為湖廣填四川的后裔,其他為全國其他各地移民,因為移民潮使成都文化形成包容開放的氛圍。這座城市快又慢,淅淅瀝瀝的麻將聲中,穿插著各種時代的行星火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湖廣填四川”及移民文化
成都歷史上的4次大移民
成都歷史上的移民
成都平原的林盤與農耕文化
《天府的記憶》央視紀錄片解說詞
說“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特克斯县| 商丘市| 奈曼旗| 阜康市| 墨脱县| 重庆市| 深圳市| 平罗县| 黄浦区| 乌兰浩特市| 石楼县| 嘉祥县| 越西县| 康乐县| 前郭尔| 西青区| 临安市| 利津县| 衡阳市| 广元市| 上思县| 广汉市| 石棉县| 剑阁县| 新邵县| 宿松县| 宁波市| 望都县| 青铜峡市| 阿图什市| 海原县| 安乡县| 梅河口市| 信宜市| 壤塘县| 龙川县| 闸北区| 白朗县| 竹溪县| 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