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周知,吸煙傷肺,但很少有人知道“吸煙更傷心”。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煙草是繼高血壓之后,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病因。但是,卻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煙草會導致心臟出現問題。
在我國,因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40%。
據數據統計,全球每年約1770萬人因心腦血管疾病離世,占總死亡人數的31%。
然而,其中10%的心腦血管疾病死亡與煙有關。
研究表明。抽煙者患上冠心病的風險為非抽煙者的2.2倍。
每天抽一支煙,會導致男性患上冠心病的風險增加74%,女性增加119%。
此外,抽煙會導致腦血管及頸動脈出現損傷,增加腦梗塞的風險。且,抽煙者患上中風的風險比非抽煙者高出1.5倍。
抽煙者,身體若有這“4痛”,心臟多半被“堵死”,盡早查CT
信號一、沒有緣由的頭痛
由于腦部組織對缺血、缺氧極為敏感,當患者發生心肌梗死時,血液流動就會出現問題,導致出現頭痛的現象。
信號二、雙下肢疼痛
普通的關節痛,是在靜止的時候疼,活動后癥狀會有所減輕。
但,若是因為心臟原因誘發的雙下肢疼痛,表現為越動越痛,稍作休息時痛感會有所減輕。
信號三、莫名的上腹痛
腹痛不單單只是腸胃道疾病,也很有可能是由于心臟出現問題導致的。
若腹痛原因不明,就需要及時的進行心電圖的檢查,確診原因。
信號四、牙痛
由心臟誘發的牙痛,醫學上稱之為“心源性牙痛”。
若牙痛的位置不明確,且無空腔疾病,同時還伴有胸悶、憋氣、心前區不適等癥狀,很有可能是心梗的表現。
應及時進行血壓測量、心電圖檢查等,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
養護心臟,生活中做好這3件事
第一件:補充抗氧化劑,減慢血管老化
氧化過程是損傷血管的主要“兇手”。
人體有機物氧化時,會產生對血管破壞力極強的自由基,就像機械運轉時產生的碎屑,很容易就會與血管壁細胞膜、相關蛋白質發生反應,還能將LDL-C轉化成氧化LDL-C沉積在血管,對人的血管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而抗氧化劑一般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而茶飲,更利于人體吸收,如:海產海帶、神南山芹籽、顯齒蛇葡萄等,常飲有利血管。
其中,神南山芹籽中的類黃酮作為抗氧化劑,可幫助抵消、穩定人體內環境中產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對血管的損傷,降低心梗等心腦血管的發病率。
第二件:戒煙
除了主動吸煙,被動吸煙,如:二手煙、三手煙等等,對身體健康危害更大。
二手煙的有害物質比一手煙要多的多,二手煙能產生2倍的尼古丁、3倍的焦油、5倍的一氧化碳、約50倍的致癌物質。
吸煙者吸煙有自己固定的時間段,而被動吸煙者卻多次、持續、反復地吸到多個吸煙者吐出的煙霧,危害更大。
第三件:不要暴飲暴食
據相關數據顯示,節假日發生心梗的數量要高于日常。
因為節假日人們往往選擇聚會等活動,自然避免不了高熱量、高脂肪的攝入,當血液中的脂肪酸升高,血液的粘稠度也會增加。
血小板高度聚集,在冠狀動脈硬化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過量飲酒,大量飲用濃咖啡亦可致冠狀動脈持續痙攣而發生心肌梗塞。
此外,拒絕吸煙從我做起,主動拒絕人生第一支煙;
勸導身邊的人不抽煙,遠離有煙環境,營造無煙、健康、清潔的居住、生活、工作和學習環境,請記住:
無煙環境可以有效保護非吸煙者免受二手煙危害;
戒煙可迅速降低發生心臟病的風險;
戒煙5年—15年,中風發病風險降低至非吸煙者;
與持續吸煙者相比,戒煙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殘疾;
任何年齡戒煙都會獲益,戒煙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