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朝雖然只存在十三年,但是它在制瓷方面取得的藝術成就卻是空前的。它器形輕巧俊秀,設色柔麗雅致,用筆娟秀細膩,意韻安閑淡遠,格調超凡脫俗,風格清淡明雅,達到了完美的藝術境界。
清代雍正粉彩瓷器是中國陶瓷的一顆明珠,具有胎細釉潤、筆意俊秀、色彩明艷、格調清雅的藝術特色。由于色料和彩繪工藝的變化,雍正粉彩不同于現代粉彩。雍正粉彩花卉的形態相似中國畫的“沒骨花”。近人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云:“雍正花卉純屬惲派,沒骨之妙可以上擬徐熙,草蟲尤奕奕有神。”
盡管時過境遷當我們面對雍正粉彩這塊瓷中瑰寶的時候,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它的那份溫婉含蓄和精致靈動。這也正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所散發出的特有的藝術魅力。雍正時期所燒制的瓷器今天讓人們大開眼界,雍正官窯就是世界藝術的顛覆,特別是在琺瑯彩和粉彩的創新上,雍容華貴的琺瑯彩、粉彩問世,雖與“康熙盛世”有關,但發展到高度與雍正的關系更為緊密。
雍正登基后,對社會進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鎮制瓷藝人的社會地位。而且雍正酷愛精美絕倫的瓷器,經常對宮廷瓷器加以評價,親自過問,并派得力的官員去管理瓷業生產,制作的高超水準。《陶雅》中贊曰:“琺瑯彩、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鮮艷奪目”。雍正粉彩瓷的呈色豐富多變,色澤明亮柔麗,彩料濃淡自然,粉質感強,鮮嫩璀璨,清雅秀美。粉彩可以做到在一件器物上用色達20余種,同一種顏色又有濃淡深淺及陰陽向背之分,并且以油料調色,講究彩料的層次變化,畫面粉潤柔和,突出畫面的陰陽濃淡,富有立體感。
而在晚清民國也有很多仿制清三代的粉彩,用淺絳彩來代替粉彩,這使很多剛入行的藏家往往分不清。粉彩瓷和淺絳彩瓷都是釉上彩瓷,不同的是: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也有一種說法是加入鉛粉,讓色彩看上去很粉嫩的。淺絳彩不用,它是直接將淡礬紅、水綠等彩色直接畫上瓷胎,所以粉彩會有渲染而淺絳一般沒有。粉彩一般摸上去突出感強,尤其是雍正乾隆的粉彩,用料多,顯得又粉又厚。淺絳的突出感極弱。清末民初時期的淺絳彩多加入了文人畫的風格,而粉彩則是沿用青花的繪畫風格。從磨損程度而言,淺絳彩更易受磨損,往往脫彩嚴重。人物或者花鳥都到了看不清的地步。粉彩由于彩料較厚,相對較易保存完好。
由于粉彩市場價格的不斷飆升,也有不少贗品在古玩市場濫竽充數,渾水摸魚,即使有些藏友經驗豐富,難免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很多藏家最近都問到老李真品鑒定該從哪些細節去入手呢?老李我認為藏品的鑒賞,絕非某些人所說的憑感覺看新老,而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因老李我自身是一位業內資深古玩經紀人,經常穿梭于各大拍賣行和博物館,曾親自策劃過許多大型拍賣活動。若你手上有珍品瓷器困于出手,有緣者可與老李溝通壹捌捌,貳叁肆零,陸叁叁玖無任何前期費用。由于本身對收藏的喜愛,老李曾與業界多位教授實踐探討過關于粉彩鑒定中的問題,特作此文,自己所要寫的這些,主要是提高大家對粉彩的認識,只有充分認識,才能鑒別真偽。下面老李分享幾點自身常用的一些鑒定技巧。
1:胎釉
雍正粉彩有官、民窯之分,官窯器的胎體遍及堅固潔白,結構細密,胎體輕重適度,達到了所謂“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消”的境地。即便大件器皿胎體也能上下勻稱共同,不顯厚重,修胎規整,底足極為潤滑滾圓,俗稱“泥鰍背”。釉面滑潤,光亮無疵,釉質瑩潤、勻凈,光亮無瑕,大都為純白,器外與器底的釉色共同。民窯器釉面白度不夠,制造上明顯要遜于官窯。
2:彩料特點
彩料方面,陶瓷色彩品種豐富而且用色富于變化,同時對彩料的提煉相當純凈。雍正粉彩中有些色彩是前所未見的,如紅彩。傳統紅彩均為鐵質,又稱礬紅,色調從朱砂到橙紅色都有。雍正官窯使用黃金作原料,燒制出艷如胭脂的金紅,色澤嬌嫩無比,也稱胭脂紅。此時的胭脂紅只見于官窯粉彩瓷中,民窯粉彩瓷中的其他色彩均已改為粉彩,只有紅彩仍用礬紅不變。此時的黃彩使用氧化銻作呈色劑,黃色與蛋黃相似,與鐵質黃彩的呈色完全不同,因在其中摻加了玻璃白,色彩已呈粉質不透明狀。
3:蛤蜊光
傳世品有“蛤蜊光”,因器物年久有些彩料或釉面由于長期與空氣中的氧結合,形成彩虹般的反射效果。現代仿制者為了表現此種現象,將器物浸泡在高錳酸鉀溶液中,但是這樣制作出的“蛤蜊光”與傳世品的還是不一樣。另外,新仿制的雍正粉彩器也有色彩較厚的,這類器物多數彩面上無光澤,給人以很舊的感覺。仔細觀察,彩面是經過打磨的,打磨后還在紋飾線的周圍淡淡地涂些黑灰色的東西,模仿出經年使用的痕跡。這些都是收藏者應該注意的。
4:款識
雍正官窯粉彩瓷器主要是書寫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清雍正年制”。其次是雙方框“大清雍正年制”及“雍正御制”、“雍正年制”四字楷書款。底部寫篆書款很少,傳世的粉彩鏤空蓋盒、九桃天球瓶,是寫四字、六字篆書款。雍正款字體十分整齊,筆法娟秀有力,構造謹慎,多為宋槧體正宗小楷。青花色彩純凈,不暈散。民窯粉彩大都不寫款,單個寫私家堂名款,“精叟軒制”、“百露堂”、“文山石房”、“馮宅”、“百機樓藏”、“慶宜堂制”。有的是在足內繪花押款,如:筆、銀錠,涵義“一定滿意”,單個也有只畫雙圈不寫款的。
老李認為,看假只要抓住一條就可以作出明確結論;看真卻要謹小慎微,面面俱到,盡量抓住每一個細節,把所有可能出現疑點的地方都排除后,才能作出肯定結論。老李收藏研究中國古瓷器這么多年,今借此平臺,廣結善緣,把多年研究心得無私奉獻。嘔心瀝血,字字艱辛。有緣者得見,可關注老李,收藏轉發,以傳播瓷器鑒定之真知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